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德清少将
前 言
在彭德清80多歲高齡時,曾經寫過一首叙述自己情懷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歲月易逝丹心在,理想信念将永存。”
這句詩,是彭德清對自己一生的理想信念的執着追求。也是對他在長津湖戰役中,堅定意志的寫照。
可以說,在長津湖戰役中,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根本不可能在零下40度的天氣裡,指揮部隊穿着單衣,忍饑挨餓地作戰的。
入朝參戰
1949年,彭德清從第23軍副軍長,升任為第9兵團第27軍軍長。
1950年9月,美軍在北韓仁川登陸,悍然對北韓進行侵略。美軍登陸後,開始分路、分批向北進犯北韓,直逼中國的東北邊境。
左一為彭德清
此時的彭德清,正率領着27軍在浙江平湖、乍浦、海鹽地區,進行緊張的航海登陸作戰訓練,做着随時解放台灣的準備。
10月27日,中央軍委發來電令,讓27軍乘車北上,等待入朝參戰的指令。
在經過幾天的準備後,彭德清率部隊,于11月1日,到達東北輯安(今集安)地區,集結待命。
由于軍情緊急,彭德清和政委劉浩天,副軍長詹大南,參謀長李元等人,在行進的列車上,對部隊作了作戰動員。
11月3日,彭德清接到志願軍總部指令,27軍立即到達安東(今丹東),入朝參加第一次戰役。
11月4日,在彭德清的率領下,27軍跨過鴨綠江,來到北韓的白馬地區,配合兄弟部隊,殲滅在西線向北進犯的英國第27旅。
在志願軍部隊的連續進攻下,敵人很快往回撤退。為了争取主動,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指令部隊停止進攻,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
彭德懷
不久後,在麥克阿瑟指揮下,聯合國軍發起“在聖誕節前結束北韓戰争的總攻勢”。妄圖快速拿下北韓全境。
11月6日,27軍接到9兵團發來的指令,立即從北韓境内,徒步向東行軍,參加第二次戰役的東線地區作戰。
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設想,準備對長津湖地區美陸戰第一師和步兵第七師,發起出其不意的反擊戰。
此時的北韓,已經進入隆冬季節,彭德清率領着27軍的戰士們,身穿在江南時穿着的單衣,頭戴大蓋帽,腳穿膠鞋,帶着随身攜帶的僅有的一點糧食和彈藥,穿行在北韓的冰天雪地裡,憑着戰士們頑強的意志,向前行軍。
為了想辦法給戰士們抵禦寒冷,彭德清組織戰士麼挖了建議的宿營工事,在行軍期間,利用短暫的休息自行縫制棉衣褲,發明和大力推廣了行軍時套手,休息時套腳的兩用手腳套。
穿着單衣的志願軍士兵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凍傷的戰士們,依然以頑強的意志,要求參加行軍。戰士們說:“就算是爬,也要爬到戰場上去,和敵人拼命。”
在彭德清的指揮下,27軍的全體指戰員,按照預定的時間,在長津湖地區完成了集結。這次行軍,讓外界認為是“當代戰争史上的奇迹”。
11月24日,兵團傳來指令,27軍協同20軍,首先在新興裡、柳潭裡、下碣、隅裡地區,殲滅美陸戰第一師主力,接着,再殲滅逃竄和增援的敵人。
接到指令後,彭德清馬上召集部下,召開作戰會議,共同研究作戰部署。
會後,根據我軍的特長,彭德清決定,采取我軍近戰夜戰的傳統戰法,攻其不備,克敵制勝。
根據情報顯示,彭德清指揮的27軍這次要面對的,是裝備極其現代化、齊裝滿員的4000多人的一個加強團,該團隸屬于愛德華·阿爾蒙德的美軍第十軍第七師的第三十一團。
九兵團指戰員在北韓合影 左二為彭德清
這個三十一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立下顯赫戰功,被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授予“北極熊團”稱号,并親手授予“北極熊旗”。
覆滅美軍的“北極熊團”
在這個團的白天作戰中,都會有數十架次的航空兵空中火力支援,可見這個團的重要和作戰情況。
