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作者:偉人事迹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7">前言</h1>

1949年10月1日,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張瀾出席了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當衆稱贊道:“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你是與日俱進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8">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h1>

對于張瀾,毛澤東一直以“張表老”相稱,贊揚他“老成謀國”。

張瀾是1872年生人,父親去世後,便子承父業在家鄉教書,後來先後在成都尊經書院和日本東京宏文書院師範科學習。1904年,張瀾回國并在故鄉辦學,後來又上司了轟轟烈烈的四川保路運動。

1926年4月,張瀾擔任了成都大學校長,而這所學校因為張瀾獨特的教育思想,以及嚴謹的治學風格,一度成為當時我國規模最大、最有生氣的學府之一,甚至享有“民主與科學堡壘”的美稱。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圖|張瀾

七七事變發生以後,國難當頭,張瀾的愛國之心油然而生,憤然用文字強烈譴責了蔣介石喪權辱國的罪行,表示了堅決抗戰到底的決心,并且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安置并掩護了多名共産黨員和愛國人士。

一直到1841年,中國民主同盟在張瀾的發起群組織下成立,此後張瀾長期擔任主席,直到他逝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終于結束,對于這一曆史轉折時期的複雜形勢,張瀾的心情是很複雜的,也是很不平靜的。

張瀾就抗戰勝利後的形勢發表了談話:

“從甲午年起,中國被日本欺壓了五十二年。今天,中國是勝利了,這勝利是中國上千萬人的血淚換來的。我想無論是在朝在野的人士,看到這勝利的消息,痛定思痛,在萬分歡欣之餘,必都有一種沉痛的回味,這勝利真是來之不易啊!”

在抗戰勝利的背景下,張瀾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立刻召開黨派會議,從事團結商談,以使内部的政治糾紛能迅速而徹底地得到總解決”。張瀾認為,内戰足以毀滅一切成果,隻有停止内戰,團結起來才能保持勝利成果,并最終向着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的途上走去。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張瀾的想法是當時絕大多數國人的心聲,也是毛澤東的心聲,卻不是蔣介石的心聲。因為準備内戰需要時間,以及國内外輿論的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對外作出一副“和平”的姿态,他料定毛澤東不敢來重慶,便一連三次電邀毛澤東赴渝和談。

不過蔣介石終究還是低估了毛澤東的膽識和魄力,為了争取一切謀得和平的可能,并在鬥争中揭露蔣介石反動的真面目,毛澤東決定親赴重慶。8月28日,張瀾聽說毛澤東從延安飛來重慶的消息,連聲說道:“難得,難得。”毛澤東親赴虎穴,中國的和平總算有了盼頭。

張瀾毛澤東和張瀾相知在1919年,相見在1945年。早在五四運動的時候,張瀾就曾在北京聽人提起過毛澤東的才華,以及他所進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動,并從那時起,在心裡便對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說張瀾很早便聽說過毛澤東這個人,卻一直無緣得見,這次聽說毛澤東來重慶了,他迫不及待地要見上一見,連忙乘車前去迎接。

下午3點37分,毛澤東的專機降落了,他穿着一身灰藍色的中山服,頭戴一頂巴拿馬帽,頻頻向歡迎者揮手。毛澤東剛下飛機,便在前來迎接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張瀾,不等别人向他介紹,便迎上前去同他握手。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圖|毛澤東在重慶機場受到民盟中央主席張瀾等歡迎

毛澤東初見張瀾,可卻好像是在跟許久未見的老朋友說話:“你是張表老,你好。”

張瀾緊緊握着毛澤東的手,連聲回答說:“潤之先生好,你奔走國事辛苦了,歡迎你光臨重慶!”

望着銀髯飄拂的張瀾,毛澤東說:“這麼熱的天氣,你還親自到機場來,真是不敢當,不敢當!”

張瀾禮貌回應道:“你為國操勞,身負衆望,應當,應當!”

正當毛澤東和張瀾寒暄的時候,周恩來從一旁走上前來,同張瀾握手問好。然後又安排張瀾、張治中、邵力子、郭沫若同毛澤東合影留念。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7">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h1>

毛澤東到達重慶的第二天,周恩來便告訴張瀾和鮮英:“毛主席要來看望你們。”

聽說毛澤東要親自來看望自己,張瀾和鮮英都很是詫異,連忙說道:“毛主席剛到重慶,國事繁忙,還是我們去拜望主席吧。”

見二人推辭,周恩來便說:“主席的意思就是要自己來,你們就不用客氣了。”

如此一來,張瀾和鮮英也不好再推辭,便說:“如果時間安排得過來,就請主席明天來,我們恭候。”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圖|左起依次為沈鈞儒,張瀾,鮮英,李公樸

8月30日下午,毛澤東和周恩來如約來到特園,大家在張瀾的卧室展開了談話,毛澤東首先代朱德和吳玉章轉達了問候。進入正題後,張瀾鄭重其事地對毛澤東說:“蔣介石在演‘鴻門宴’,他哪裡會顧得上一點信義。現在國内外形勢一變,他也喊起民主來了。”

在座衆人對蔣介石的為人心知肚明,毛澤東很是風趣地說:“民主也成了蔣介石的時髦貨!他要演民主的假戲,我們就來一個假戲真演,讓全國人民當觀衆,看出真假,分出是非,這場戲也就大有價值了!”

