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書法家們~第308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原創連載】以詩影響清朝,窮困潦倒,翰林院緻仕後以遊幕為生</h1>
文/盧秀輝
查慎行算起來是查升的族叔,他和查升、陳亦禧一起長大的,三人長期處于遊幕生活。黃宗羲是查慎行的老師,朱彜尊是他的表兄,查升是他的族侄。

查慎行原名查嗣璀,出身于海甯名門望族,傳至父親查松繼時,家道中落。查崧繼為人急公好義,家有赀産不過百金,而朋友以急難求告,無不慷慨解囊。他的母親鐘溫,有《長繡樓詩集》若幹卷。查慎行兄弟四人,慎行居長。
查崧繼自許為明遺民,對清王朝不肯合作,對兒子們的教育,是不允許他們學習舉業。查慎行年少時,着力于經史百家,于八股文更是不肯在意。他二十一歲了,才在康熙十年應童試,還沒有考完,母親就病重了。第二年春天,母親去世了。六年後,他的父親也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個大家庭,他在給他的二弟《減字木蘭花·己未四月别家作》中說道:
父書盈簏。手澤猶新何忍讀。
也要頻開。卷帙須防飽蠹來。
阿奴碌碌。門戶全生難免俗。
莫便如侬。氣沮妻孥八口中。
減字木蘭花詞寫了六首,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妻子、幼子、老仆,他對妻子說:“我為長貧還累汝”,貧寒的家境,使他他不得不為衆人想,出外謀生也成了唯一的手段。
康熙十八年,楊雍建被任命為貴州巡撫,查楊兩家是世交,查慎行與楊雍建的兒子楊中讷是同學關系,對查慎行的情況比較了解。楊雍建想到了招查慎行入幕,以解生計。
當時貴州地方治安十分惡劣,土匪橫生。楊雍建的人馬,遂組成了孤軍,自銅仁間,山道崎岖,唯一旅深入。帳下能行軍打仗的不過數十人。這其中包括查慎行這樣的書生。靠着這樣的一支隊伍,打下了貴州軍府的基礎,查慎行于調遣征發間,居然适應了行伍。他随楊雍建用了兩年時間,貴州治安開始好轉。
當他聽說二弟準備北遊,急忙趕回家中,想早日回家安葬好父母,撫育年幼的孩子。臨行,得楊雍建百餘金酬勞。他知道,貴州地方苦,楊雍建也隻能這樣了。誰知道,随行的老仆因炎熱而病倒,百餘金花費殆盡。他隻好又在康熙二十二年十月,應族兄查培繼招,赴江西入其幕。查培繼對查家落難之人,不肯袖手旁觀。當年,查繼佐陷“文字獄”時,就是他一力操持。查慎行在查培繼處盤桓了六個月,得到了他的資助。康熙二十三年四月起身前往京師。,入太學學習。時楊雍建已回京師任兵部侍郎,延查慎行在楊府設館。楊辭官歸裡後,又将查慎行推薦給明珠,教授其次子納蘭揆叙。納蘭揆叙對他的老師一直很好,終其一生,都對查慎行執弟子禮,亦照顧有加。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康熙南巡駐跸德州,和直隸巡撫李光地閑聊:“昨天,張玉書薦浙江舉人查慎行,說他的學問好,你知道此人?”李光地說:“讀過他詩文,是好。”十月十七日,查慎行因著《蘇詩補注》一書,被康熙召見,特旨入直南書房供奉。次年,查慎行五十三歲,中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進士。
當查慎行中進士後,他的學生揆叙特意奏請康熙帝免除查慎行教習,查慎行受到了康熙帝的恩寵,奉旨特授編修。按例進士中優選出的庶吉士,都要先教習三年,然後再經禦試授職。
因為揆叙的作用,加上查慎行的詩名大震于外,康熙帝對他青眼有加,有恩寵就有嫉妒。當查慎行請假葬親時,康熙答應了他的請求,而且還額外賞賜他白金二百兩。好友們聽說查慎行決定回鄉葬親時,都勸止他,君恩方重,不能擅離,否則,為人所間。可是,他堅持将行,給了排擠他的人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回京城沒有多久,奉旨停免入值,赴武英書局編纂《佩文韻府》。
查慎行知道自己失寵了,出于避禍,他以手臂病風為由,請求準假回鄉養病。時揆叙任翰林院掌院學士,他多次挽留自己的老師,但是,查慎行去意已決。查慎行辭官離京時,揆叙具千金為贈。揆叙為了讓老師安心收錢,用了個很好的理由,讓使者帶口信給老師:“老師,這錢是給你回去築初白庵而居的。”查慎行知道揆叙是怕他南下無力生活,他的一番真情打動了老師。于是,查慎行拿了百金,對使者說“路途舟車确實缺少花費,這錢我收下來做治裝之資,餘資退回吧。”使者往返再三,查慎行沒有肯收。
歸田後,經濟問題又成了頭疼的事。那時,他能幹善持家的妻子已經去世了。妻子去世後的三十餘年時間裡,查慎行為了感念妻子對家庭的付出,連一婢都沒有置,遑論娶妻妾了。他又過上了他詩中的生活:
官罷無祠祿,家貧鬥石艱。
緻炊誰巧手,欲乞我慙顔。
懸釡三秋後,傾囊一飽間。
瓶罂防鼠竊,莫笑老夫悭。
他又要為謀生奔波了。他沒有外放過,官居翰林,說來好聽,卻是最窮的京官。
查慎行的同年滿保時任福建巡撫,他準備去找他,路經江西鉛山,正遇縣令施灣如重修鵝湖書院,乃邀請查慎行作書志,滿保更是出資幫助他建造了初白庵。這一次出遊,讓他收獲滿滿。老而遊幕,悲也!
雍正四年,他的三弟查嗣庭以讪謗罪被逮。查嗣庭曾為皇八子允禩賓從,查嗣庭案發,在他家中翻出日記,内中言及“康熙六十一年某月日,天大雷電以風電。予适乞假在寓,忽聞上大行,皇四子已即位,奇哉!”雍正登基,他認為“奇哉”,雍正能不震怒?于是,興大獄。
查慎行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在審理查慎行時,刑部尚書勵廷儀對查慎行暗中做了保護,二人曾經在南書房行走,為舊日同僚。第二年五月,查慎行出獄南還,七月抵家後,即神氣衰耗。至八月三十日辰時,與世長辭。
查慎行書法與查升書法作個簡單的對比,就會發現:以書法聞名的查升飛逸飄動,極盡随意。而查慎行則寫的認真多了,一筆一畫,不肯松懈。兩者對比,查慎行如老儒耕躬,砥砺前行。淺學如我,更喜歡查慎行的書法,如儒雅君子,持書一卷,坐于山間,任風濤輕過,得大自在。
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稱查初白。杭州府海甯花溪(今袁花鎮)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于商業,違者必究!</h1>
盧秀輝作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