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岱公 号“吃瓜群衆2021”新鮮出爐,大家關注一波呀
每一次在文明尺度上中西的讨論,引起瓜友們很大的熱情和讨論。
比如很多瓜友就認為,有人是擡高了西方文明,貶低了中華文明,認為西方文明很多東西都是抄襲學習中華文明的。
這個是有的,中國古代科技一直領先西方,在中國已經湧現百萬人口級别城市的時候,西方還是黑暗的中世界。
更何況,西方的航海大發現,依賴我們的指南針。
西方的熱兵器時代,依賴我們的火藥。
西方的文藝複興啟蒙運動,依賴我們的造紙術。
這些,都是高中教科書都有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岱岱也知道。
西方人也承認,李約瑟就用大資料方法做了統計,得出“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準”,中國的科學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别是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
我們應該自豪。
我們也應該反思。
因為李約瑟轉而就抛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是的,那些論述古代中國多麼優秀于西方的論點,西方都是學習抄襲東方的觀點,最後隻能被這句話給問的,啞口無言。
火藥是中國發明的,為什麼西方抄作業後進入了熱兵器時代,而中國沒有?
造紙術是中國發明的,為什麼西方抄作業後爆發了文藝複興思想啟蒙,而中國沒有?
指南針是中國發明的,為什麼西方抄作業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而中國沒有?
還有很多很多。
中國的周易是最古老的二進制,還有算盤的發明,為什麼沒有發明計算機?
中國天文學古代全球領先,為什麼連望遠鏡都沒發明出來?
中國勾股定理數學成就遙遙領先西方,為什麼微積分是西方先發明的?
中國的天工開物是當時人類知識的百科全書,為什麼天工開物後中國沒有工業更新?
這好比西方和中華,是兩個廚師。
中華廚師有最優良的食材,西方廚師隻有粗制濫造的食材不得不偷中華廚師的好的食材。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中華廚師依然隻能做出農業文明這道菜。
而西方廚師卻憑借僅有的食材,做出了工業革命這樣的珍馐。
這樣一對比,到底是哪個廚師的廚藝,更厲害呢?
你們,這是給自己挖坑。
林毅夫看到了這點悖論,有過很精辟的論述。
這一點,有同學舉手了。
我可以論證。
論證的觀點就是,工業革命必然是血腥的原始積累,中華文明是王道,西方文明是霸道,是以中華文明不會掠奪剝削壓迫其他民族,而西方文明本身就是野蠻掠奪的底層架構,他們日耳曼民族和昂路撒克遜民族的座右銘就是,能用流血得到的東西就絕不會用流汗去得到。
是以西方野蠻的天性天然契合了工業革命的爆發,最終西方靠着抄襲中華文明和掠奪美洲非洲的,奠定了全球霸主。
這個論點很多人喜歡。
因為給人一種感覺是,中華是好人不肯這樣做,西方是壞人就這樣做,最終西方成神中華淪隕落。
真是卑鄙者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者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實際上,這樣的論述too young too simple。
一個人,都不能用好壞去簡單評論,更遑論一個文明。
而且,中華文明天然的不侵略性或者說保守性,也不是這個文明誕生就含有的,而是先天的地緣條件決定後天的文明禀賦。
中國是農耕文明,早在秦漢的時代,就将所有國土拓展到農耕文明的極緻,讓秦漢地圖出人意料地和400毫米降雨量契合。
政治曆史地理的學界大佬,周振鶴由此指出:
“和除東北外的東部季風區一緻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說明先秦時代,農耕民族的中華文明對于自然地理環境已有深刻的認識,農耕文化區已經推到極其合理的邊界。”
是的,并不是中華文明天生就愛好和平,就像遊牧民族的民族技能并不是載歌載舞。
自從熱兵器時代降臨,成吉思汗的後人,民族特長就變成能歌善舞了。
明太祖朱元璋直接道破天機——
“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于中國者,不可不讨;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辄自興兵。”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炀帝妄興師旅,征讨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
“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掉腦袋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幹,中國打周邊國家的主意就是賠錢的買賣。
——朱元璋留給子孫要子孫恪守的《皇明祖訓》
是的,不是中華文明不能打,而是中華文明太能打了。
别的文明要發展很久才能擴充到版圖的極緻(比如羅馬發展了很久才打敗迦太基人拿下整個地中海),甚至發展到頭都達不到極緻(比如印度文明到死都沒有王朝完全統一印度半島),中華文明能打,太能打了,直接在文明剛誕生的秦漢時代,就将一切有收益能覆寫成本的農耕區,都納入了版圖。
其他文明刷一輩子副本,才清空地圖迷霧,中華文明剛出新手村,直接滿圖跑完。
“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掉腦袋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做啊。
正是如此,千年之中,中華文明才如此佛系的不擴張,養成了愛好和平的民族文化。
是以,由此可見,以王道霸道來論文明,是流于表面的淺薄說法。
假使古代中華文明知道擴張一地方有天大的好處,中華文明也會和西方文明一樣,擴張的。
再來個誅心之問——
如果是中華文明先發現了美洲,在擁有壓倒性武力優勢的情況下,你覺得中華文明會和印第安人做平起平坐的朋友嗎?中華文明會手拉手幫印第安人發展文明嗎?