張瀾對毛澤東的話很是認同,頗有感慨地說道:“蔣介石要是真的回心轉意,弄假成真,化幹戈為玉帛,那就是全國人民之福啊!”

9月2日,張瀾以中國民主同盟的名義,邀請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人前來特園,沈鈞儒、黃炎培、左舜生、張申府、鮮英等人作陪。毛澤東十分高興地說:“這是民主之家,我回到家裡來了。今天我們聚會民主之家,以後共同建立民主之國,生活在民主之國。”

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曾多次與張瀾交談。張瀾在西南地區影響巨大,毛澤東希望他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協助地下黨發展地下武裝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9月15日下午,毛澤東到特園看望了張瀾,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談話期間,毛澤東将國共談判的情況告訴了張瀾,共産黨員已經為和平建國大業做出妥協和退讓,目前雙方談判的症結在解放區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問題上。

張瀾推心置腹地對毛澤東說:“你們當堅持的,一定要堅持,好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已經談攏了的,就應該公開出來,免得蔣介石以後不認賬,如果你們有不便,我可以給國共雙方寫一封公開信,把問題攤開,好讓全國人民監督。”

對于毛澤東這次來重慶與蔣介石談判一事,張瀾十分重視,很希望這次談判能有結果,但同時也很擔心中間會出什麼岔子。毛澤東明白張瀾的良苦用心,欣然采納了他的意見,而“老成謀國”的評價也是由此而來。

毛澤東懷着對和平建國的渴望來到重慶,可這對蔣介石而言不過是他放的一個煙霧彈,蔣介石對這次談判早就定下了基調,那便是:“政治與軍事應整個解決,對政治的要求可以寬容,而對軍事則不許有稍微的遷就。”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在談判桌外,蔣介石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想要借此迫使共産黨交出解放區政權和軍隊。為配合重慶談判的鬥争,黨中央和毛澤東對人民軍隊下達了這樣的指令:“拔掉刀子,保衛上黨。”

當時蔣介石不僅在國民黨各戰區印發《剿匪手本》,對國民黨軍官進行反共動員,而且還讓山西閻錫山部沿同蒲路大規模入侵上黨地區,這對我們來說,就好比是有一把刀子直直插入我晉冀魯豫根據地的腹地。

張瀾得知這一消息後,十分憤慨地說道:“公開打電報請你們來談判,背地裡又發動戰争,絕對不容許國民黨這麼幹!”

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毛澤東此次赴重慶總算有了結果,得知毛澤東就要離開重慶的消息,張瀾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虎穴的壯舉,張瀾永遠難以忘懷。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10月11日上午,毛澤東乘車來到九龍坡飛機場,前來送行的人馬上便圍了上去,在場的攝影師紛紛按下手中的快門,記錄這一偉大的時刻。面對在場幾位外國記者的問題,毛澤東回答說:“中國的問題是可以樂觀的,困難是有的,不過困難都可以克服。”

張瀾也來送别了,他緊緊握住毛澤東的手,滿懷深情地說道:“日後中國實作了民主,我還要到延安去看望你們喲。”毛澤東熱情地回答說:“歡迎,歡迎!我用延安的川菜來招待你。”

後來,每當張瀾談起當年毛澤東來重慶談判的事情,總會深情地說:“我一生經過了幾個朝代,在長期的革命鬥争中,使我終于發現,隻有共産黨才是真正為祖國,為人民謀利的唯一政黨。”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22">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h1>

1949年6月,張瀾從上海來到北京,毛澤東得知張瀾抵達北京的消息十分重視,親自去北京飯店會見了張瀾。

幾天後,毛澤東又特意在中南海的家裡親自設宴招待張瀾,為接見張瀾,毛澤東囑咐李銀橋幫自己找件好點的衣服出來,不過毛澤東向來節儉,輕易不讓别人給他做新衣服,李銀橋翻箱倒櫃找了一通還是沒能找到。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圖|李銀橋和毛主席合影

李銀橋發現,毛澤東的衣服不是破了的,就是打了更新檔的,便說:“現在做衣服也來不及了,要不要去借一件來?”

