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天師之一(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張道陵

作者:惜緣168518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漢人,道家,漢國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創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張道陵“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張道陵建立天師道的背景: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妖(學名為:妖邪)的法教巫師聚衆斂财,無惡不作。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張道陵,字輔漢,西漢開國大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漢天師世家》記載: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無妄、無妄生裡仁、裡仁生皓、皓生綱、綱生大順、大順生道陵。漢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豐縣阿房村,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谶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歎息道:“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于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張祖二十五歲,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卻身在朝政,志慕清虛,不久就隐居到洛陽北邙山中,精思學道,修煉三年,有白虎口銜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公元89年)初年,漢和帝賜為太傅,又封為冀縣侯,三次下诏,張祖都婉拒了,他對使者說:“人生在世,不過百歲,光陰荏苒,轉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愛,也随時而消失。君臣之恩,誰見長久?請轉告聖上,隻要清靜寡欲,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中!”為了避開京都近郊的俗務嘈雜和騷擾,張祖決心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去了。  

張祖先是南遊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後與弟子王長、趙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栖息之所,張祖就在山上結廬而居,并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祖六十歲,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  

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傳說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祖《太平洞極經》、《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等經書、法器,拜為天師,囑咐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妖魔,救護生民。于是天師于漢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會八部鬼帥,大戰衆鬼,制伏外道惡魔,誅絕邪僞。天師道法通玄,諸魔所不能敵,各各降服,願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陰酆都城,八部鬼帥流放于西域邊地。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師與衆鬼帥戰鬥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師降妖伏魔,救護衆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動,都願意聽受天師教化。于是天師設立二十四治,廣收門徒,教化于民。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冊,敕封天師為正一真人,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與蒼溪雲台山白日飛升。

張道陵,初名張陵,後改今名。本是太學書生,性好學,博五經,邃于黃老之道,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長為博學之士。後棄官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漢順帝時永壽元年在鶴鳴山建立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自稱“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并纂道書24篇。漢桓帝時在四川蒼溪縣境的靈台山(又名天柱山)飛升,傳說時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傳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得老君親授,得天獨厚,道法高強。

祖天師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須出五鬥米,當時又有稱五鬥米道(編者按:實際上多用是蔑稱,但是國中課本稱之為五鬥米道張道陵除書符治病、驅邪禳災以外,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學道,祭禱。其孫子張魯在東漢末,三國時期,擁有一支軍隊,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并利用政權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會和宗派主張,比如,對犯有罪過的人,不是用嚴刑懲罰,而是原諒三次後再加以刑罰,那刑罰也比較輕,一般是讓他去修路。同時在路上設義舍,裡面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這些措施對于天下大亂形勢下的群眾,營造了比較寬松的生活環境,是以得到了當地漢族和少數民族群衆的擁護。後來,張魯投降了曹操,割據政權也就不得再存在。曹操将天師道的力量遷移到北方,但是讓正一盟威道教卻得到了保留,并向内地傳播。

【張天師活了123歲嗎?】

道教内部,基本因循明代《漢天師世家》的說法:“今所輯《世家》,祖始於留文成侯(張良)…(張)皓生綱,綱生桐梧真人大順,大順生漢天師道陵,是為玄教之宗。”“祖天師,諱道陵,字輔漢,沛豐邑人也…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夜,生於昊之天目山…永壽二年(公元156年)…乘雲上升,在人間者,一百二十三歲。”

留侯張良是個大世家,曆代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對照史書,《後漢書-列傳四十六》說“張晧字叔明,犍為武陽人也。六世祖良,高帝時為太子少傅,封留侯…陽嘉元年(公元132年),複為廷尉。其年卒官,時年八十三。”

可見張皓是張良六世孫,張陵是張良九世孫,也就是說張皓是張陵的曾祖父。張皓在陽嘉元年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逆推可知,他應該生于公元50年,即建武二十六年,而十六年前的建武十年,他的曾孫張陵卻已經先于他出生了。

