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德最早發現了林彪粟裕超強的軍事才能,且及時擢升了他們的軍職

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三位偉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密切配合協作,創造了整個人類史上偉大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緊密合作的颠峰典範!他們的豐功偉績名垂千古,與日月同輝!可謂:澤被東方,恩蓋神州,德盈四海,千古絕唱!

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四川南充儀隴縣人,軍事造詣很深。他畢業于雲南陸軍講武堂,1911年10月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複辟帝制的戰争。1917年7月任滇軍旅長。也就說,早在我軍建立的10年前,朱德就是軍中高官,資曆太深了。

作為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朱德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先後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位居十大開國元帥之首。

朱德不僅打仗厲害,而且慧眼識人,我軍的兩大軍神林彪、粟裕最初的脫穎而出,皆為朱德之功。

朱德最早發現了林彪粟裕超強的軍事才能,且及時擢升了他們的軍職

林彪生于1907年,湖北黃岡團風縣人。1926年10月,林彪從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時,林彪才是國民革命軍第11軍25師73團2營7連連長。

我們都知道,南昌起義失敗了,餘部800人由朱德指揮,從粵北轉至湘南宜章縣境,于1928年1月發動了湘南起義。起義軍改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王爾琢為參謀長。

此時的林彪,職務仍是連長,時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1營2連連長。

在湘南,林彪帶領一個連護衛着後勤辎重,不料途遭埋伏着的數百名民團團丁襲擊,這些後勤辎重被搶劫一空。

朱德因之而将林彪訓斥了一番。

林彪心生一計,得到了朱德的支援。

這一計,就是化裝成國民黨軍去複仇。結果很順當,林彪此去不僅奪回了被搶的全部辎重,還俘虜了數百名團丁。

朱德對林彪刮目相看,覺得這年輕人是可造之材。

緊接着發生的事,林彪更是展現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在與起義軍主力失去聯系的情況下,用一個連創造了殲滅一個營,擊潰一個團,打敗一個師的奇迹。

1928年3月12日,朱德在伍家祠堂召開連以上軍官和耒陽縣委委員以上幹部會議,提拔林彪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2營營長。這一步,很關鍵。此後,林彪就成了朱德麾下的重要将領之一了。

縱觀林彪的曆史,我們可發現,他在軍界任職時,當的都是正職。每次提拔都是越級,如排長直接被提拔為連長,連長又被直接提拔為營長,後有直接當團長、縱隊司令員、軍長、軍團長等。

湘南起義部隊被朱德帶上井岡山後,與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王爾琢任參謀長兼第10師28團團長。

紅四軍下設第10、11、12師,林彪任第10師28團1營營長。

王爾琢犧牲後,他兼任的紅28團團長一職,由林彪接任了。紅28團,是紅四軍的第一主力。

就這樣,年僅21歲的林彪成為了紅四軍中僅次于毛主席、朱德和陳毅的第4号人物。

朱德最早發現了林彪粟裕超強的軍事才能,且及時擢升了他們的軍職

1929年春,紅四軍重新整編,下分3個縱隊,22歲的林彪又擔任了主力縱隊第一縱隊司令。1930年6月,23歲的林彪當上了紅四軍軍長。1932年3月,25歲的林彪又被提拔為紅一軍團的總指揮(後稱軍團長)。

抗戰初期,林彪率領的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一戰中重創日軍銳氣,後來在解放戰争中更是凸顯其軍事奇才,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島,

接着說說粟裕。

粟裕是湖南懷化會同縣人,曾就讀于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他生于1907年,與林彪同庚。

1925年5月,粟裕加入了葉挺擔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任教導隊的學員班長。1927年8月1日,粟裕參加了南昌起義,任警衛隊班長。

南昌起義失敗後,朱德在江西南部山區上司南昌起義軍餘部進行了三次整頓:天心圩整頓、大庾整編、上堡整訓。

這就是南昌起義軍餘部著名的"贛南三整"。

"贛南三整"和秋收起義部隊的"三灣改編"一樣,在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對人民軍隊的創立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人民軍隊的鞏固與發展産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

大庾整編時,南昌起義軍餘部取消了軍、師、團建制,統一整編為1個縱隊,下轄7個步兵連和1個迫擊炮連、1個重機槍連。縱隊對外稱“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朱德化名王楷,任總指揮,陳毅任縱隊指導員,王爾琢任參謀長。

在這次整編中,粟裕任第3連政治指導員,林彪任第7連連長,兩人平級。

此前,林彪就是連長了,而粟裕的職務隻是班長。朱德這次對粟裕的越級提拔,正是基于對粟裕展露出來的軍事才能的看重。

1927年10月至1928年12月,粟裕在連級崗位上調動十分頻繁,共計達6次之多:1927年10月下旬任步兵連政治指導員,11月任第2支隊第2連指導員;1928年1月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1團第5連黨代表,6月任紅四軍28團3連連長,8月任3連黨代表,12月任3連連長。

粟裕後來回憶說:“我在井岡山時,工作作多次調動,時而任黨代表,時而任連長,都是為了加強政治工作的需要。比如連隊裡新戰士和解放過來的戰士多了,要加強政治工作,就調我去任黨代表。某個連長軍閥習氣太重了,要調動他的工作,又讓我去任連長。”

1928年6月著名的老七仙嶺戰鬥,便是粟裕奉朱德之令出色完成的。此戰後,朱德稱贊粟裕是 “青年戰術家”,評價不可謂不高。

朱德最早發現了林彪粟裕超強的軍事才能,且及時擢升了他們的軍職

後來在紅軍中,粟裕曆任營長、團長、師長,紅4軍參謀長、紅7軍團參謀長等職。

解放戰争初期,粟裕指揮的七戰七捷愈打愈妙,朱德為之擊掌叫好,贊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

當然,林彪與粟裕的最初成長,得力于朱德的發現與放手重用。這兩員骁将後來的發展,更多的是由于毛主席的有意栽培。

林彪與粟裕都是蔣介石最忌憚的我軍戰将,蔣介石曾說關内的粟裕“詭計最多,肅清最困難”;說關外的林彪則是“戰争魔鬼”。

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争中,國民黨精銳的嫡系主力部隊,主要是林彪和粟裕殲滅的。蔣介石的全美械裝備的“五大主力”,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殲滅了其中的兩個,即遼沈戰役中殲滅新1軍和新6軍。粟裕指揮華野殲滅了兩個半,即孟良崮戰役中殲滅整編74師、淮海戰役中殲滅第5軍,以及淮海戰役中派出5個縱隊與劉伯承指揮的中原野戰軍一起殲滅第18軍(算半個)。(劉繼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