時間緊迫,毛澤東馬上說道:“不要借了,更新檔不要緊,整齊幹淨就行,張老是賢達之士,不會怪我們的。”當李銀橋派人用車去接張瀾的時候,毛澤東還特意笑着囑咐說:“開車一定要慢一些,穩一些,他是‘國寶’,可千萬不能把這個珍貴‘文物’給碰壞了。”

毛澤東熱情地招待了張瀾,雖說是設宴,可席間卻并沒有什麼特别的食物,隻有十分尋常的四菜一湯,像是豆腐豆芽這些普通的食物。

張瀾并非是沽名釣譽之人,當他看到毛澤東用這樣的食物來款待自己時,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感慨。在張瀾看來,毛澤東身份尊貴,可他吃的食物竟是這樣的簡單,張瀾對此深受感動,更是在以後時常以此教育自己身邊的人。

吃飯的時候,張瀾對解放戰争取得的勝利表達了自己的祝賀:“解放軍隻用三年多時間就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共産黨的本領大得很。”張瀾的話句句發自肺腑,當年的重慶談判不過是蔣介石為準備内戰做的假把戲,可如今他終究還是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了代價。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對于張瀾的贊揚,毛澤東則謙虛地笑着回答道:“其實我們共産黨人也沒有多大的超人本領,隻不過我們比起蔣介石,要謙虛,謹慎,勤勞,節儉一些,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國人民擁護我們,這才取得了成功。”

毛澤東的話一語中的,事實的确如此,共産黨由最初很小的規模,發展到後來的大黨,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始終真心誠意為人民辦事,才赢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而人民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真理。

9月21日,北京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張瀾作為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出席了這次會議,并在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除了張瀾以外,毛澤東還邀請了宋慶齡等人到北平來參加新政協大會,大家各抒己見,共商建國大計。

此時的張瀾已經有76歲了,因為他常常過着艱苦的生活,時常為國家大事而殚精竭慮,身體日漸衰弱,許多疾病不請自來。

1949年10月1日,在這個無比神聖的日子裡,天安門城樓上出現了張瀾的身影,毛澤東當着衆人的面,毫不掩飾自己對張瀾的贊揚:“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你是與時俱進的。”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圖|毛澤東與張瀾在天安門城樓上

開國大典對所有中國人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毛澤東特地邀請張瀾參加,足可看出張瀾的地位之重。

作為民主人士,張瀾将他所接收到的意見全部整理出來,作為參考意見提出,而毛澤東和黨中央對張瀾提出的各種意見都比較重視,并且予以十分認真的讨論,有助于國家和人民的建議則被采納。

1951年的時候,毛澤東曾給張瀾寫過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表方(張瀾字表方)先生:西南局書記鄧小平同志給我的報告一件,送上請查閱(可要你的秘書念給你聽),可以看出西南工作的一般情況,閱後請予擲還。先生身體好嗎?甚為系念。順緻敬意。”

這份書信送出不久,毛澤東又給張瀾寄去一封書信,信件内容如下:

“表方先生:西南區去年剿匪工作頗有成績,消滅匪衆已不足四萬,兩三個月即可完全剿滅。送上西南軍區由地面送來總結報告一件。假如你有精神的話,可以一閱。可以慢慢看,一星期内還我即可。順緻敬意!”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是在1954年制定的,張瀾也參與其中,毛澤東主動征求了張瀾的意見,十分關切地問道:“表來多年來一直希望有一部人民的憲法,在這次籌備制定過程中請多提建議。”

新中國成立後,張瀾熱心參與國家和人民的事情,而每每在中央開會的時候,尤其是在夏天,考慮到張瀾年紀大了,不能吹風,毛澤東每次都會格外細心地叮囑不要開電扇,和其他人一起生生忍受着夏日的炎熱。

張瀾明白毛澤東等中央上司同志的好意,可當他看到其他人汗流浃背的時候,心中很是過意不去,隻能一個勁地表達自己的歉意。毛澤東則說:“敬老是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表老就不要客氣了。”

張瀾當時是副主席,可他因為歲數大身體漸漸一日不如一日,因為工作繁忙,張瀾常常早上八點便要去上班,晚上經常要等到九點以後才回家休息,考慮到張瀾的身體,毛澤東便勸他不要天天上班,多在家休息。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這年5月的一天,大家在吃午飯的時候,張瀾突然對身邊的親人和從業人員說了這樣的一席話:

“五一那天,我在天安門城樓上對毛澤東主席說,我現在已經是82歲高齡了,身體一天天地衰弱了,于國家已無什麼貢獻了,請主席允許我辭去現有職務,安心養病吧!古人有‘乞骸骨’的史例,我也想毛主席‘乞骸骨’。”

聽完張瀾的話,毛澤東很嚴肅地說道:“表老,你是一面旗幟,插到哪裡就起作用,而這個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當張瀾跟大家講到這裡的時候,爽朗地笑了起來,說:“哈哈,我成了一杆旗了!”

新中國成立前夕,張瀾應邀來京,毛澤東:别把珍貴“文物”碰壞了前言初見:潤之先生,你奔走國事辛苦了重托:為中國儲存一些幹淨土張瀾:哈哈,我成一杆旗了!

1955年2月9日,張瀾逝世,在北京舉行公祭的時候,毛澤東親視含殓。公祭結束後,劉少奇、周恩來親自執绋,護送張瀾的靈柩去八寶山公墓隆重安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