你覺得會嗎?
你覺得可能嗎?
人性經不起考驗——絕對的權力,導緻絕對的腐敗!
文明也一樣經不起考驗——絕對的壓倒性優勢,導緻絕對的壓迫!!
文明,是人性的結合體啊!!!
古代漢族,也可能是楚國,征服吳越地區,将全部女性掠走,吳越剩下的男性隻能從事賤民行業,他們思念女眷,是以開船到岸邊,和被掠走的女眷隔岸唱和以解相思之苦,這是被征服民族的悲歌,但時間久了民族開始融合,流傳下來,精神核心改變,成了當地載歌載舞的節日了,直到近代,被出生于浙江的魯迅寫到了雜文中。
這是中華文明的誕生曆程,想一想,如果中華文明先登上美洲大陸,面對幾乎沒有反抗之力的印第安人,會怎樣做?
任何文明任何民族都不是白蓮花的,白蓮花的民族和文明,早已湮滅在曆史中,活下來的,都沾血。)
再延伸一點。
人類是一個整體,人性和文明更是相通的,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兩大分支,可以說兩個文明彼此給人類文明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貢獻,并在當下分别代表着人類未來不同的發展方向,但不能說一個文明是天使、一個文明是魔鬼。
因為,你的兄弟是魔鬼,你能好到哪裡去?
當然,在當下中西對抗的時代背景下,西方那些原始積累的黑暗,我們當然要批判要揭露,這個岱岱是肯定支援的,這不僅是還原曆史,更是服務大局的,而且,我們也要突出中華文明千年佛系的可貴。
但是,我們也不能掉進自己的思維陷阱。
不要批判西方的多了,就真的認為中華文明有天生道德優越感,真的認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以後就要一直白蓮花,這樣,在叢林法則的國際博弈中,我們會吃大虧的。
物質決定意識,批判西方的黑曆史是要的,但無法由此論證中華文明是因為人好做不了壞人、而西方文明是心狠做的了壞人,是以代表霸道的西方文明近代領先了代表王道的中華。
實事求是,物質覺得意識,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
是以,林毅夫之問,什麼說法能夠同時解釋說明為什麼中國以前強,而現在落後的原因,無法用中華行王道西方行霸道來解釋。
那麼,什麼能解釋林毅夫之問呢?又是什麼,能解釋李約瑟之問呢?
如果說工業革命和資本原始積累,天生帶有原罪,是做壞人。
那麼,西方文明是想做壞人,而做成了。
而中華文明,不是不忍心做壞人、做不了壞人。
而是中華文明,沒有機會做壞人。
為什麼沒有機會?
岱岱給大家舉兩個真實的曆史例子,中西一對比,吃瓜群衆就懂了。
你知道黃道婆紡紗機嗎?
黃道婆,早年意外流落海南,向黎族人民學習了當時先進棉紡織技術,引進内陸,讓江浙的松江成為全國的紡紗生産中心。
黃道婆的紡紗機,把當時的紡織效率提高了三倍還要多。
你知道珍妮紡紗機嗎?
英國有個紡織工詹姆斯·哈格裡夫斯,不小心一腳踢翻紡紗機,發現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偶然之間發明了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制成以他女兒珍妮命名的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把當時的紡織效率提高了八倍還要多。
你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是怎麼對待黃道婆的嗎?
黃道婆去世後,當地人民感恩泣淚,并建祠祭祀,有識之士還為她樹碑立傳,尊奉她為“織女星”、“先棉神”。
你知道當時的英國人,是怎麼對待哈格裡夫斯的嗎?
