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文/本刊通訊員 屈舒鶴

月10 21日,有網友發現張桂梅老師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最新版)。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圖檔來源:微網誌網友

一時間,各媒體紛紛轉發,為張桂梅老師點贊!“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這一微網誌熱搜閱讀量達5.4億次。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張桂梅,麗江華坪女子進階中學校長,“七一勳章”獲得者,榮獲“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等榮譽稱号,這位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人民教師,十幾年間幫助近2000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夢。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張桂梅(左)在耐心地開導學生。 本刊通訊員 屈舒鶴 攝

今天,《中國青年》編輯部收到一篇特殊的文章,作者是跟随了張桂梅13年的青年教師姚福燕。她從2008年女高成立起開始任教,距今已有13年。

女高條件素來艱苦,創立初期更是一無所有,現實猶如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亘在所有人眼前。不少老師由于吃不了苦選擇離開,但以姚福燕為代表的青年黨員教師,始終堅守在這裡。

當年的姚福燕,還是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少年激情或會褪去,但理想信念,卻更甚當年。如今,她已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市教學能手”。在下面這篇文章裡,她将向我們深情地講述自己在女高的所見、所聞、所感,講述她眼中的張桂梅校長。

張桂梅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她身邊的年輕人這樣說……

姚福燕在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開學第一課》節目裡

張桂梅老師與我的13年

@文/ 姚福燕

與張老師的故事,要從13年前說起。

彼時在我們所在的小縣城,大家還不知道“讀書”到底意味着什麼,在大山裡終其一生是大部分女孩的人生寫照。

2008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援下,由張桂梅老師擔任校長的華坪女子進階中學正式挂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13年如一日,張老師的一言一行始終踐行着忠誠、幹淨、擔當,凸顯着一個優秀共産黨員的政治本色。在張老師身邊,她的精神也無時無刻不在鞭策着我,要立足本職,不忘初心,對标先進,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懂得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的可貴,堅持不懈地帶着我們和學生勇往直前,助力學生實作夢想。

如何學習楷模?還得從張老師的日常工作談起。張桂梅老師相信嚴師才能出高徒,她始終身體力行。華坪女高學生普遍入學基礎差,高中要面對憶舊學新的現實;更重要的是,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确的觀念。用三年時間完成這一切,張老師深知,不多付出一些、不嚴厲一些是絕對不行的。

于是,這位“嚴師”要求一切都“速戰速決”:早上5分鐘洗漱完畢,10分鐘早讀到位,出操1分鐘站好隊……每天上午9點40分,是女高的“紅色課間操”時間,20分鐘裡,孩子們先集體背誦《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再唱跳《紅色娘子軍》等革命歌曲編成的健身舞。2020年,張老師聽說城裡的孩子流行跳“鬼步舞”,我們的學生也都特别好奇和向往,于是她決定也讓學生們學着跳,“‘鬼步舞’有一個好處就是快,這對她們有幫助,可以提精神。”

我們女高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裡總是回蕩着張老師舉着小喇叭喊:“丫頭們!快點,快點!别磨蹭!”在女高,學生出入教學樓、食堂、宿舍幾乎都是跑着的。張桂梅老師每天早晨比學生起得早,一個人摸黑爬四樓,把走廊的燈全部點亮;學生跑步的時候,她就在隊列邊緊緊跟随;學生打掃校園時,她已經第一個來到校門口,拿着掃把和鏟子等候。她用一個個嚴苛到分秒的要求,改變着這些女孩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态度,她的言行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青年教師。

張桂梅老師一門心思撲在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把大愛給了學生,把火種給了我們,卻什麼都沒有留給自己。

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有人說我愛崗敬業,有人說我瘋了,一個重病的人,為什麼有渾身病卻不死?比一個正常人還苦得起?因為我有追求和信念,有一種精神支撐着我,那就是共産黨人的理想和信仰。”多麼铿锵有力,擲地有聲啊!一股崇敬感在我心底油然而生。于是,我們青年教師處處對标張老師,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克服重重困難,堅守初心,堅持不懈立足本職。

華坪女高辦學之初,條件極其艱苦。不到半年,第一批進校的17名教職工走了9個,學校教學工作幾近癱瘓,這所學校還能辦下去嗎?這個疑問盤旋在所有人心裡。

面對質疑,張校長不動聲色,隻靜靜地翻看着教師資料。突然,她眼前一亮,留下的8名教師中有6名都是黨員!她飽含熱淚地對我們說:“隻要黨組織在,隻要黨員帶頭幹,學校就不會垮!”于是,她迅速組織6名黨員教師,當即建立黨支部,重溫入黨誓詞,大家一起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大家眼裡泛着淚,緊握右拳向黨旗保證:“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裡的女孩送入大學! ”

什麼力量可以讓人不斷突破自我、實作超越? 是共産黨人的理想和信念。張校長提出以“黨建統領教學”,開創“五個一”黨性正常活動,并一直堅持下來: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并寫觀後感交流、每周組織一次理論學習,有效凝聚和壯大了教師隊伍力量,使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學生的發展盡心盡力。張校長還提出了“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将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各個環節,廣泛開展讀原著、聽專題報告、談心得體會、看影像資料等活動;學唱革命歌曲,聽江姐、劉胡蘭、趙一曼的英雄故事。

我在張桂梅校長身邊13年,這13年裡,她的一言一行無不感染着我們,我們青年教師也都在行為上踐行着張老師的模範精神:

有人左腳骨折,卻全然不顧醫生要求靜養的建議,拄着雙拐堅持給學生上課;

有人婚禮當天就立即趕回學校,她說,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始終在她們身邊;

有人把自己的醫保卡放在班級,供學生看病用;

有人剛做完手術,就馬不停蹄地趕回學校上課;

有人婚禮前一天晚上才忙着買婚紗;

有人這些年來的義務加班時間累計達5760多個小時……

資助學生、義務補課,這樣的事在女高屢見不鮮。我們常笑稱自己跟着張老師去跳“脫衣舞”,因為每次跟随張老師家訪,我們都會把身上能吃的、能穿的、能用的全部留給這些貧困女孩,常常這家給條圍巾、那家留件外套,把身上能給的都給了。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中國共産黨能夠曆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曆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千千萬萬中國共産黨人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着,始終閃耀着火熱的光芒。”

回想在女高的13年,我們伴着張老師的諄諄教誨,勇往直前、風雨無阻是常态。如今她總說,害怕自己有一天會倒下,我們知道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多痛,有多不甘,是以我們更要承擔起她的這份心願和責任,堅守崗位,堅守女高,堅守教育陣地!把更多的女孩送到大山外,是她此生最大的心願,也是我們每個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标。

監制:皮鈞

終審: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劉博文

實習編輯:周恩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