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作者:秦淮釋出

9月28日下午,區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會,圍繞“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進行專題協商議政。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泰,副區長盧傑,區政協上司;區文旅局、商務局、新街口管委會、風光帶管委會負責同志;區政協秘書長,辦公室(研究室)、各專委會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各街道政協工委主任(負責人);部分區政協委員、智囊團成員和區黨派團體成員參加會議。區政協主席何素玉主持會議。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會上,區文旅局、商務局、新街口管委會、風光帶管委會全面通報有關工作情況;姚國章等8名區政協委員、智囊團成員、黨派團體成員作了重點交流發言,呂曉豔等委員、黨派團體成員以及部分街道政協工委作了書面交流。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姚國章教授說:秦淮在南京建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标中擔當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須從自身的發展條件出發,揚長避短、多方發力、協力推進。為此建議:要将核心承載區建設作為秦淮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切合秦淮發展實際,精準施力,擦亮秦淮美食招牌,吸引國内外遊客;打造“世界文學之都”獨特體驗地,凸顯秦淮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深入挖掘夜間經濟發展潛力,培育國際消費新方向,打造國際文旅新高地。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許文勇委員認為:目前,文化旅遊消費市場再也不是簡單靠人流量決定的時代,“流量+轉化率+轉化水準”才是決定文化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此建議抓好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充分挖掘、整合區域内獨特優勢資源,與數字産業深度對接,依靠文化與商貿兩個極點的繁榮發展,促進旅遊産業提檔更新,精準規劃門東片區,以步行街為中心,與三個商業綜合體關聯,打造集“夜遊”“夜娛”“夜購”“宵夜”“夜宿”為一體的夜間經濟産業鍊。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劉容同志表示:秦淮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能夠推動保護好秦淮河遺産、揭示和展示秦淮河遺産所蘊含的突出普遍價值以及深層次的文化特色并将之傳承後代,同時申遺也能為秦淮帶來旅遊品牌的能級提升,成為秦淮形象新名片,推動遊客持續增加和旅遊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此建議:将秦淮河文化景觀申遺工作,列入南京市秦淮區發展規劃,形成全市整體推進的合力,加快推進申遺工作。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劉婧委員提出:新時期要繼續發揮好秦淮區示範引領作用,開發利用好“一城一河”曆史文脈資源,打造具有秦淮特色的大運河系列精品文化項目。為此建議:積極呼籲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地方立法立規;梳理并明确一批秦淮河沿線目前正在開發以及未來即将上市的重點精品文化項目,落實好考古勘探前置工作流程;加強秦淮河沿線生态空間的合理管控,制定禁止和限制發展的産業目錄;對秦淮河曆史文化風光帶沿線傳統文化、曆史遺存、經典旅遊資源以及文獻檔案資料、社會發展見證物進行征集,做好深度普查、認定和補錄登記工作,建立秦淮河文化遺産名錄和檔案管理制度。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張茜委員說:為加快推動新街口商圈提檔更新和整體打造,建議重視視覺設計,充分激發創意活力,将國際化時尚元素與南京創意有機集合;深度挖掘商圈的“YOUNG态度”,引進國際化或單一類的時尚賽事活動,整合現有大型商業體的IP資源,打造商圈獨有的大IP;根植“品讀南京”文化标簽,通過讀書節、非遺展示、文創展演、美食節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商圈文化氣質;強化數字化賦能商圈的全方位應用,從購物、住宿、休閑、交通及展示等多方面展現商圈科技感;組織專家團隊參與商圈總體提檔更新,實作多區關聯。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邊曉紅委員提出:在南部新城打造以影視創制展演為核心的數字文娛産業叢集,可疊加各類要素資源,凸顯超級總部定位,與政策導向、行業趨勢、資源禀賦、消費更新較為契合。建議引進數字影視類、科技類、電商類企業總部帶動數字内容生産,通過雲端藝術節、城市T台秀,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體驗新空間;用好在甯新媒體資源,打造新媒體總部基地叢集;運用高校資源、産學研共享平台,吸引留住更多創新人才。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單海兵委員建議:為推動成功打造小劇場空間,形成叢集化發展态勢,釋放文旅商消費動能,建議用大量優質的、不同種類的、滿足差異化觀賞需求的演出内容來做支撐,凸顯“秦淮有戲”品牌特色;用線上多元化的傳播手段吸引人流;把劇、戲、場、觀看體驗、演職人員作為IP進行開發,開辟多元化“小劇場”盈利管道。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楊牧委員提出:建議借鑒加拿大蒙特利爾“城市記憶”模式,打造秦淮“城市記憶”,通過新技術應用,文化藝術科技內建創新,将挖掘提煉的城市代表性的故事點、體驗點打造出來,把故事線有效轉化為産品線、旅遊線、消費線、傳播線,形成強大的城市吸引力,建構全區關聯的消費大循環體系,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李慧珍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袁勝寒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郁險峰