哈格裡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後,大大提高生産效率,擠壓了其他紡紗人的市場,憤怒的紡紗勞工沖進哈格裡夫斯的家裡,将珍妮紡紗機砸爛,将他的家砸爛,這對夫婦無家可歸也不敢回家,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為中國人叫好。
你看,提高生産力的黃道婆在中國, 被世人崇敬,而英國的黃道婆,卻遭受暴力對待。
你可能會發出——“英國怎麼了?這一定是體制問題!”
先别急,繼續往下看。
黃道婆之後,松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曆經幾百年之久而不衰,甚至産生了明清時代的資本主義萌芽。
但萌芽,一直是萌芽。
而珍妮紡紗機發明後,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被譽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直接促成了後續的蒸汽機紡紗機。
工業革命,不僅萌芽,而且開始了。
這就是一個迷惑的對比了。
為什麼黃道婆受人尊敬,而珍妮紡紗機的創造者卻被沖擊呢?
為什麼黃道婆紡紗機隻能萌芽,沒有和珍妮紡紗機一樣推動工業革命呢?
這裡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我隻提一點。
關鍵的一點,上面标紅了。
黃道婆紡紗機,生産效率,提高了三倍。
珍妮紡紗機,生産效率,提高了整整八倍!
懂經濟的瓜友,這時候已經豁然開朗了。
而有的瓜友還很迷惑,提高八倍不是比提高三倍更好嗎?
是的,單純就生産效率而言,八倍的确比三倍更好,但是,你從市場供需情況來看,生産突然提高八倍,就是量變導緻質變了。
當市場生産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的時候,你生産提高三倍,還能盡可能滿足需求,這很好。
古代中國,小農經濟,男耕女織,很大部分人還沒能吃得飽穿得暖,之前一個人能生産一件衣服,現在一個人能生産三件衣服了,市場需求得到滿足,市場感謝黃道婆。
但是,當生産提高了八倍,意味原有負責生産的人輸出了八倍的産品,這時候需求還是不擴大的話,就會嚴重供過于求,這時候,市場就會調節。
原來八人生産八個産品,一個人能生産八個産品後,剩下七個人,就要失業了。
七個人,失業了,
是以我們看到,憤怒的群衆沖進發明者的家裡,将珍妮紡紗機砸爛。
我們再做個假設。
如果黃道婆足夠天才,發明的紡紗機,提高的是十倍幾十倍的生産效率,讓江浙一個地區的衣服生産量,就能滿足全中國的衣服需求量。
那麼,黃道婆會怎樣?
那麼,中國會怎樣?
理性,很豐滿。
中國其他地區的利潤,都源源不斷的湧進江浙,成為江浙的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始積累,中國終于突破了資本主義萌芽階段,資本家賺錢後更加意識到生産力的可貴,發展技術發展生産力,中國終于爆發了工業革命!
現實,很骨感。
中國小農經濟,男耕女織,以家庭為機關,大量的女性失業,小農經濟根基被摧毀,大量活不下去的人民揭竿而起,中國爆發内亂,反攻江浙資本,中國進入新一輪亂世,資本主義程序被打斷。
這就是中國就算有蒸汽機,也無法誕生工業文明的深層次原因了。
因為中國是大一統國家,西方是分裂小國。
大一統國家的生産和消費都是一體的,生産在國内消費在國内,工業革命這種爆發性提高生産力的做法,會導緻大亂而後大治,導緻社會動蕩,這是任何大一統國家都會拒絕的。
明清明明可以選擇更低成本的海運,但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系”,放棄了低成本海運。
晚清看到汽車,第一念頭是推廣汽車擡轎子的轎夫會大規模失業。
是以,大一統國家有足夠的人力,在追求效率方面,第一選擇是優化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選擇數量堆砌。
歐洲黑死病過後,人力是短缺的,是珍貴的,歐洲在競争中更傾向于借助物力來提高社會生産力。
而歐洲在航海大發現後,讓生産和消費是分開的。
西方爆發工業革命,蒸汽紡紗機的産品源源不斷的湧入印度,摧毀了印度的男耕女織社會,印度千萬級别的小農家庭破産,引發的動蕩印度主要承受,影響不到萬裡之外的日不落。
其實,就像英國生産消費不在一起,爆炸性的效率提高,也帶來了極大的社會沖突。
那就是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有了足夠市場的資本主義要盡可能生産,就要将小農改逼進工廠,但勞工是無産者,小農是有産者,是以資産階級和重商主義的英國一拍即合,利用國家權力搞圈地運動,讓百萬英國小農破産,不得不進工廠給資本家生産。