而志願軍27軍的裝備,僅僅是少量便攜的小口徑炮和火箭筒,這是因為在國内的時候,27軍執行的是渡海作戰的訓練任務,是以沒有配屬重炮和坦克。
在戰鬥開始的時候,27軍下屬的238團,發現了美三十一團的榴彈炮陣地,戰士們用機槍掃,用手榴彈炸,徹底摧毀了敵軍的這些榴彈炮。
在戰鬥中,239團發現了正在帳篷裡睡覺的一個排的美軍戰士,戰士們手中的火力全開,很快便解決了這個排的30幾個美軍士兵。
美軍士兵
而在另一側,美軍士兵在一所房子裡,不知道在喊些什麼。在戰士們開火,撂倒幾個美軍士兵後,剩下的美軍士兵,也開了槍。
由于美軍士兵的裝備精良,火力極猛。戰士們隻能爬倒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然而,敵人的火力太猛,壓得戰士們擡不起頭來。
239團戰士們采取了迂回的辦法,向敵人包抄過去,把腰間的手榴彈投進那所房子裡,頓時間,随着“轟轟轟……”的爆炸聲,房子裡火光滔天。
很快,戰士們就奪下了這所房子。
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戰士們看到,在每個房間裡都有一部電話機、報話機,牆上還挂着作戰地圖。
在地上,戰士們還發現了一些沒有燒完的作戰檔案,和一具上校軍官的屍體。
後來證明,這個上校軍官屍體,就是美軍三十一團的團長麥克萊恩,這所房子就是敵人步兵三十一團的指揮所。
在争鬥中,為了對付美軍的戰鬥機,一名戰士把機槍架在身上,讓同伴向飛機開火,由于美軍的一架飛機飛得很低,被打穿了好幾個洞。
這讓在飛機内的美軍飛行員大吃一驚,拉起飛機,慌忙逃走。
美軍飛機
11月27日晚間,在失去了空中火力支援後,号稱“北極熊團”的美軍第三十一團,在其團部被志願軍消滅後,龜縮到新興裡的角落和附近山溝裡,等待時機逃跑。
80師在攻占了這一地區後,沒發現大股敵人,還以為那些敵人大部被殲,等到天明後,便要打掃戰場。
11月28日,80師的戰士們正在打掃戰場,突然間冒出了大量美軍。這些美軍一出來,便向正在打掃戰場的志願軍部隊,發起進攻。
面對突然出現變化的敵情,彭德清經過冷靜思考分析後,在征得9兵團副司令員陶勇的同意後,指令80師和81師,一起殲滅這股新興裡之敵。
這時,在大量飛機,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敵人開始了更為猛烈的反撲。
這時,氣溫下降到了零下40度左右,再加上後勤補給困難,大部分的戰士們食不果腹,饑餓和寒冷威脅着戰士們的機體。
許多戰士的臉、手、腳嚴重凍傷,有些戰士的腳、襪、鞋被緊緊地凍在一起,行動邊得非常困難。就這樣,前線的戰士們,每天隻能吃到一次凍洋芋,用來充饑。
志願軍的戰士們
彭德清一面指令部隊的後勤部,不惜一切代價籌措糧食和禦寒物品。另一面向戰士們發出号召,發揚我軍艱苦奮戰的革命精神,以頑強毅力克服一切困難,戰勝嚴寒、饑餓和疲勞,徹底殲滅敵人。
11月29日深夜,彭德清指令部隊發揮我軍夜戰的優勢,向“北極熊團”發起第三次攻擊。
在夜裡,由于美軍不敢出來,便以密集的火力,向志願軍的戰士們進行掃射。
突擊部隊的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在四個方向上,向新興裡的敵人,同時發起猛烈的攻擊。
戰士們發揚着作戰勇猛的精神,沖進美軍的坦克防禦圈,以無比的英雄氣概,和美軍士兵展開肉搏戰。
11月30日中午,美軍的運輸機來到新興裡上空。由于在美軍的四周,全是志願軍部隊,飛機在空中來回盤旋了幾圈後,隻好投下了一些槍支彈藥和食物。
這些投下的戰争物資,大部分落到了志願軍的陣地上,讓志願軍的戰士們得到了一些補充。
12月1日淩晨,27軍參戰部隊,突破敵人前沿陣地,與敵人展開了逐壕逐屋的争奪戰,戰争進行的異常激烈。
11時,在40餘架飛機、10餘輛坦克的掩護下,向南81師242團陣地突圍,在敵人突圍正面頑強阻擊的242團,頑強阻擊,殺傷了大量美軍士兵。
到了黃昏時分,在八十師和八十一師的打擊下,“北極熊團”殘部已經是潰不成軍,走投無路。
在幾十輛坦克的掩護下,這些殘部企圖越過被冰雪覆寫的長津湖,逃出生天。
然而,這些滿塞美軍士兵的汽車在越過長津湖的時候,壓塌了冰面,許多美軍士兵掉進長津湖,被凍死、溺死。
