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識來說魚離不開水,一旦離開水就會死去,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自然界裡,真有這麼一種魚,它不安于生存環境的現狀,真的可以離開水生存下去,而且生存時間還是以年為計算機關的,它就是非洲生命力最強的動物——非洲肺魚。

非洲,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着“熱帶大陸”之稱。就是在這樣全年高溫少雨的國度裡,出現了這樣的神奇的水生動物。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9">非洲的“魚堅強”!</h1>
肺魚是肉鳍魚亞綱肺魚總目的魚類統稱,分布于非洲、澳洲、南美洲的淡水中。肺魚的壽命很長,正常情況下能活100年左右。同時它也是地球上仍活着的最古老脊椎動物之一,已存在地球超過4億年,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6">生存有道!</h1>
“物競天擇,适者生存”。非洲肺魚能在4億年的時光中摸爬滾打生存下來,必有其過人之處。
像其他魚類一樣,生活在淡水中的肺魚也可以用鰓從水中提取氧氣,除此之外,肺魚還有第二種呼吸系統:以鳔代肺呼吸,它們的鳔很發達,構造與陸生動物的肺十分相近。
有了這套與衆不同的呼吸系統,一旦到了夏天幹旱的季節,肺魚的“肺”就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找不到水的肺魚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在嘴巴前方開一個呼吸孔。這樣一來,它們的身體就能保持濕潤,在泥中繼續生存。等到雨季來臨時,肺魚的泥土被沖走了,就又能重新回到有水的地方,繼續活下去了。肺魚這一行為過程也稱人類稱之為“夏眠”。
據記載,“夏眠”過程中的肺魚保持不吃不喝不排洩的“假死”狀态長達數月乃至數年。研究發現這是一種細胞水準的休眠,科學家們以此為突破口,希望未來人類也可以休眠,進而可以進行超長距離的太空旅行或者為醫學搶救赢得時間。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7">非洲肺魚的現狀</h1>
都說自然界萬物相生相克,但其實非洲肺魚生存的環境中并沒有非常多的海洋生物天敵 ,它們真正的天敵是人類。非洲雖說礦産資源豐富,但因為其氣候原因,在食物和水源方面一直是比較匮乏,在夏季幹旱期,為了改善夥食,人們便盯上了在泥洞裡“夏眠”的肺魚。
旱季到來,河床幹枯,加上肺魚“夏眠”不會跑和洞口會留有小洞的習性,時常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捕獲,在非洲,挖肺魚和挖洋芋一樣簡單,每年夏季火烤肺魚就成了一道“季節菜”。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2">總結</h1>
非洲肺魚應該做夢也想不到,躲過了數億年的自然摧殘活了下來,卻沒禁得住人類的捕食,如今的野生肺魚數量一直在降低,保不準哪天就會面臨滅絕風險。保護野生動物仍在路上!
話說回來,非洲肺魚的經曆也從側面表現出自然界生物為了生存的頑強,一隻魚都這樣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珍惜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