這在重商主義的英國可以實作,但在古代中國,幾乎不可能。
代表大地主大商人階級利益的東林黨,為了江浙地區完成原始積累吸血全國,和明朝君權鬥争。
結果,明朝和東林黨,一起被李自成滅了。
中國一沒有足夠的海外市場,二沒有讓東林黨實作竊取國家權力,是以資本主義萌芽隻能是萌芽。
而歐洲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更是經曆了殘酷的内卷。
不要隻看到,歐洲殖民努力非洲美洲的風光和享受,你們是典型的隻看賊吃肉沒看賊挨打。
在歐洲兩百年的工業化程序中,不僅伴随着非洲美洲的血淚史,更有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搶奪海外市場鎮壓國内無産的血腥歐洲史。
英國和西班牙的海戰,英法的百年戰争,百年宗教戰争,法國人頭滾滾的法國大革命,後起者德國對英國發動的一戰二戰将歐洲打成廢墟,資本主義國家對國内群眾殘忍的壓迫剝削逼出了共産主義……
是以狄更斯的那段話,成了那個時代面對轟隆隆工業機器的歐洲人,共同的感慨: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
——《雙城記》
歐洲兩百年的工業化,是一個極度動蕩極度血腥的時代。
不僅有歐洲對非洲美洲的血腥,更有歐洲内部的血腥。
很簡單的道理,上層建築要适應生産力發展,如果不能适應,就要被動得适應。
如果生産力爆炸發展,這個上層建築适應的過程,就會極為猛烈,社會為此付出的成本,就會極為慘痛。
歐洲很多國家就因為不能及時改革變動,雖然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但依然在争霸中落了下風。
比如西班牙吃了美洲太多金銀内部金融崩潰,比如荷蘭商業立國不重點發展軍事,比如法國大革命動蕩後雄風不再,比如德國兩次賭國運發動戰争……
工業化和現代社會,在當時是完全沒有任何模闆的未來,各個國家隻能不斷的摸索不斷的試錯,一旦成功就是成為霸主,一旦失敗就是成為魚肉。
從各個國家自身角度來看,各個國家的試錯糾錯的成本是極度昂貴的,一旦錯了可能就沒有第二次機會。
但是,從整個歐洲文明來看,因為歐洲分裂成各個國家,是以有極大的容錯率,一個國家試錯了,其他國家就能糾錯,這樣整個歐洲文明就有了極大的容錯率,能内部不斷試錯糾錯的走向工業化和現代化。
歐洲文明因為分裂,反而因禍得福!
這在大一統的中華文明看來,是很羨慕的。
因為中華文明大一統,一旦錯了,就是亂世,亂世少則幾十年,多則百年,然後重新大一統,重新大一統後才能吸取前車之鑒,再進行新一輪試錯。
這在時間成本上,是極為昂貴的。
西方文明因為歐洲分裂,社會進化的試錯糾錯,能同時進行多方向的嘗試,大為省時省力。
而中華文明因為堅持大一統,社會進化的試錯糾錯,一次隻能進行一個方向的常識,一輪一輪的來。
這是一個很洩氣的判斷——
就算中華文明有機會和西方文明,同時開啟工業革命,分裂的西方文明對大一統的中華文明也有發展優勢,能先一步比中華文明邁入現代社會的門檻。
物種的多樣性,是物種演化的先決條件。
文明内生的多樣性,也是文明進步的先決條件啊。
簡單來說,就是—
1、生産效率提高三倍的黃道婆紡紗機,在中國是神。
生産效率提高三十倍的蒸汽紡紗機,在中國将是魔鬼!
中國的大一統國家,失去外擴的動力,沒有足夠增量的海外市場,生産消費都在一起,生産效率的爆發性提高,在還沒原始積累孵化出工業革命之間,就首先會引發大規模社會動亂,進而打斷曆史程序。
西方的分裂小國衆多,海外市場和生産地也不在一起,能接受生産效率的爆炸性提高。
2、工業化和現代化有極大的試錯糾錯成本。
歐洲分裂,内部孵化,一個國家試錯其他避雷,保證不間斷的進化。
中國大一統,試錯一次可能就要重新大一統,重新演化,時間成本極為昂貴。
然而,更深的思想震撼,正在于此。
大一統,是中華文明長期優于西方文明的一大主因。
正是早早地完成了大一統并持續保持,中華文明在千年的尺度上一直遙遙領先西方,更多的人口,更燦爛的文化,更先進的管理,更完善的城市。
大一統,是中華文明過去遙遙領先西方文明的一大主因。
然而,仿佛應了中國的老話——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中華文明經曆了太多的亂世,嘗遍了苦難,知道甯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為了回到大一統,延續大一統,中華文明甯願傾其所有。
畢竟,奠定中華文明骨架的正是春秋諸子百家,正是在亂世中萌芽的,百家的理論主張和政治追求,都是和平的大一統,是以中華文明的根基在于此。
大一統是中國人的思想鋼印。
要工業化要現代化要爆炸性發展,難道不是大一統國家才能做到的嗎?