還有一些“北極熊團”的士兵,在美軍戰鬥機的掩護下,乘着幾十輛汽車,由坦克開道,沿着公路向前突圍,被80師阻擊。
據一位80師的士兵回憶:
“……等敵人在向山頂沖鋒時,他們還剩下大約600餘人。但他們已經組織不起有規模的進攻了。美軍士兵們四散奪路逃命,不管前面有沒有志願軍阻擊,隻顧選擇他們認為能夠逃命的路線亂竄,最多的一股敵人也不過40來人。不少人跳下公路,沿着羊腸小道往上爬。另一些美國兵則從懸崖峭壁上抓着樹枝、岩石往上爬。他們隻想盡快離開這裡。”
然後,這些殘兵敗将被80師的戰士們死死地堵住,并密集開火,美軍的汽車被打中,就連剛接任“北極熊團”團長的費思中校,也被炮彈炸死在汽車内。
經過激戰,到12月2日淩晨3時,27軍的戰士們,,沖上公路,圍殲了美軍的“北極熊團”全部殘敵。
這支被美國總統親自授予“北極熊團”稱号的美軍第七師第三十一團,被徹底殲滅,就連繪有北極熊的團旗,也被志願軍27軍繳獲。
在第二次戰役中,彭德清率領27軍,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創造了世界戰史上的奇迹,這也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空前絕後的範例。
為此,毛主席和志願軍總司令部都給九兵團發了嘉獎令,志願軍司令部也特别下令嘉獎了二十七軍。
彭德懷說:“五次戰役的規模是很大的,敵我雙方兵力都在百萬,全殲美軍一個團,一個人也未跑掉,隻有第二次戰役中有過一次,其餘都是消滅營的建制多。”
從此,美軍撤銷了步兵第三十一團的番号。
那面繪有北極熊的團旗,也成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内。
後來,美軍第五十七炮兵營營長雷·恩布裡回憶:
“中國兵人數這樣多,如此頑強反複進攻的事我從未見過。他們冒着嚴寒和陸戰隊的炮火源源而來,其視死如歸的精神令陸戰隊員們肅然起敬!對這場戰鬥,我的感覺是強烈的,因為我失去了很多戰友。我們傷亡慘重。我從未見過像這樣的戰鬥。我曾經在二戰中遇到過德軍在阿登的最後一次大反擊,但也不似長津湖之戰這樣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27軍繳獲的“北極熊團”團旗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27軍參加了第五次戰役。
彭德清率27軍從正面攻破了美24師的防線,并與兄弟部隊,一起擊潰了南韓的第3軍團,取得了五次戰役東線的勝利。
在戰役後期轉移時,志願軍遭到了美軍機械化兵力的穿插分割,27軍被阻于敵後。
這時的27軍,面臨着美軍空降團和坦克部隊的圍追堵截。另外,全軍已斷糧,處境非常艱難。
彭德清臨危不懼,沉着指揮着27軍的各部隊,交替掩護,在美軍的縫隙之間來回穿插。
當遇到敵大部隊的時候,彭德清就指揮着部隊繞路向前,遇到小股部隊時,就堅決擊潰,有機會便将其徹底消滅。
最後,在沒有遭到什麼損失的情況下,彭德清不但率領27軍安全傳回北方,還在沿途中,抓獲了好幾百俘虜,取得了良好的戰績。
曾如清、皮定均、彭德清在北韓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彭德清率領27軍,在金城地區承擔了守備任務;後來,又擔任了東海岸的守備任務。
榮歸祖國,再立新功
1952年10月,彭德清奉命率領27軍回國。
就在回國之前,彭德清和曾如清政委專程到北韓平壤,拜會了北韓金日成元帥。
在彭德清等人到達平壤的時候,受到了金日成的熱情接待。
吃飯時,金日成特意讓彭德清坐在他的旁邊。這是對志願軍第27軍,進入北韓兩年來的功績,給予的肯定。
彭德懷與金日成
席間,金日成當着彭德清的面,給了志願軍27軍極高的評價。
後來,因在北韓戰場上戰功卓著,彭德清榮獲了北韓二級國旗勳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一枚。
1954年,彭德清調任華東海軍副司令員、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兼福建基地司令員、政治委員。