南梁李膺著《蜀記》(又名《益州記》)記載:“張陵入鶴鳴山,自稱天師。漢熹平末,為蟒蛇所噏。子衡奔出,尋屍無所,畏負清議之譏,乃假設權方,以表靈化之迹,生縻鶴足,置石崖頂。到光和元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師升玄都”。

修道降魔

張道陵先退隐北邙山修道,後得黃帝九鼎丹經,修煉于繁陽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變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誦經堂上,隐幾對客,杖藜行吟,一時并赴,人皆莫測其靈異也。後于萬山石室中,得隐書秘文及制命山嶽衆神之術,行之有驗。聞蜀民樸素純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鶴鳴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備藥物,依法修煉,三年丹成,未敢服餌,謂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須為國家除害興利,以濟民庶,然後服丹即輕舉,臣事三境,庶無愧焉。老君尋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納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見五髒,外集外神。六天妖魔,盡被降伏。先時蜀中魔鬼數萬,白晝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後,張道陵斥其鬼衆,散處西北不毛之地,與之為誓曰,人主于晝,鬼行于夜,陰陽分别,各有司存,違者正一有法,必加誅戳。于是幽冥異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冊封正一天師。

成仙

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台治,以餘丹,及印,劍,都功符箓,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正一經》雲:“太上親授天師《太玄經》有二百七十卷,推檢是漢安元年七月得是經。”是日同弟子王長、趙升,于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上與夫人雍氏白日飛升。是為正一道第一代張天師,而為天師道正一教祖。

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谏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煉形合氣,辟谷少寝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诏舉賢良方正不起,複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诏不就。後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隐于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随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遊而參訪仙源。

一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内,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煉,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一日夜半似醒似夢之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對張道陵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台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為期,約會于阆苑。

張道陵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秘文,能集三萬六千神靈、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驅使。他随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經,立十絕靈幡,鳴鐘叩磬,布龍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鬼帥同聲哀求,盡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張道陵乃收八部鬼神,降伏六天魔王,群妖乃滅表絕迹。他則遂與弟子王長、趙升往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蔔居其地繼續修煉。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滅鬼過多,未免殺氣穢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須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宮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長、趙升複往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精修二十餘年。

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老君與衆真複降,為張道陵說:“北鬥延生真經”及“三八謝罪法忏”。永壽二年春,會三界萬神于青城山黃帝壇下,盟五嶽四渎,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以贊玄化。其時,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張道陵率弟子複遊各地,斬妖巷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據稱,功成後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

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四川彰明縣(今江油市)境的靈台山,見絕岩下桃熟,命王、趙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傳其真道。後以餘餘丹及印、劍、都功符錄。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萬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正一經》雲:“太上親授天師《太玄經》有二百七十卷,推檢是漢安元年七月得是經。”是日,以丹分付弟子王長、趙升,于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峰與夫人雍氏乘雲上升,在人間123歲,女兒文姬、文光、賢姬、芳芝皆得道上升。

張道陵因在蜀漢之境設二十四治,為布化行道的機構,凡入道者交五米為信,曆史上南北朝經常以前對中央朝廷有反叛性質因素,以及漢末張魯聚衆自立,故有史家因而稱其教為“五鬥米道”。因張陵為五鬥米教第一代天師,故教徒尊稱“祖天師”。人們又稱其教為“天師道”。張道陵尊老子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并自編《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論,宣稱即是“一”,“二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因老子之故冊贈張道陵為“太師”。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冊贈“正一靖應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靖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沖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贈“六合無窮高明上帝”。正一派稱祖天師、泰玄上相、大聖降魔護道天尊。

因嗣第四代天師張盛将天師法裔由陝西漢中遷居江西省龍虎山中。從張盛以後道陵祖師曆代子孫皆住在龍虎山中,一直到63代天師張恩溥。1949年,張恩溥随蔣介石退往台灣,攜帶長子張允賢和祖傳“玉印”及“法劍”一口。現貴溪縣上清鎮天師府即其遺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