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完這一仗博古掏出手槍指向自己的腦袋,聶榮臻:冷靜一點别開玩笑

打完這一仗博古掏出手槍指向自己的腦袋,聶榮臻:冷靜一點别開玩笑

《讀懂長征》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紅軍雖然通過三道封鎖線,但也暴露出自身的弱點:一是行動遲緩,部隊難以采取機動靈活的方式作戰。由于中共中央機關把大量笨重的營具和工廠機器等“壇壇罐罐”都帶上了,部隊行軍長徑達160裡,一天隻能走20至30裡。并且總是兩個軍團在左翼,兩個軍團在右翼,一個軍團殿後,中央機關居中,被稱為“擡轎子”式轉移、“甬道式”行軍。二是暴露了轉移的戰略意圖,讓蔣介石判斷出中央紅軍是要去湘西北與紅2、6軍團會合。三是優柔寡斷,不善于根據敵情變化,及時轉變作戰方向。當紅軍進入湘南地區時,毛澤東曾建議組織力量反擊,趁國民黨軍各路立足未穩之際,尋殲其一路或一部,改變被動局面。彭德懷亦提議迅速向湘潭、甯鄉、益陽挺進,避免陷入絕境。但是,隻顧消極避戰、一味西進的博古、李德等,拒不采納毛、彭的正确建議。

喋血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鎖線

進入湘南,前面橫亘着潇水和湘江兩條大河,繼續向前就等于往敵人已經布好的口袋裡鑽。蔣介石認為圍殲紅軍的機會到了,于是令湘、粵、桂、中央軍共約40萬人對紅軍形成追堵合圍之勢,企圖把中央紅軍扼殺在湘江以東地區。

1934年11月25日,中革軍委決定從興安、全州之間搶渡湘江。中央紅軍離開根據地後最大的一場惡仗開始了。11月27日,紅1軍團先頭部隊已經順利突過湘江,控制了界首到腳山鋪之間的渡河點。28日,紅3軍團也渡過湘江,并控制了界首以南的新圩部分地區。側翼的紅8、紅9軍團業已占據有利地區,殿後的紅5軍團則扼守要地,阻擊追擊的國民黨軍。

打完這一仗博古掏出手槍指向自己的腦袋,聶榮臻:冷靜一點别開玩笑

湘江戰役油畫

紅軍主力軍團,已經搭好了掩護中央縱隊通過的安全通道。此時的中央縱隊距渡江點僅有80公裡,如果輕裝急行,即可迅速過江。然而,博古、李德等仍不肯抛棄從蘇區帶出的笨重家當,在路上足足耗去了四天的寶貴時間。這時,朝湘江急進的國民黨各路大軍已迫近江邊。為了保證中央縱隊的安全,各路紅軍都陷入了以少打多、以弱對強的被動境地,與優勢之敵展開了五晝夜的浴血奮戰,慘烈程度難以言表。敵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發動了一次又一次進攻。在敵我反複争奪的陣地上,隻見敵人和紅軍戰士屍體滾抱在一起,鮮血把一個個山坡都染紅了。在扼守光華鋪的戰鬥中,紅3軍團第4師第10團第一天之内,兩任團長陣亡。戰至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大部渡過了湘江。但是,因擔負掩護任務而被阻于湘江以東的紅5軍團第34師和紅3軍團第6師第18團,大部壯烈犧牲。

至此,英勇的中央紅軍以血的代價,突破了蔣介石精心設定的第四道封鎖線。

湘江戰役,紅軍損失最慘重的一仗

湘江之戰,是紅軍長征以來打得最艱苦、損失最慘重的一仗。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至3萬人。這是“左”傾冒險主義和逃跑主義造成的嚴重後果,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此後,軍委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合編為一個縱隊,劉伯承任司令員,陳雲任政委,葉劍英任副司令員。紅8軍團建制撤銷,部隊編入紅5軍團。

打完這一仗博古掏出手槍指向自己的腦袋,聶榮臻:冷靜一點别開玩笑

博古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湘江之戰的慘重損失,使紅軍各級指戰員逐漸覺悟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路線是正确的。部隊中對現行路線的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上司的情緒,在湘江戰役後達到了頂點,黨和軍隊的許多上司人與李德、博古的分歧也越來越大。

小檔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的挑子有多大,每個軍團各有1000副或800副挑子。中央縱隊所有物資完全是雇挑夫來搬運,共達5000人之多,是以當時就有人開玩笑說:“中央縱隊是坐着5000人擡的轎子在行軍。”

面對危局,博古把自己的手槍指向自己的腦袋.湘江戰役像一場惡夢。面對靜靜流逝的江水,博古感到責任重大又一籌莫展。他無可奈何地掏出了手槍,緩緩地指向自己的腦袋。這一幕,恰被聶榮臻發現,急忙趕去攔阻說:“你冷靜一點,别開玩笑。”

——摘編自《讀懂長征》,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删節

編輯:王布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