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作者:曆史戰争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各地起義軍紛紛起兵造反。李淵攻克長安以後稱“唐”,王世充占據洛陽建“鄭”,窦建德則雄踞河北自稱夏王。三方勢力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勢,李唐實力最為強大,王世充與窦建德則成掎角之勢,對李唐實行合圍。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武德三年(620年),李淵下诏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讨王世充。唐軍勢大,河南多州相繼投降,鄭國形勢危急,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與王世充是敵非友,但他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他率軍馳援王世充,攻打唐軍。窦建德軍隊連克數州,與王世充部分人馬彙合,對李世民實作夾擊之勢。見窦建德大軍來襲,唐軍内部出現分歧,主戰派認為這是一舉滅亡兩國的大好時機,反對者則認為兩線作戰風險太大,稍有不慎便會傾覆。在這緊要關頭,李世民力排衆議,命大軍進駐虎牢,與窦建德以及王世充交戰。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李世民劇照

在虎牢關之戰當中,李世民利用拉鋸戰以及突襲戰術,運用騎兵的優勢,最終大破夏軍和鄭軍,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對于這兩位李唐最大的敵人,李世民不敢私自處置,他将窦建德和王世充帶回長安,交由父親李淵處置。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著名的起義軍将領,李淵如何處置他們,自然成為全天下熱議的話題。窦建德仁義寬厚,重情重義,深受百姓愛戴,是以許多百姓以及大臣都替他求情,而王世充則聲名狼藉,他陰狠毒辣,就連洛陽的百姓都對他憤恨不已。是以民意的結果是處死王世充,寬恕窦建德。按理說李唐建立不久,正是收買人心的關鍵時候,然而李淵卻冒天下之大不韪,殺掉了仁義的窦建德,反而将無惡不作的王世充流放,饒他一命。那麼,唐高祖李淵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李淵劇照

其實李淵殺窦建德而放王世充,正與兩人的品行有關。窦建德重信然諾,慷慨大方,崇尚豪俠。《舊唐書·窦建德傳》記載:“少時,頗以然諾為事。嘗有鄉人喪親,家貧無以葬,時建德耕于田中,聞而歎息,遽辍耕牛,往給喪事,由是大為鄉黨所稱。初,為裡長,犯法亡去,會赦得歸。父卒,送葬者千馀人,凡有所贈,皆讓而不受。”起兵反隋以後,窦建德身先士卒,與将士們同甘共苦,他時常拿出自己的錢财,接濟别人,是以士兵們很擁護他。

而與窦建德相比,王世充的名聲實在是不堪入目。王世充能篡位稱帝,自然有其才能,但他缺點太多,剛愎自用,喜好猜忌,陰險狡詐。程咬金與秦叔寶都曾投靠王世充,但他們卻極其厭惡王世充。程咬金說王世充“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豈撥亂之主乎!”秦叔寶則說他“性猜忌,喜信讒言。” (《資治通鑒》)。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王世充劇照

對于百姓們來說,愛民如子的窦建德顯然是值得同情的,而殘暴無道的王世充理應受死,但對于李淵來說,卻恰恰相反。窦建德與王世充都是李唐的敵人,但在河北深得民心的窦建德顯然威脅更大。在窦建德被俘以後,河北等地的百姓依舊十分擁戴他,而王世充在沒有與唐軍開戰以前部衆就紛紛離他而去,他空有程咬金、秦叔寶這樣的将才卻把握不住。李淵深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一旦放過受百姓愛戴的窦建德,無異于放虎歸山,而王世充卻已經失去民心,無人擁護,無法對李唐構成威脅。

除此以外,窦建德與王世充不同的出身,亦是李淵殺死窦建德的原因之一。窦建德出身扶風窦氏,世代務農,是真正的農民軍起義軍領袖。如若将窦建德放掉,很難保證其他農民起義軍不會産生僥幸心理,繼續與李唐作對,而殺死窦建德,則可以震懾其他反對勢力,尤其是百姓們,讓他們不敢再生出反心。

窦建德仁義,王世充陰狠,李淵為何殺了窦建德卻放了王世充?

窦建德畫像

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但他的父親官至刺史,是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窦建德才華橫溢,飽讀詩書,擅長兵法,又長于阿谀奉承,于是很得隋炀帝歡心,成為炀帝身邊寵臣。在這種情況下,窦建德自然跻身上層貴族,與許多大族都有牽連。李世民圍攻洛陽時,曾許諾不會殺王世充,王世充因而投降。李淵當然不會在意這種許諾,不過它為李淵提供一個絕佳的借口。留着王世充不會對自己産生威脅,反而可以向世家大族們表達誠意,拉攏關隴集團,而這種穩賺不賠的政治賬李淵算的清清楚楚。

是以李淵出于維護李唐統治,杜絕隐患,加速全國統一的角度,将仁義的窦建德殺死,而隻是将王世充流放。這是當時李唐的政治需要,亦是李淵作為統治者的考量。

不過李淵殺掉窦建德并非沒有隐患,在窦建德被斬殺以後,河北地區本已歸順的許多軍隊紛紛再次反叛,劉黑闼率領窦建德舊部收複舊土,聲勢浩大。李唐調動大量軍隊,曆經艱苦戰鬥,才終于平定河北。

而且王世充的下場還不如窦建德,他被诏令流放以後,卻被仇家之子獨孤修德亂刀砍死。窦建德的兒子以及兄長也都在流放途中因謀反罪被處死,至于他們是真的謀反,還是李淵想要斬草除根,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李淵斬殺窦建德,後世百姓卻依舊為他建立“窦王廟”,父老群祭,而王世充死後,則無人替他言一句好話,這便是兩人品行不同最終所導緻的結果。

參考資料:

《舊唐書·窦建德傳》

《資治通鑒》 司馬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