1955年1月18日,彭德清指揮華東海軍與陸軍、空軍成功協同作戰,解放了一江山島。同年,彭德清被授予少将軍銜。
1958年8月23日,在毛主席的英明決策下,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
毛主席與彭德清親切交談
彭德清指揮着廈門地區海岸炮兵6個連,協同陸軍地面炮兵,向金門開炮。在1小時25分鐘的時間裡,向國民黨軍陣地,發射了3萬餘發炮彈,其中包含海岸炮炮彈2600餘發。
在炮戰中,解放軍以傷亡兩人的代價,擊斃了“金門防衛部”趙家骧中将副司令、“澎湖防衛部”吉星文中将副司令和兩名美軍顧問。
8月24日,在彭德清的指令下,解放軍炮擊了停泊在大金門料羅灣錨地的國民黨10餘艘艦艇。并派出6艘海軍魚雷艇,追擊中彈後逃走的“台生”号、“中海”号及其它艦艇。追擊不久後,“台生”号沉沒在大海中,“中海”号也遭到重創。
9月1日夜晚,海軍魚雷艇接受指令攻打“維源”号敵艦,174、180魚雷艇中彈後互相碰撞沉沒,落水的戰士穿上救生衣緊緊地集中在一起,保持體力,等待我軍救援。
彭德清将軍
彭德清讓司令部的同志們,在海圖上計算好準确位置。并下令出動護衛艇,把落水戰士們全部救回。
随着金門炮擊的繼續,駐守在金門蔣軍,向蔣介石告急。
9月7日夜,在美國一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的直接護送下,國民黨“美”字号兩艘登陸艦,滿載兵員和貨物進入金門料羅灣卸貨。
得到前方彙報後,彭德清指揮我岸炮4個連和與陸空軍,果斷向敵艦開火,美艦隊編隊當即起錨,向台灣方向逃去。
9月10日,國民黨改用飛機軍中運送物資。彭德清指令部隊,将敵飛機場的跑道測量好,在敵機降落在跑道上滑行時,立即向敵機開炮,迫使敵機不敢在金門機場降落,隻好向金門空投物資。
10月16日,國防部長彭德懷指令:“暫以7天為期,停止炮擊,你們可以充分地自由自在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
國防部長彭德懷
10月25日,彭德懷發表聲明:“逢雙日不打金門機場、碼頭等,單日也不一定打,但仍以沒有美國艦艇護航為條件。”
從此,對金門的炮擊,變為以零星炮擊為主,打打停停。
11月3日,是美國的國會大選日。在這一天,又增強了火力,對金門進行猛烈的炮擊。
1965年,彭德清被調到交通部,擔任了副部長。
1977年,彭德清上司“阿波丸”沉船的打撈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此舉推動了我國的求助打撈事業,快速發展。
1981年,彭德清被任命為交通部部長。
在新的崗位上,彭德清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積極推動了新中國交通事業的發展。
在任期間,彭德清果斷作出港口建設規劃,努力增強交通部所屬遠洋艦隊的運載能力。并積極開辟了中美航線,促進了台灣海峽恢複通航的程序。
右為彭德清
1983年,彭德清退居二線,擔任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的委員。
1993年9月,83歲高齡的彭德清帶着夫人吳璇,回到故鄉福建省同安縣。
在同安居住的20多天裡,彭德清不顧年邁和旅途勞累,深入革命老區、小島漁村、工廠、學校、醫院等地體察民情,與同安的各界人士作了親切交談。
在彭德清85歲高齡的時候,他不畏高齡,主編了《中華海魂》一書。這本書,使新中國在海洋文化研究領域裡,取得了新的成果。
晚年,彭德清還撰寫革命回憶錄《回憶同安越獄鬥争》、《關于安南紅軍遊擊隊末期情況》、《回憶唐沙白》、悼念李劍樂《忠魂祭》、《炮擊金門紀事》等具有曆史價值的優秀文章,在廈門日報、黨史、文史等各類期刊上發表。
晚年彭德清
199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部長池浩田,為老軍長彭德清将軍題詞:
“戎馬老将好軍長,高風亮節為我師”
這是對彭德清老将軍的一生,作的簡單總結。話語雖然簡單,但可以從中看出,彭德清将軍的一生,是高尚的、純粹的,是受人尊敬和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