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古風流人物-韓信

作者:夢回千年一歎

韓信(公元前 231-公元前 196),字重言,漢族 ,淮陰 (今江蘇省淮安市)人。是楚漢戰争時期最耀眼的一顆将星。

他的經曆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詳細記載,在此就不多說。

縱觀韓信的一生,有點跟姜子牙有些類似:韓信少年時貧困,生活上沒有着落;受人白眼,甚至經受胯下之辱;姜子牙剛出山也是這樣非常困苦。姜子牙,賣面、賣笤帚還受老婆氣。

韓信後來投奔項梁項羽沒有收到重用,而投奔劉邦。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姜子牙先在纣王那裡同樣不受禮遇,後來被周文王請去,幫助周武王打敗纣王。

韓信用兵如神,寫兵書;姜子牙也非常有用兵之道,也寫了用兵之法。

結局有點差別:韓信被劉邦的老婆害死;姜子牙點将封神。

很多時候我就在想,一個改變世界格局人物的出身,似乎都是那麼的困苦和艱難,在困苦中磨練人的意志,增強其的忍耐力,最終鍛煉出一個智勇雙全、有勇有謀的大人物!

如果在楚漢戰争最為關鍵的時期,他既不幫助劉邦,又不幫助項羽,而與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韓信也不會出現後來被呂後擒殺的下場。其實這是站在韓信角度來看待此問題。那麼如果站在全局角度,站在當時的局勢的角度來看,隻是一廂情願而已。

當時天下百姓被秦朝的暴政和後來諸侯之間的征伐弄得可以說太苦太苦了。整個中原需要一種“合”的氛圍來休養生息,來豐富給後世留下的另一些文化和見證。民心決定了當時不可能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千古風流人物-韓信

單就韓信本身而言,我覺得他給後人留下的文化有這麼幾點:

一, 忍辱負重

要想将來做大事,就沒有太多必要在一些小事上與别人太過于計較。做到能“忍”這種狀态之後,就能夠權衡利弊,而不是心血沖頭圖一時之快,而打亂全局的安排。

二, 用兵靈活

兵法上那些條文與經驗都是前人根據當時的情況而總結出來的。勢必根據當時的地理、軍隊狀态、兵丁多少等諸多因素綜合考量的,那麼作為戰争而言,變化多樣,很多因素都會與先前有些不同,那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活學活用,那必将遭受失敗。趙括就是一個例子。戰争如是,那做人和經商、做工作等等方面其實也是如此。不能教條化,要靈活運用前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這樣在能在詭異多變的環境中走向成功。

三, 知恩必報

韓信經蕭何的推薦被漢王重用,韓信在楚漢戰争最關鍵時期,支援漢王,而幫助他奪取天下。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之後,他賞給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千金,也封賞了那個讓他難堪,讓其從胯下鑽過去的人。可見韓信的度量和胸襟。隻有這樣才被成大器。

四, 信念堅定

年少時,那麼的郁郁不得志,生活再沒有出路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遠大志向。這種百折不回的意志,的确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财富。記得有一日,我想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如果姜子牙不領兵打仗,就讓他賣面;韓信也不讓他帶兵,就讓他給别人做苦工。我想他們也許真的幹不好那些工作。但他們就是有領兵的天才。這也證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老話。

誰都會有一條最适合發揮自己特長的路,無論在這樣路上有多大的困難,都不要灰心,隻要遇到機緣就要把握住,盡情的揮灑生命的智慧和熱量。隻有這樣才不虛此生。

千古風流人物-韓信

韓信,一生的沉浮起落都随着曆史慢慢的離我們遠去,但韓信的精神和意志卻永遠镌刻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讓我們後輩用最虔誠的心來瞻仰,來揣摩和吸取,并把這些發揚光大,澤被後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