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結之後把魚線輪寫入唐詩的是“煙波釣徒”張志和

作者:傻瓜樂力1

元結之後把釣車寫入詩歌的,是号“煙波釣徒”的張志和。

元結之後把魚線輪寫入唐詩的是“煙波釣徒”張志和

張志和大約生活在公元730年-810年之間,有資料說他生卒年歲是公元732年---774年。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夏承焘《唐宋詞選》、顧颉剛《唐宋詞選釋》等均不列其生卒年,以示阙疑。

王從仁《雜考二則》據顔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考證出張志和生卒年是公元742年-774年。唐大曆9年(774年)秋冬,顔真卿偕門生、賓客到平望驿遊覽,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是以,飄然若仙,乘興為衆人表演水上遊戲,不幸溺水而亡。顔真卿為張志和撰碑銘,說張志和自沉于水。也有人說張志和是酒醉溺水而亡。

《續仙傳》說張志和成神仙了。

“真卿東遊平望驿,志和酒酣,為水戲,鋪席于水上,獨坐;飲酌笑詠,其席來去遲速,如刺舟聲,複有雲鶴随覆其上;真卿親賓參佐觀者,莫不驚異。尋于水上揮手,以謝真卿,上升而去”。

張志和當時隐居不仕,潇灑豁達 往來不定早就出了名。人們希望他成仙可以了解。

張志和的五首《漁父》詞,不僅是我國最早以“漁父”為題材的詩作,直接催生了特殊的隐逸詞類型——漁父詞,而且還影響了海外。尤其首阕: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脍炙人口家喻戶曉,已然成了千古傳唱的經典名篇。

“漁父”即“漁歌子”。唐教坊曲。《金奁集》說入黃鐘宮。張志和的”漁父”曾于憲宗時一度散失,長慶三年(公元823年)為李德裕訪得,錄于《玄真子漁歌記》中。雖然流傳至今,但蘇東坡當年就遺憾“已不知曲譜如何”。曲譜失傳了,但經典的歌詞足以讓人們世代傳唱,經久不息。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蚱蜢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裡釣魚翁,蚱蜢為家西複東。

江上雪,浦邊風,反著荷衣不歎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幹,醉泊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

釣車子,掘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關于張志和何時,在什麼背景下寫的這五首“漁父”,說法倒差别不太大。一說是回應他哥哥張松齡,“志和兄松齡,恐其浪迹江湖不返,于越州會稽城東買地結茅齋以居之。志和于大曆九年(公元774)作“漁父”詞五阕,松齡随即“和答弟志和”以勸其歸。詞雲:

樂在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最有詩意的說法是大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顔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谒,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鳜魚肥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作“漁父”五首。

張志和不但能詩而且會畫。“(志和)自為“漁歌子”,便畫之。”

在顔真卿湖州刺史任所雅會上,張志和當場作“漁父”随即揮毫潑墨,“或揮灑橫抪而纖纩霏拂,亂槍而攢毫雷馳。須臾之間,千變萬化,蓬壺仿佛而隐見,天水微茫而昭合”,“觀者如堵,轟然愕贻”。

張志和的五首“漁父”本身就是畫,每阙獨立成章,都是一幅幽美的山水寫意,畫出了一年四季的漁父潇灑人生。

桃花流水,斜風細雨,鳜魚肥美 白鹭翻飛。戴着鬥笠 穿着蓑衣,沐浴春風在蒙蒙細雨中釣魚,這是何等的詩情畫意啊?不用釣到魚,這些文字就足以令人陶醉。

這種場面不唯漁父詩人流連忘返,讀者觀衆亦足以入勝。尤其“斜風細雨不須歸”句,“不須歸”真正寫出了漁父的神韻。喜歡釣魚的人可能都有如此經曆,來了魚汛即便下起雨來,釣友也冒雨繼續揮竿,是不忍輕易離去的。

這是寫漁父乘興而歸的情景。

搖動一葉扁舟,揮舞着裝備新式武器釣車子的釣竿,自由徜徉在青草湖中,盡情盡興潇灑了一大天,直到一輪皓月映在湖水裡,又餓又累才戀戀不舍地唱着漁歌,搖橹回家。這一天廢寝忘食,真是榮辱皆忘,喜歡的就是過這樣的日子,真的給個神仙都不換啊!

最難能可貴的是張志和在這一阙,寫出了“釣車子”,為唐代魚線輪留下了曆史記錄。

漁父是全天候的,尤其江南的漁父,冬天照樣釣魚。蚱蜢小舟既是家也是釣魚基地,哪裡有樂趣,小船就搖到哪裡,随心所欲,誰也管不着,風雪無阻,随遇而安。冷了就随便穿上荷葉縫制的衣服,管它什麼貧窮富貴?碧水藍天之間的釣魚人就是自在爺,早已不知寒暑,榮辱皆忘,更遑論窮富。

深秋了,楓葉落了,荻花枯了,漁父們玩兒餓了,随便小船搖靠到哪個撲蟹人的茅舍邊,推門進去,見啥吃啥, 吃嘛嘛香。兄弟般的推杯換盞,說說笑笑的豪飲早已驅走了寒氣 ,比釣到魚還興高采烈,哪兒還有什麼冷暖。

江面上那些星星點點小船上不修邊幅的漁父們,都是駛船弄潮的好漢,大江大浪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他們活的是自由自在,放浪形骸的精神,哪兒還管什麼春夏秋冬?

張志和筆下的漁父, 絕不是打魚為生的漁夫。

他寫的是一種人生,讴歌的是漁父精神,寄托着他的理想追求。因而能引起共鳴。不但當時人喜歡,後代人也喜歡。不但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張志和的“漁父”傳入日本,也引起了轟動,日本文人也學習唱和,還掀起了日本文壇“漁父熱”,甚至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們奉和的七首,都是以此為藍本改制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