盧傑與李慧珍委員、袁勝寒委員、郁險峰委員進行了互動交流,回應了委員關切的民營博物館場館建設、文博展館資源整合利用等問題,并就我區下一步文博場館規劃建設和發展向委員作了通報。

“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發展特色品牌”,政協委員來支招

在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後,張泰指出,區政協此次專題議政會,題目選的準,很有針對性,很有意義;委員們發言品質很高,彰顯了委員以發展為己任的履職情懷;委員們圍繞全區最關切的發展問題建言獻策,展現了委員"解剖麻雀"式的深度把握,點出的問題切中要害,給出的建議具體可行。張泰表示,區政府将認真研究、充分吸收和采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把這些成果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去。

張泰強調,在文旅商融合發展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

編制一個高水準規劃

要堅持以高水準規劃為引領,提高文旅商融合的工作組織程度,更好地串聯資源、整合力量,使規劃發揮最大作用。

2

抓好三個标杆性項目

一是新街口"中華第一商圈"。全力推進金陵中環、中航科技城等品牌入駐等重大項目,提升新街口商圈發展能級,将“中華第一商圈”的品牌進一步做大做響。二是夫子廟中華門片區。充分整合門東門西門裡門外旅遊文化資源,開通内秦淮河西五華裡航線,推動門東片區東延等工程,抓好"文和友"等項目打造,不斷提升夫子廟中華門片區的影響力。三是南部新城片區。加快推進南部新城一批文創項目規劃建設,包括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南遷文物故宮館等,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形成與新街口、夫子廟文旅商融合發展互相呼應的良好格局。

3

打造若幹重量級品牌

要以文化為核心,依托優勢資源,采取創新手段,打造儒家文化、科舉文化等等重量級的文化品牌。

張泰強調,做好文旅商融合,要強化措施加強保障。抓統籌,在組織架構上做好内部統籌和橫向融合;搭平台,搭好用好各類平台載體,促進深度融合;建基金,政府加強引導,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強保障,給予政策、包容審慎監管、信用體系、權益保障、文化科技服務等方面支援;做示範,切實增強緊迫感,點面結合全面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

何素玉在主持會議時指出,此次專題議政會是除年初政協全體會議外,全年最重要的一次會議。會議得到了區政協委員、智囊團成員、黨派團體成員的大力支援,共征集交流發言材料37篇,為曆年來最多一次,其中,8篇材料作為大會重點發言材料,其他入選的29篇材料進行書面交流。8位委員的交流發言準備充分、見解獨到,既有文旅商大融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打造等面上的系統研究,又有“一城一河”精品項目建設、新街口商圈提檔更新和整體打造、“秦淮有戲”IP打造等點上的深入研究,也有“城市記憶”、南部新城超級總部基地建設等破題性研究,還有推動秦淮河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等前瞻性研究。

本次專題議政會充分展現了區委、區政府對政協工作的高度重視,展現了區委、區政府上司和相關部門同志廣納群言、廣集衆智的民主作風,達到了溝通思想、交流情況、共促發展的目的。希望全體政協委員以此次專題議政會為新的起點,将思想認識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上來,進一步把握履職方向和重點,繼續圍繞“打響秦淮文旅商融合特色品牌”建言獻策,為助推秦淮建設“特而精、最南京、高品質、現代化的中心城區”作出政協應有的貢獻。

供稿:區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