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種植技術,實作豐産豐收!
大家好,我們是奔象柑橘新品種。柑橘黃化是樹勢衰退的開始,葉片失綠,實則是葉綠素的減少;随之而來的是樹體光合作用能效低、抗病抗逆弱、果實品質差,嚴重時甚至落葉死樹。導緻柑橘黃化的原因多種多樣,盲目治療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是以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柑橘黃化最常見的原因,便于大家排查及對症下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一、機械損傷</h1>
機械損傷是指由于環剝、環割、修剪過重而對果樹引起的傷害。夏季時,我們常常要通過環剝環割來控梢保果,并進行夏剪來疏除過旺夏梢及一些無用枝。環割環剝的原理是通過割斷柑橘主杆或主枝的韌皮部,暫時阻止營養物質的傳輸,使夏梢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進而抑制夏梢的抽發,減少果梢争肥造成落果的風險。但當我們環割環剝過重,如過深(傷及木質部)、過寬、過多時,就會導緻營養被“截斷”過量,不能滿足果樹的正常生長,進而引發黃化,修剪過量也是同理。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根部淋施一些速效肥,快速補充樹體有機營養、養根促根;同時,加快果樹環割口的愈傷組織形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二、缺肥缺素</h1>
事實上,大多數黃化的本質可視作營養供給環節出現了問題,那麼最基礎的當然就是在供應層面上的不當。首先是整體用量的不足,如果上一年柑橘結果量過多,但采果肥沒有及時使用,樹體營養不良,來年春天就很容易出現花少,花弱,葉片黃化的現象。其次就是用量足了,但缺少部分化學元素,主要是鈣、鎂、鋅和硼的缺乏。缺乏不同元素所對應的黃化症狀也是有差別的,如缺磷是由老葉葉尖出現褪綠黃化,而缺鐵則是主脈保持綠色,其餘部分黃化,呈網紋狀;具體情況大家可以參考下圖。缺肥以及缺素所引起的黃化往往是區域内連片呈現,而不是單株個體出現的,個别樹葉片黃化則往往是樹體本身的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三、根系受損</h1>
根系可以說是植物的“心髒”,植株生長所需的營養、水分等大多需要依靠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下一步才是向上傳輸。是以如果根系受損或功力不足,柑橘也會表現出黃化的症狀。最常見的情況有漚根、爛根、根腐、根系發育不良。對于這類問題,我們需要輕輕撥開泥土,觀察根系的顔色、狀态等,如有根腐、漚根等情況,我們要先曬土,降低土壤濕度,再斷根、修剪枯黃枝,淋施惡黴靈類産品進行殺菌消毒,補充一些水溶肥或促根産品,刺激新根生出。沒有根腐問題的,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生根類産品促發根系,保證根系功能正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四、氣候環境</h1>
如果出現了突然性的大面積黃化,往往是由于氣候問題所造成的。首先是澇害,夏季多雨,根系長時間泡水,就會出現在上一點中我們所說的爛根現象,根系受損引起黃化;反之是幹旱,幹旱會使新葉和老葉産生水分争奪,光合産物的運輸因缺水受阻,導緻黃化的發生。其次是灼傷,高溫易導緻日灼的發生,葉面上會形成褪綠的黃色病斑。最後是凍害,當然,凍害不會發生在現在這個季節,不過在秋季時大家也要加以注意。低溫會抑制根系生長及葉片光合作用,導緻後期柑橘生長時營養供應不足或者光合速率降低,引起柑橘黃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8">五、病害藥害</h1>
一些害蟲如蚱蟬、天牛、爆皮蟲等,會蛀蝕柑橘樹的各個部分,如将取食嫩葉,使其布滿小缺刻,或以幼蟲在主幹和主枝的皮層内蛀害,形成許多蜿蜓蟲道,将韌皮部破壞殆盡,使養分不能正常運輸,最終導緻葉黃脫落、枝枯,樹勢衰弱或全株死亡。而一些病害如黃龍病、裂皮病等,也會引起葉片的黃化,不過這類病害往往還伴随有其他明顯症狀,比較易于辨識。最後,農藥使用不當造成的藥害也會引起黃化,如:殺梢素使用不當、使用劣質礦物油、高溫時使用乳油不當引起燒葉等。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