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衆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儒家的墨寶,但卻很少人知道這幅畫背後的秘密。千百年來,人們都把《清明上河圖》視作珍寶,但幾乎無人敢染指它,因為知道這幅畫背後故事的人,都對這幅墨寶是既愛又恨。

<h1 class="pgc-h-arrow-right">1</h1>

流傳世間的數百年時間裡,似乎所有希望得到這幅畫的人都陷入了一個魔咒:根本留不住。北宋皇帝宋徽宗剛得到它不久,公元1127年便爆發“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兵俘虜,《清明上河圖》被盜出皇宮。在民間颠沛流離了一個多世紀,直到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清明上河圖》再次被收進皇宮。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元朝滅了金朝以後,《清明上河圖》被納入元朝的内府,内府之中有一個裱畫的,裝裱匠見這幅畫特别好,于是就搞了一張假畫,把《清明上河圖》偷偷地換了出來,然後把真畫賣了,千古名畫再次流落民間。

到了明朝,大奸臣嚴嵩禍害忠良魚肉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前後掌權20多年,《清明上河圖》又落到了他的手中。嚴嵩得到《清明上河圖》之後,他的噩夢也就開始了。嘉靖44年3月,世宗降下聖旨,将嚴嵩削籍為民,他的兒子嚴世蕃綁赴西市斬首示衆。嚴世蕃被斬之後,他的家産全被抄沒,嚴嵩也無家可歸,隻得寄食墓舍,晚景凄涼,而《清明上河圖》也在嚴嵩被抄家之後,第三次被送進了皇宮。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h1 class="pgc-h-arrow-right">2</h1>

《清明上河圖》進了明朝内府之後,成國公朱希忠非常喜歡這幅畫,希望隆慶皇帝可以将畫賜予他。可是,畫還沒有賜,内府藏閣箱子就被盜了,《清明上河圖》再度不翼而飛。據史書記載,當時有一個小太監認為《清明上河圖》太珍貴了,他就偷出來了,偷出來的時候看見倉庫保管的負責人過來了,這名小太監非常害怕,就把圖偷偷地藏到了禦溝裡面,也就是下水道裡面。然而當時連着下了三天的大雨,把這張圖沖毀了。小太監自然難逃一死,世人全都認為《清明上河圖》也就此被毀。

但是,嘉靖皇帝時民間又流傳出一副《清明上河圖》,而且在陸完題跋之後,赫然有大太監馮保的手筆,至此真相大白。原來《清明上河圖》并沒有損毀,名畫毀屍滅迹的傳說不過是馮保掩人耳目編造的故事罷了。《清明上河圖》畫卷上最後一代明代的題跋作者就是太監馮保。一次,馮保見宮廷畫師獨自整理畫卷,便讓小太監把畫師邀出喝酒,将其灌醉後把畫取出據為己有。為了掩人耳目,馮保栽贓小太監,将其處死。得到《清明上河圖》的馮保,并沒有多少好日子過, 他嚣張的氣焰,令當時的明神宗頗為不滿。因為私藏《清明上河圖》,明神宗大怒,給馮保訂了九大罪狀。《清明上河圖》再次下落不明。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極為喜愛書畫的乾隆皇帝曾命内宮搜尋《清明上河圖》真本,雖然找出了一些藏本,但乾隆皇帝看過後卻都不滿意,乾隆認為《清明上河圖》已經失傳。于是,乾隆皇帝命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在1736年合力重做一幅,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的作品——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現在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乾隆如此大規模的重做,人們都以為這位“十全老人”應該沒有理由看走眼,是以那時候世人都認為張擇端的真本大概已經從人間消失了。直至乾隆晚期,清廷在抄湖廣總督畢沅家的時候,真本《清明上河圖》才重制江湖,之後再次送入皇宮,從此一直被清宮珍藏。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h1 class="pgc-h-arrow-right">3</h1>

《清明上河圖》最後一位主人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溥儀将它從皇宮裡偷了出來,這幅千古名畫一直被溥儀視為珍寶,還把它帶到了僞滿洲國的皇宮裡面。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日本人告訴溥儀,讓他先坐飛機從通化到沈陽,然後再換乘大型的飛機飛往日本。溥儀猶如驚弓之鳥亂了分寸,顧不上他上千件的寶物,隻是拿了裝着《清明上河圖》的皮箱和帶着幾個心腹,急匆匆地跟着日本人走了。就在溥儀準備在沈陽機場遠走高飛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飛機馬達聲,幾架蘇軍飛機降落,不一會機場上布滿了蘇聯軍人,溥儀就這樣被抓捕了。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但是蘇聯人從溥儀身上并沒有發現千古名畫《清明上河圖》,有人說,溥儀從僞滿皇宮逃出來的時候惶惶張張地把大量珍寶留在了僞滿皇宮裡,《清明上河圖》可能還在那裡。還有人說,溥儀帶着《清明上河圖》逃到了大栗子溝,可能留在了那。據溥儀回憶,蘇聯人為了繳獲這批名貴字畫,前後共去過僞滿皇宮和大栗子溝三次都沒有找到《清明上河圖》。溥儀也很納悶,因為他确定逃出皇宮的時候确實帶着《清明上河圖》,隻是到了機場以後因為蘇聯人打了進來,他就啥也沒有顧得上。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h1 class="pgc-h-arrow-right">4</h1>

1949年7月7日,遼甯省博物館在沈陽成立并且開館,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開放的博物館。當地政府把從各地收繳來的字畫、文物撥交給博物館,讓博物館接收清點。1951年初,37歲的楊仁恺和他的同僚們接受了清點文物的任務,文物中有很多是溥儀當年遺失在東北的。一天,楊仁恺和他的同僚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博物館的臨時庫房裡,準備對字畫進行整理和鑒定。就在大家認真整理過程中,突然有位從業人員高興地招呼大家“快來看,這幅《清明上河圖》是不是好東西?”大家圍過去一看,果然畫工精細,筆法精良,勝過很多坊間和清宮畫師的仿本。

在場的很多人判斷這幅畫應該出自明代畫家仇英之手,雖然不是真迹,但仍然是一副藝術價值非常高的作品。就在大家還沉浸在發現了好作品的喜悅當中的時候,一副已經被篩選到赝品堆裡的畫卷引起了楊仁恺的注意,因為這幅破舊畫卷的題簽上也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楊仁恺就順手拿了起來,當然對于這一畫卷,他當時也沒有在意。但随着畫卷一點點的展開,楊仁恺已經按捺不住内心的驚訝和喜悅,他被這幅古畫給鎮住了,這才是真品《清明上河圖》!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

之後這幅長卷被火速調往北京的國家文物局,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考證和鑒定,确認這幅長卷就是千百年來聞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圖》真迹。原來,當年溥儀的确是把《清明上河圖》落在了沈陽機場,後來被機場的從業人員給撿着了,但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一件稀世珍寶,于是就上交了,保管在東北博物館的臨時倉庫。

問世近千年的《清明上河圖》在經曆了人世間的滄桑後,終于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珍藏進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如今它已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920年前的清明上河圖,都知是稀世珍寶,但你可知它背後的秘密?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