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11月14日,著名藝術家趙半狄,邀請了十位來自複旦、上戲、上音等上海各大高校的女生們來到上海昊美術館現場,做客他的新作“小窩”—— 後疫情時代的諾亞方舟。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趙半狄在現場擺好“酒席”。

昊美術館二樓博伊斯的常設展廳側面的一個小空間别有洞天,一個由竹子搭成的帳篷立在三角形空間的中央,如吊床般巨型口罩一頭連接配接着竹子,另一頭連到展廳的空中。

“小窩”是趙半狄又一次全新的行為藝術。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的當下,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以藝術之名為人們找到出口,這也是作品“趙半狄的小窩”的由來。

在首展當日,趙半狄邀請了在上海的大學女生們參與了作品的亮相,他和女學生們在布滿竹葉的展廳中席地而坐,談天,跳舞,唱歌,過生日。趙半狄以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再次介入進行創作,他和大學女生們既是參與者和表演者,又是作為藝術作品的對象和媒介。所有的談笑風生都被記錄,剪輯而成的視訊将在之後幾個月的展覽中循環播放。在此刻,藝術和生活的邊界模糊,觀衆成為藝術的一部分,在作品中,她們可以暫時放下凡事紛擾。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趙半狄和學生們聊天交流。

據策展人杜曦雲介紹,2020年的春夏兩季,在全球疫情大流行和人類沖突沖突更新等各種不确定環境下,趙半狄也被阻隔在海外半年,直到6月底才回到北京的家中。疫情下的種種經曆刺激着趙半狄的經驗和觀念。在昊美術館持續性項目“我與博伊斯”項目中,趙半狄一方面借着與館藏的博伊斯作品與這位著名的行為藝術家進行對話,另一方面,他在展區以“展中展”的方式,打造了一個人類精神的庇護所,鑄造了一葉逃離疫情的心靈方舟。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在小窩裡睡着了。

行為藝術在本質上就是一場自由偶發生命活動,而天生喜歡奔放生活的趙半狄近年來更是憑借着一系列的行為藝術再次獲得關注。從“古典時期”的油畫,到“熊貓時代”的跨界,從成都的“中國party·肖邦”到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野餐、從瑞士小鎮的“驢之芭蕾”到故宮腳下的園林繪畫宴會,趙半狄的藝術媒介多樣、内涵多義,總能給人以聯想力。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趙半狄。

“疫情讓人孤獨無助、渴盼庇護”,趙半狄小窩有着他行為作品中隐隐一脈相承的靈感。他用審美的方式,為觀衆搭建一個超現實的襁褓、避難所、告解室,讓人來到其中治愈和救贖心靈。觀衆如同置身 “大洪水”中的逃難者,在小窩中搭乘心靈的諾亞方舟,暫時逃離世界。

趙半狄“小窩”落座上海,複旦等大學女生做客“諾亞方舟”

現場大家還為一位學生慶生。

究竟這個在審美中逃離的方案适合每一個人嗎?本次展覽項目将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趙半狄在小窩中呼喚着:“生活就是入戲和出戲,快上方舟吧。”

文/KNL

新京報編輯 徐美琳

校對 吳興發

主辦方供圖

來源:新京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