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作者:剪燈說史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言</h1>

歐麥爾一世(634—644年在位)是阿拉伯四大哈裡發中的第二位,他是最早跟随穆罕默德的信徒之一,在穆罕默德的嶽父伯克爾死後被推舉為哈裡發。如果說伯克爾的功績是整合部落,那歐麥爾的主要功績即開疆拓土。歐麥爾一生武功卓著,早年跟随穆罕默德參加了“壕溝之戰”,是新生伊斯蘭教的忠實捍衛者,繼任哈裡發後派軍隊于636年在雅穆克河畔擊敗東羅馬,打開了向叙利亞和巴勒斯坦進發的大門。

一年之後,阿拉伯人在卡迪希亞擊敗了波斯軍隊,使後來被稱為伊拉克的大片區域成為了阿拉伯人的囊中之物。到642年為止,歐麥爾更是揮師占領了富庶的埃及。可以說歐麥爾上司下的征服運動極其輝煌。在古代史中,阿拉伯人征服的速度之快隻有亞曆山大和蒙古人能與之比肩。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治理打下來的大片領土是一個更為棘手的難題,可以說這是第二階段的征服。面對這一難題,歐麥爾展現出了他獨特的政治構思。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獨具匠心的迪旺制</h1>

阿拉伯人對于新征服的西亞領土上的人民來說無疑是少數群體,雖然阿拉伯人用武力馴服了他們,但面臨着被當地文化吞沒的危險。此時是阿拉伯文化的塑造階段,當地文化對阿拉伯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在伊朗地區,波斯文化有深厚的積澱和強大的生命力,那裡的波斯貴族都是軍事貴族,而阿拉伯人最初的定居點隻分布于東北部的呼羅珊境内,阿拉伯文化難以滲透進波斯文明的中心。面對這種情況,歐麥爾并沒有用武力強行打開文化壁壘,植入阿拉伯文化,而是反其道行之,推行迪旺制。所謂“迪旺”是指阿拉伯國家分散在各地,主要是各城市中的守衛部隊。

因為當時城市數量稀少,又往往是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處于戰略要道,加上阿拉伯軍隊數量有限,是以駐紮在城市中是控制地方局勢的最好選擇。這些部隊與被征服地區的社會政治生活隔離開來,各個行省收上來的租稅也主要用于供養這支部隊。

迪旺地位、待遇的崇高,加上與當地被統治的隔離,使得這個群體有很強的排他性,迪旺中的人把自己的迪旺身份看的很高,拒絕被征服者的加入。迪旺分布在伊拉克的庫法、巴士拉,伊拉克與叙利亞交界的摩蘇爾,埃及的福斯塔特、後來的開羅等城市,這些節點構成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迪旺制網絡。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歐麥爾并沒有讓阿拉伯征服者成為領有土地的軍事貴族,而是保持了軍隊秩序,使他們成為阿拉伯文化的一隻堅實的楔子。如果他們成為領有土地的軍事貴族,參與當地的社會生活,必然導緻民族同化和地方保護勢力的出現。阿拉伯人在波斯地區就栽了跟頭,他們在呼羅珊地區占有土地的情況較多,最後這個地區的阿拉伯統治者被波斯化了。是以阿拉伯帝國初期,出台的迪旺制也是阿拉伯人自我保護的措施。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配套的各種政策</h1>

除了迪旺制外,歐麥爾還采取了一系列寬容的統治政策。在财政方面,原先羅馬或是波斯的稅收體系沒有被破壞;在政府人員方面,大多數被征服地區的地方政府得以保留;在文化方面,羅馬、波斯文化得以繼續傳承并且有限度地發展,甚至當地的通用語言都沒有被強令為阿拉伯語。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因為各行省稅收的絕大部分被用來支付迪旺的軍饷,是以現成的稅收體系沒有重建的必要,否則會影響稅額的穩定,激發與當地群眾的沖突。此時歐麥爾沒有推行大規模改宗伊斯蘭教的政策,被接納為穆斯林的地方上層數量不多。統治者顯然不想破壞地方社會秩序的穩定,于是被征服省份的地方政府得到保留。又将阿拉伯人與其他人高度隔離,淩駕于地方政府系統。

不可否認這有很大的風險:異族勢力的保留、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脫節都是災難的誘因。不過阿拉伯人有自己的應對。阿拉伯統治者與當地人通婚時,生下來的孩子必須繼承阿拉伯人的語言、文化、信仰和身份認同,被統治者群體中如果有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就必須加入阿拉伯人階層,無論在文化上還是宗教上都是如此。是以在大規模改宗伊斯蘭教政策之前,阿拉伯統治者滿足于控制社會精英階層,以他們為支點維持阿拉伯文化與羅馬、波斯文化的平衡。迪旺的存在無疑使歐麥爾對地方政治的把控更加得心應手。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既然阿拉伯統治者高高在上,又與被統治者保持距離,是以對于被征服行省的文化影響很有限。希臘語、波斯語、科普特語仍然是東羅馬、波斯和埃及故地的通用語言。語言系統的傳承使得文化發展未遭中斷,文化的多元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得以維持,這是阿拉伯帝國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例如8世紀大馬士革城内權勢顯赫的曼蘇爾家族中誕生了一個重要的基督教神學家——大馬士革的約翰,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家族的成員竟為希臘裔的基督徒。

但是這一套制度的不足也顯而易見。首先,阿拉伯統治者與被征服的地方人民之間的隔離不可能滴水不漏。随着“阿拉伯化”在各領域發展,普通人想要獲得權勢就必須跟穆斯林搭上關系,于是很多被人在阿拉伯部族中尋找庇護者,成為他的門客。

這樣的人被稱為“毛拉”。阿拉伯文化注定要參與并主導當地文化發展。其次,阿拉伯人與當地文化隔絕導緻中央與地方的聯系被切斷,說各種語言的地方上層需要在融入阿拉伯中央政府或保持本民族身份之間抉擇。

淺談歐麥爾統治時期阿拉伯國家的奇特治理前言獨具匠心的迪旺制配套的各種政策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歐麥爾對被征服地區的“二次征服”政策有高明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總的來說起到了穩定統治秩序,維護國家利益的作用,為後世社會各領域的“阿拉伯化”打下了基礎。歐麥爾的治理政策可謂奇特,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參考文獻:《羅馬帝國的遺産:400-1000》《中世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