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趙師秀是宋太祖的八世孫,是南宋“永嘉四靈”成就最高者。與此同時,他還是兩宋宗室裡詩寫得最好的人,沒有之一。

趙師秀的代表作被收入錢鐘書《宋詩選》,得到包括錢鐘書、陳千帆等著名專家學者的贊揚。大家普遍認為:他的詩把“等人不至”的煩悶無聊狀态描寫到了極緻。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趙師秀在被“放鴿子”之後,其實心情還挺愉快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約客》,看看這位落魄皇孫被“放鴿子”後是怎樣的愉快心情。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約客》原作賞析</h1>

《約客》——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半夜,閑敲棋子落燈花。

詩中交待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在入夜以後,這個時候正下着黃梅雨,而附近的池塘裡還有青蛙的鳴叫聲。假如房中有客人,想必是不會聽到青蛙叫的。

入夜以後呆在屋子裡,也不可能看到池塘邊上的青草。是以屋子外面的景色,都是詩人“腦補”出來的,因為他實在是太“閑”了。

從詩的後文看,他應該是約了朋友來下棋消磨時光。然而棋盤早已經擺好了,可一直等到半夜,那棋客還是沒有來。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他感覺很無聊,可是他又不願意去幹别的,估計也幹不了别的。因為在古代晚上沒有電燈,也沒有電視機、電腦,不能從事别的康樂活動。

另外,他似乎也沒有心情去挑燈夜讀書。于是隻有拿起棋子,有一下沒一下地在棋盤上敲打,結果震落了燭台上的燈花。

這一首詩最大的優點是在夜色中寫“風景”,通過想象力與聲音描寫,把“景色”寫活。詩歌第一句中的聲音,是連綿不斷的細雨聲。第二句中的聲音是池塘裡的蛙鳴聲。

第三句中沒有聲音,事實上卻在前後行文中造成了一種間隔。因為此時場景從喧鬧的室外,轉向了安靜的室内。

是以第三句中的“無聲描寫”,就像是樂譜中的“休止符”,讓聲音全部停頓了。待到末句出現敲打棋子的聲音,就顯得更為清晰。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除了通過聲音描寫來寫景,趙師秀還通過豐富聯想,将“黃梅”與“青草”、“池塘”、“蛙”等豐富的自然景物連接配接起來。頭兩句對仗工整,前後文形成強烈的反差,顯得頗具匠心。

全詩的詩眼,當落在一個“閑”字上。它表現出來的是宋代詩人那種成熟、理性的審美。普通人待客,久待不至,内心肯定是十分浮躁的。哪裡有閑心側聽傾聽雨聲、蛙鳴?

更有性急的人,說不定拿了一把雨傘就往屋外沖。客不來見我,我自去見客。幹什麼要獨自守到半夜,還敲棋盤呢?

可是,趙師秀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位想象力豐富的大詩人。他在被人“放鴿子”的同時,仍然有一番閑情逸緻。一邊傾聽室外的風聲雨聲蛙鳴聲,一邊琢磨當下的季節,池塘邊生出的青草。

一忽兒他的心思又飄到房間裡,開始琢磨:都半夜了,這家夥為什麼還沒來呢?這個時候萬籁俱寂的,仿佛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跟着“啪——”,他将手中的一枚棋子敲到了棋盤上。這一下動靜可大了,仿佛是一個電影的特寫鏡頭。那一聲不光響亮,力度也不小,甚至震落了燈花。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苦吟詩人”趙師秀</h1>

趙師秀是皇室後裔,不過他的一生卻過得十厘清苦。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趙師秀生于浙江溫州,史料中關于他的記載很少。《宋史宗室世系表》中記載他是太祖八世孫,伯栾之子。

二十歲的時候考中進士,但一生沉淪下僚,郁郁不得志。隻是在州縣裡面當過主簿、推官等低級官職。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前後,曾在某轉運司裡公幹,具體職務不可考。

趙師秀曾自言:“官事三年滿,身無一事忙。”當了三年的官,其實做的隻是一個挂名的閑差。總之不得朝廷重用,當不當官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差別。

古代宗室的子弟,朝廷對他們自有一套管理的辦法。在唐代的時候,皇室的嫡系為了預防旁支來奪權,是以會把宗族子弟集中在一個地方居住。王子、公主們生活都要受到太監的管束,形同坐牢。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有一些公主頭發都白了還沒有機會出嫁,過得十分悲慘。并且這種制度導緻晚唐太監坐大,欺淩皇室子孫的事情時有發生。

北宋初時效仿唐朝對宗族子弟的管理辦法,仍然讓他們集中居住,友善管理。但是南渡之後,顯然管理沒有那麼嚴格。

是以,趙師秀作為旁支後裔,還能參加科舉當官,在外面自由走動,已經很不錯了。不過作為宗室遠親,趙師秀是沒有可能得到朝廷重用的。

趙師秀本人想必也明白這個道理,是以他閑下來的時候偏愛模仿賈島、姚合等唐代詩人的風格進行創作。他曾經收集了二百餘首賈、姚二人的詩,制作成“二妙集”。

後來形成了自己的詩風,也被評價為“清苦之風”。因習慣了寂寞,是以才能于“閑”中悟出趣味。一個“閑”字,正是趙師秀這首《約客》的獨到之處。

因朋友“放鴿子”而煩躁,宋朝皇室後裔寫一首七絕,竟成千古名篇一、《約客》原作賞析二、“苦吟詩人”趙師秀結語

盡管如此,趙秀師公開打出“師法晚唐”的旗号,還是影響了當時的一大批詩人,成為了一代詩壇領袖。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約客》,卻不是請客吃飯,隻是請他來下棋,顯然兩個人都是“無聊”的閑人。既然沒有什麼好忙的,那麼客一時不來,或者放了鴿子,一夜都不來又有什麼關系呢?

閑自然有閑的好處,如果不是太閑,詩人也許還沒有心情去傾聽窗外的黃梅雨聲,和池塘中的蛙鳴了。下棋是打發時間,等人也是打發時間。心中思想着屋外的熱鬧,融情于景,獨得一樂也是很好的。

宋代詩人的審美和唐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更加趨向于理性與淡泊。賈島當年因為命運多舛而作了“苦吟詩人”,趙師秀與賈島的處境也有相似之處。于是繼承了他的詩風,卻又開辟出了自己的一番境界,顯得更加平靜自然,餘味悠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