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寫:“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特寫:“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烈士們的合影。攝影:王剛

新華社杭州6月5日電:特寫:"當你赢了,請不要忘記我們!"

作家郭啟辰佟笑着下雨

6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瞬間:重返浙江紅幕"新書釋出現場,甯波奉化區黨校老師嚴正等着四個人在一幅畫前拍照。

這四人來自浙江省各地,彼此以前從來沒認識過,但他們的前輩都是浙江軍監獄的好朋友。他們身後的畫作是他們在革命年代去世的前輩的畫作。

特寫:“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翟是舅舅,1928年任共青團代理書記浙江省烈士委書記。畢業于黃埔軍校,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在浙江陸軍監獄去世,年僅25歲。

"當你赢了,請不要忘記我們!"在他犧牲之前,他留下了一個感人的遺産。

自入獄之日起,于谷淮就把自己的生死都抛在了腦後。他在獄中秘密成立中國共産黨專支部,擔任宣傳委員,組織多名戰俘進行鬥争。在他被判刑之前,他躺在地上寫下了他的遺言,平靜地死去。

特寫:“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瞬間:重返浙江紅景》上映。攝影:王剛

"我為真理而死,我為過去做得太少而感到遺憾","當我看到每個同志都不怕勝利時,請不要忘記我們"......

"我記得我第一次讀到這封信時,我淚流滿面,眼睛濕潤了。九十多年後,龔寫了一本家庭書,卻永遠沒能送給他的叔叔顧偉。在信中,他這樣總結于谷懷的一生:"前者認識鄉下,學校裡有一股氣味。虎勇英雄百鋼,野心不傷機翼傷。

特寫:“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瞬間:重返浙江紅景》上映。地圖贊助商

但多年來,他心中一直有一個問題:烈士的遺産是如何從監獄中走出來的?

經過多次查核,在作家萬峥1953年出版的《獄中》一書中,翟是要尋找線索的,書中描述了烈士在獄中掙紮和遺體的細節。

原來,當時,在餘谷懷的犧牲之後,難識的朋友把他最後一封信一字一字地放回去,一個難纏的朋友死了,下一個難纏的朋友又回來了,我們約定隻要誰出獄,這封信就回黨聽。

最後,被關在軍隊監獄裡的難纏朋友陳偉被釋放出獄,把信帶到了黨組織,讓它流傳至今。

翟是告訴記者的,除了黨的遺産外,還有一位獄友交給大哥的最後一封信:"在信中,叔叔要求家人不要告訴母親他的犧牲,以免她傷心。"

他的母親在他1928年最後一次離開家後,已經等了他年幼的兒子20多年了。直到1949年,當地人民政府給家裡發了一塊牌匾,婆婆才知道她最喜歡的小兒子再也回不來了。不到一個月後,餘谷淮80歲的母親抑郁了。

現在工作之餘,龔一直在收集整理與于谷懷有關的文獻,"也許這些事情本該由叔叔的孩子來做,可惜,他連孩子都沒剩下。"

同年上司獄中鬥争的還有浙江省委第五書記徐穎。當天,徐瑩的孫女徐濰芳也來到了釋出現場。跨越九十多年的曆史,殉道者的後代再次走到一起,這意味着很多。

徐玉芳現在是徐英烈士紀念館的全職解說員,爺爺的事迹和精神,她每天要講好幾遍。

"我祖父短暫而英勇的一生隻有24歲,我父親去世時隻有一歲多,但他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家庭的寶藏。徐瑩希望将這樣的故事和精神講給千千萬人,代代相傳。

當天來到現場的烈士中,原浙江省委書記張秋沒有孩子。他的侄子張麗江告訴記者,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指令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張秋,僅僅四天後就被捕入獄,1928年在杭州去世,享年30歲。

隻負責一天的浙江省委書記,在被西湖辨認出後被捕,跳入西湖,潛入湖底,随他一起在泥濘中埋葬重要檔案。

"來浙江之前,張秋仁說他可能死在這裡,因為浙江認識他的人太多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是公義的。張麗江認為,張秋人一生都是"硬碰硬"的革命者。

同日,浙江省原黨委書記的孫子卓武特帶着女兒參加了活動。"我祖父去世時30歲,我的女兒30歲,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有意義的對話,"他說。"

那一年,烈士們在死前大喊"當我們獲勝時不要忘記我們"。

現在,經過百年的時間和空間,人們後來給出了答案:"我們怎麼能忘記。

據悉,由中國通訊社浙江分社與浙江省共産黨黨史研究室、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曆史辦公室)聯合推出的《瞬間:回歸浙江紅幕》一書在《風正是華正茂——慶祝100周年》"中共中國共産黨主題專題展"在開幕式上。此次特别展覽由中國共産黨浙江省委宣傳部和中國共産黨浙江省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指導,由浙江文化曆史博物館,浙江繪畫學院和中國通訊社浙江分部共同主辦。 并于6月3日至6月13日在浙江展覽館舉行。(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