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了,無數的實業家借着這陣東風快速崛起,成為了清朝末年的富商巨賈,而在這無數豪紳之中,财富最多、背景最深的,就得數胡雪岩跟盛宣懷兩人了。

對于胡雪岩,相比很多人都十分了解,他是近代曆史上著名的紅頂商人,具有官商背景,跟洋務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交情極深。其身價最高時個人資産達到了2000萬兩白銀以上,由此穩壓盛宣懷一頭坐上了當時“中國首富”的位置。
可就是這麼一位富可敵國的首富,最終卻敗在了後起之秀盛宣懷的手中,以至于晚年隻能清貧度日,在貧恨交加中離世。那麼這盛宣懷究竟是何人,居然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能夠扳倒胡雪岩這樣的大樹呢?
盛宣懷出生于1844年,比胡雪岩小了21歲。他從小生長在江蘇常州的一戶書香門第、官宦之家中,他的祖父是清朝舉人,父親是清朝進士,官至布政使,還跟李鴻章有舊。在這樣的家庭生長出來的盛宣懷,自然是自小就接受了十分良好的教育,并且受到李鴻章的影響,十分擁戴實業救國一路。
是以,到了1870年的時候,盛宣懷便憑借着自己出色的能力和父親的舉薦,進入了李鴻章府中,開始幫助李鴻章辦理洋務運動。李鴻章對盛宣懷也是格外欣賞,第二年就把盛宣懷提到了知府的官級,以友善盛宣懷督辦洋務。
在李鴻章的支援之下,盛宣懷得以大展拳腳。在1875年,盛宣懷就興辦了湖北煤鐵礦務,次年又設立了開采湖北煤鐵總局,并在次年勘探到了大冶鐵礦,設定了煉鐵廠。就這樣,盛宣懷開始聲名鵲起,成為了洋務運動當中的一顆新星。
但即便如此,盛宣懷此時相比胡雪岩而言,幾乎可以當做不入流的商人。因為此時的胡雪岩,已經成為了當時的中國首富,還獲得了朝廷賞賜的頂戴和黃馬褂,其财力、聲望和背景簡直都無人能敵。
當然,這也并不意味着胡雪岩就無可撼動。胡雪岩的立身之本,在于朝中有左宗棠給他撐腰。而盛宣懷此時無論是财富還是資曆雖然都無法跟胡雪岩相比,但他背後也有李鴻章這棵絲毫不弱于左宗棠的大樹,從這一點上來說,兩人之間的差距是不大的。
而彼時,李鴻章與左宗棠又一直不對付,胡雪岩得勢給了李鴻章巨大的壓力,是以李鴻章便授命盛宣懷,決定要扳倒胡雪岩,斷掉左宗棠這一得力臂膀。而這個機會,在1882年的時候,就出現了。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開辦了一家蠶絲廠,耗費了2000兩白銀之巨,這對于胡雪岩而言幾乎也相當于孤注一擲的商業冒險,是以他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剛好當時生絲行業不景氣,價格開始逐漸跌落,于是胡雪岩花費大量的錢财購買生絲,企圖通過壟斷減少市場存量來提高生絲價格,使市場回暖。
可胡雪岩此舉卻使得很多洋商失去了原料,于是洋商也開始大量購買生絲,跟胡雪岩打起了價格大戰。一開始胡雪岩憑借優厚的家底狂買幾百萬擔生絲,進而占據了對洋貿易戰的優勢,但是情況突變,意大利生絲突然高産,緻使胡雪岩無法通過壟斷提高生絲價格,跟洋商打價格戰時高價收購的生絲隻能低價賣出,這使得胡雪岩的資産瞬間蒸發了一半。
但即便如此,對于家大業大的胡雪岩而言,依然有翻身的資本,而這個時候,盛宣懷就給了他緻命一擊。胡雪岩為了壟斷生絲,曾經向很多外國銀行借債,而當時胡雪岩的大部分錢财都投入到了蠶絲廠中,其他的流動資金又在貿易戰中虧損蒸發,唯一能夠給他補上這個窟窿的,就是朝廷每年都應當發給他的協饷。
盛宣懷很清楚這一點,于是就找到了負責給胡雪岩發放協饷的上海道台邵友濂。邵友濂知道盛宣懷的背後是李鴻章,胡雪岩的背後是左宗棠,這兩個大人物都是他惹不起的,是以不論發不發,他都必然要得罪一個人。而在這時,盛宣懷提出了一個邵友濂可以接受的條件——将發放給胡雪岩的協饷推遲20天。
這樣,邵友濂就可以在名義上應付過去左宗棠,還能賣李鴻章一個人情,是以,邵友濂就答應了。幹成這件事之後,盛宣懷又找到所有在胡雪岩錢莊的主顧,散布消息說胡雪岩要倒了,讓他們趕緊将錢莊裡的錢都取出來,這樣,就斷了胡雪岩最後一條挪用他人款項的退路。
由此,胡雪岩的資金鍊徹底斷裂,無法調動任何錢财來彌補當時的債務窟窿,最終隻好宣布破産,将蠶絲廠抵押了出去。好在有左宗棠的照顧,胡雪岩最後的生活不至于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而鬥倒胡雪岩之後,盛宣懷就成為了實業家中的領頭羊,接連開辦了漢陽鐵廠、萍鄉煤礦、中國通商銀行等等實業,成為了下一個胡雪岩。雖然後來因為武昌起義緻使他罷官奪爵,财富也減少了七八成,但在1916年盛宣懷臨終之前,他還是留給了後人接近現在10元左右的資産,而這僅僅隻是他當時資産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則被他全都捐出作為了慈善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