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鍵還是沒有核心競争力

根子上還是沒有逃出“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三角貿易格局,9月27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部副主任、青年研究員朱鶴的研究文章《出口的真相》。文章提出,2021年7月至今,出口産品數量對出口的拉動作用突然快速下降,出口産品價格上漲是拉動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的最主要因素。原材料和運費價格上漲是帶動出口産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這種由于成本增加導緻的出口金額增長并不會改善中小出口企業的利潤狀況,甚至還會使之惡化,例如鋼鐵和家電行業。本文在前述基礎上更新了内容、資料并提出政策建議:未來,随着美國财政刺激效果逐漸消退,出口企業将面臨成本和需求的雙重壓力。我國應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共同發力,緩解企業可能面臨的困難局面。供給方面,應盡快提高上遊行業及相關産品的供給彈性,減少對部分商品供給的非必要行政幹預,用市場化的手段緩解目前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壓力。需求方面,宏觀政策應以我為主,及時發力,保持我國總需求穩定,實作今年和明年宏觀經濟的穩定銜接,避免經濟出現大幅波動。

如目前烏拉圭乳制品向中國出口時需繳納關稅稅率分别為:乳清6%,奶粉和黃油10%,奶酪12%,超高溫消毒牛奶和嬰兒配方奶粉15%。烏乳制品主要競争對手紐西蘭和澳洲均與中國簽訂了自貿協定,并将分别在2024和2028年實作乳制品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烏最大乳制品公司Conaprole董事、烏乳制品行業協會主席候選人費爾南德斯表示,如果不能簽署自貿協定,烏産品在面對來自紐西蘭等國産品競争時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将會有很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