你讓中華文明為了工業革命為了追求現代化主動砸碎大一統,這是不可能的事。
中華文明沒有我們這些後人的上帝視角,根本不會想到,更不可能做到。
大一統隻能讓中華文明有漸進式的發展,如果沒有全球市場和全球自然資源支援,中華文明最多隻能進化到低水準的工業化。
而一旦落後的西方因緣際會,産生了爆炸性突破,并反過來幹涉中華文明的程序時,我們才發現。
之間一直遙遙領先西方的中華文明,突然就被這個學生給狠狠的超越了。
這導緻了五四那代人對中華文明的集體不自信。
是以,林毅夫之問怎麼回答?
任何一個說法,都應該是要能夠同時解釋說明為什麼中國以前強而現在落後的原因。
是以,李約瑟之問怎麼回答?
中國古代科技一直領先西方,為什麼中國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這兩個問題有着相同的謎底。
不是中華文明落後西方。
而且,中華文明的骨架誕生于亂世,天然追求大一統,根本不可能違背自己的思想鋼印,根本意識不到也做不到,以犧牲大一統以極大的社會不穩定為條件,來追求技術的爆炸性發展,來進入工業時代現代社會。
儒家排斥“奇淫巧技”的原因表面是怕君王陷于享受,背後實質正在此。
明清皇帝将西洋傳教士帶來的科技技術鎖在國庫不讓傳播,背後實質也正在于此。
古代中國的統治階層,已經若明若暗的感覺到了,西洋這些科技對他們社會統治有不穩定影響了。
是以,一言以蔽之——
大一統,是中華文明在古代長期遙遙領先西方文明的主要原因!
大一統,也是中華文明在近現代遠遠落後西方文明的主要原因!
大一統,是中華文明的雙刃劍!
問題解讀完了。
講完了。
就完了嗎?
沒有。
還有話說。
那些一味的論述古代中華文明優于西方文明的人,其實,并不是真的對我們中華文明有信心。
簡單的來說,他們隻是對古人有信心。
他們對自己對未來,是沒有信心的!
中華文明要重新煥發輝煌,是要我們繼承發揚易經老子孔子王陽明。
但是,我們僅僅繼承發揚已經老子孔子王陽明,最多就是将中華文明帶回曾經有的曆史高度。
而不是再創新高。
現在是現代社會了,未來是未來社會了,中國以後遇到的社會問題國際博弈,不要指望讀易經道德經論語就能解決好。
古人讀易經讀道德經讀論語,比你厲害的多了。
古人面對洋人的侵略,抗了幾回合?
我也是從小開始讀國學的,說句有點嚣張也有點謙虛的話,國中岱岱讀過的名著數量,就夠碾壓80%的吃瓜群衆了。
然而,依然沒有指望靠幾本中國古典就完成偉大的民族複興。
為往聖繼絕學,當然能更好的為萬世開太平。
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本書能永遠代表真理能永遠指導實踐,道德經論語易經不是,甚至毛選都不是。
我們不是要簡單的繼承老子孔子毛主席的知識認知。
我們要繼承的是老子孔子毛主席他們,當時面對時代危機民族危機提出自己理論主張的方法論和精氣神!
讀老子孔子毛主席就能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了?
成為新時代的老子孔子毛主席,才能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一味的論述古代中華文明優于西方文明的人,隻是對古人有信心,不是對自己和未來有信心!
因為他們看不到中華文明未來該怎麼變,又該怎麼不變,不知道中華文明該如何代表人類文明的進步方向,隻能搬出古人的書來給自己以資訊,沒有勇氣沒有能力思考中華文明如何再度進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未來的老子孔子王陽明,就在我們當中,就在我們的後人當中。
如果我們和我們的後人做不到,就意味着中華文明永遠是中華文明1.0,沒有進化到文明2.0,意味着我們現在昌盛的國運,還隻是在歐美文明的ios系統上取得的成就。
搬出古人壓西方,同樣,也是在壓今人。
這不是對古人最好的緻敬和繼承。
什麼時候大家壓西方的同時,能同時搬出古人和今人?
超越古人,才是真正的不負古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