靠譜的美食每天釋出,歡迎大家關注【美不美美食】,關注我,下次才能找到我。人生,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歡迎您點贊,留言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援!
今年是牛年,牛年說一說牛肉類的美食最為應景。過年少不了吃牛肉,寓意牛氣沖天。有很多牛肉類的美食,背後都有它的故事,今天就來聊一聊,中國6大有故事的牛肉美食,這樣的美食即能飽眼福,又能飽口福。

第一種,小籠蒸牛肉。
四川成都的美食。非常的精緻,用的是最嫩的牛肉,放在小的竹籠上,做成的粉蒸牛肉。川菜很喜歡用竹蒸籠來做蒸菜,一摞高高的蒸籠,裡頭蒸了各種美食,比如說“燒白”“雞”“鴨”“肘子”,“粉蒸肉”等等。在成都有一家特别有名的小籠蒸牛肉,叫做“治德号”。
治德号建立于上世紀30年代,它的主人,12歲開始當學徒,開始主廚的時候,就主要制作“小籠蒸牛肉”,他結束了打工生涯之後,開了治德号。這裡的小竹蒸籠特别精緻,僅八厘米的直徑,高度僅為四厘米,這才是真正的小籠蒸牛肉,風味獨特,深得各方食客的喜歡。
小籠蒸牛肉名氣越來越大,後來被評為“中國名菜”,還獲得了“四川老字号”的稱号,再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以及數次搬遷,慢慢地消失了。現在也有不少賣小籠蒸牛肉的地方,但是無論選材,還是口味,都無法和傳統的相比。對于喜歡美食的人來說,有些遺憾。
第二種,長安香酥牛肉餅。
“香酥牛肉餅”起源于唐朝,現在在西安的街頭,也能找到很多賣牛肉餅的地方。據說香酥牛肉餅一開始是宮廷的,到了後來才流傳到了民間。詩人白居易曾經在他的詩裡寫到:“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裡面的“胡麻餅”,就是現在大家說的香酥牛肉餅。
在當時牛肉餅有多受人喜歡呢?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在微服私訪的時候,看到有人在一個小鋪前面排着長隊,李世民聞到香氣撲鼻,還看到幾個人手裡拿着金黃的小餅,于是也排着隊購買,吃了一口,果然名副其實。酥脆的外皮,柔軟的内心,麻香味十足的蔥花牛肉,讓李世民吃得特别滿意。吃完之後回味無窮,于是經常偷偷溜出來買香酥牛肉餅,果然吃貨不分身份的貴賤高低。
第三種,燈影牛肉。
燈影牛肉,以“薄”為特色,“燈影戲”就是用燈光把用紙闆做成的人物,投射到幕布上。是以這種牛肉叫做“燈影牛肉”,也是因為它薄的可以透光,足見有多薄。據說原來的時候,有一位賣牛肉的商人,生意并不好,是以就想辦法,想要多賣一點牛肉,他前思後想,想出了這種牛肉的做法。
牛肉切成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後再制作,賣肉的時候,還點上一盞燈,映出牛肉的紅亮人們紛紛被吸引,于是生意非常興旺。後來唐代詩人元稹,在酒店小酌,吃到了這種牛肉,大為贊賞,一高興就取名為“燈影牛肉”,燈影牛肉流傳至今,又薄又香,别具風味。
第四種,風幹牛肉。
風幹牛肉源自于蒙古,被稱為是”成吉思汗的行軍糧“,友善存放不變質,吃起來非常有嚼頭,選用上等的原料制作,味道鹹香,營養豐富,也正是因為它的營養豐富,又容易利于儲存,容易攜帶,是以行軍時帶着風幹牛肉非常友善,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有名氣的特産,各個地方都可以買到。
第五種,撒尿牛丸。
撒尿牛丸流傳很廣,國内國外都有名氣,是傳統的一種美食。撒尿牛丸是由清朝的一個王氏家族研發出來的,後來王家人到了香港,于是撒尿有牛丸就跟着王王氏家族來到了香港,成為了名吃。撒尿牛丸非常好吃,口感獨特,咬一口爆漿,現在我們吃的火鍋丸子,也能買到撒尿牛丸,隻不過沒有正宗的那麼貨真價實,但味道仍然是很好吃,涮火鍋,燒烤,做湯,口味多樣,鮮香q彈。
第六種,幹炒牛河。
這是廣東的特色小吃之一,清朝末就有了,這道幹炒牛河,民間說的是,有一個商人許彬,賣炒粉。原來的時候炒粉都需要用生粉,可是有一天生粉用完了,就要去日僞區去購買,誰知道當天不允許通行。許彬回來的時候,正看到有一個漢奸威脅他的父親,非要吃河粉。
于是他沒有辦法,隻好用豆芽炒了河粉,又放上點滑過的牛肉應付了事,誰知卻意外好吃。許斌看到這種炒法大家都喜歡,又能省下買生粉的錢,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于是就創新成了一個新的菜,就是現在的”幹炒牛河“,現在廣式餐廳裡基本上都能吃到幹炒牛河,的确好吃。這就是中國6大有故事的,牛肉做成的美食,吃這樣的美食,既是飽了眼福,又能飽了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