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編陳志春,湖南省少陵縣全國人大監督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懷化市北端,面積5832平方公裡,下轄21個鄉鎮和2個民政服務中心,67萬人,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地區,是中國茶葉百強縣、全國十大生态茶縣、中國著名的茶葉鄉, 湖南省茶葉十大縣。近年來,該縣将燕潭茶産業作為農業扶貧、鄉村振興的"第一産業"建設,全縣茶園面積16萬畝,2020年茶葉産量13000噸,綜合産值18億元,縣内茶葉企業達到120多家,涉茶8萬餘人, 全縣有60%的重點村,振興茶葉産業作為村内龍頭産業。燕潭茶是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國家地理标志認證商标、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有品牌、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農業區域十大公有品牌、湖南十大名牌茶葉。2021年,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評估,燕潭茶品牌價值26.93億元,在全國茶區公有品牌中排名第37位。
一、注重标準化基礎建設項目
(1)增加茶園的集中度。按照好播種的要求,以區域化、規模化和農戶為主體,促進茶園集中到優勢區域,連接配接點成一條線,連接配接成一塊。初步形成沿水兩岸有機茶葉走廊,茶馬古道沿基地分布格局生态茶葉基地,重點建設500萬畝茶葉主産鄉、5萬畝茶葉專業村。
(2)實施機械化管理。大力推廣茶葉修剪機、除草機、采摘機和中段耕耘機的應用,降低生産成本。加強茶園水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管理,促進茶園均衡施肥、管道機械化護理和采摘。
(三)促進優質種子的改良和有機茶園的認證。現有低産貧瘠茶園為好種子品質轉化,累計轉化好種子茶園3萬餘畝;
二、重視現代加工能力建設項目
(1)科學的規劃布局。以分散式初級加工廠為基礎,以深加工廠為中心,起到茶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茶葉加工廠主要是中小型。在官莊、馬克西堡、馬地通、少陵、武強溪、北河等鎮培育區域骨幹加工企業。通過加工機械補貼,提高機械化、清洗化、自動化加工水準。全縣建成茶葉加工廠70座,安裝清洗名茶生産線65套,清洗自動化散裝茶生産線9套,保證了茶葉品質。
(2)加快産品創新。基于資源優勢、産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突出綠茶的主要優勢,兼顧紅茶、紅茶、白茶的發展。創新傳統名牌綠茶,研發高香味有機綠茶、中低檔綠茶,出口綠茶,開發紅茶、優質紅茶、白茶産品。開發側銷茶葉、茶葉深加工及茶葉食品飲料衍生品,延伸産業鍊,提升茶葉資源綜合利用。
(3)促進産業分工。通過組建、整合、參股等方式,建設茶葉行業發展龍頭企業,力争在3年内擁有連接配接新三闆、創業闆或A股中小闆等資本市場。優化産業結構,龍頭企業,實施"1-10"模式,即一個龍頭企業有10個小企業,而逐漸将分散的茶葉小企業演變成少數龍頭企業加上一大批茶葉企業,以中小茶葉企業為龍頭企業配套, 合作制造商。
三、注重品牌推廣和市場建設項目
(a) 将宣傳一個特别的節日。首屆生态茶文化旅遊節于2012年在中國武陵山舉行,2013年中國第二屆生态茶文化旅遊節(懷化嶺)舉行,第三屆中國生态茶文化旅遊節(懷化嶺)于2014年舉行 2015年,甕潭茶"茶王"大賽在鹿潭茶舉行,2016年在長沙舉行中國茶節開幕式暨品茶推廣會湘玉嶺海灘舉行,2017年在懷化(榆嶺)舉辦了首屆渭潭茶節。2018年,舉辦懷化嶺潭茶文化旅遊節,舉辦第五屆渭華嶺第五屆渭潭茶文化旅遊節,舉辦2020中國茶祖節、第六屆渭華蘆陵茶文化旅遊節。
(2)促進媒體和活動的推廣。《雁壇茶》一直在中央電視台、湖南衛視、湖南電視台、茶台頻道、湖南日報、紅網、懷華電視台、懷華日報等媒體上投放宣傳片和廣告,沿高速公路、縣城主要交彙點、中心街道投放廣告。去年,我們與央視合作,第一次把茶葉放到央視上,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第一次為燕潭茶葉的外國元首,拍攝了《大唐茶公主》第一部雁壇茶微電影。開展了"我是縣長我背書"、"精準扶貧産品進京"等系列活動。
(3)搭建交易平台。縣城建設南茶專業批發市場,成為集貿易、資訊、電子商務、體驗、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性經營平台。在官方莊、馬底等重點産茶鄉打造茶葉鮮葉交易市場。
(四)完善市場體系。1、建立"天地人"三大網絡分銷管道。天網是網際網路作為建立線上管道的平台。"地面網絡"即以實體店為主體,建立線下管道。在縣内外建設的海灘品茶體驗館,作為海灘茶葉産品的綜合展示視窗。雁潭茶懷華品牌營運中心即将開業。"人際網絡"即人際圈的主線,建立網絡管道。2、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國家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挪威等三國就國際貿易合作達成了初步架構協定。3、創新運用場景營銷、O2O營銷、APP營銷、直播營銷、自媒體營銷、微商分銷等方式,提高雁潭茶的銷售覆寫面、精準度和影響力。
四、重視茶文化傳承與創新項目
(1)組織、提煉靈陵豐富多彩的茶文化。聚焦中國茶歌、茶舞、茶文化、非山文化的起源,挖掘以高華山為代表的禅宗茶文化與界亭站文化、湖西書院茶文化。加強對古樹茶葉資源的保護,建設茶文化街,展台茶葉展館。
(二)鼓勵文化組織和文藝工作者開展茶文化創作。目前,先後創作并出版了《茶雲天祥》、《玲陵無山》等茶文化專著,創作了《我的雁灘茶園》、《國土的沙灘茶》等沙灘茶歌、茶詩、茶話、茶話、 茶話。《玉嶺茶書》的編纂工作如火如荼。
五、注重茶大隊項目的整合
(a) 建立茶葉旅融合。北有山風,南有陳龍觀。辰龍觀是縣内打造的第一個茶葉旅融合體。根據該縣茶産業發展規劃,将茶産業與文化、旅遊、扶貧深度相結合,規劃建設"一水一路"兩條茶大隊走廊,即沿渭江岸岸建設生态有機茶旅廊道,沿319國道建設十萬畝茶旅融合廊道。
(2)制定主題茶旅路線。開發了以茶園體驗、茶葉休閑、茶養生為主題的陳龍觀潭茶園之旅,以雁潭茶品牌找根為主線的雁潭村茶産業觀光園,以茶文化茶曆史為主體的中國非景山茶文化基地旅遊三條旅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