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榈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秋季是一個美好的季節同時也是自然界寒熱更疊的季節,立秋之後,氣溫已經明顯下降,雖然“秋老虎”還在虎視眈眈地盯着,但是屬于秋天的燥熱已悄然降臨。
“燥”是秋的主氣,燥易傷肺,容易發生咳嗽或幹咳無痰、口舌幹燥等症。
“燥”易傷津,使肺津所傷則見口幹、舌燥、咽痛、目澀、鼻出血、幹咳少痰、皮膚粗糙、大便幹結等症狀。
是以,秋季養肺就顯得尤為重要。
百合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解秋燥滋潤肺陰的佳品。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清熱利尿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記載,百合屬百合科的宿根草本,有“主邪氣心痛,利于大小便,補中益氣”等作用。
《本草述》中說:“百合之功,在益氣而兼之利氣,養正而更能去邪,為滲利和中之美藥。”可用于治療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肺結核、肺氣腫、咽喉炎、胃炎、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為秋季潤肺之佳品。
單味百合煎服或與其他藥物一并煎服均可。
百合共有數十種,其中百合、細葉百合和山丹三種可入藥,療效也相同。
那麼,秋季養陰潤肺百合有哪些吃法呢?
河南省中醫院藥學部給大家推薦幾款以百合為主要原料的養生粥,經常食用,可遠離秋燥的困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杏仁川貝百合粥</h1>

材料:杏仁、百合各50克、川貝25克,糯米50克。
做法:把杏仁、川貝、百合洗淨,加适量水煮約1小時,撈去藥渣,再放入糯米,煮約30分鐘。
功效:可降氣、潤肺、止咳。可改善咳嗽有痰,胸悶少氣,口幹舌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百合紅棗粥</h1>
材料:百合10克、山藥15克、薏仁20克、紅棗10個。
做法:先把百合用開水泡一次,将江米淘淨,與百合、紅棗用文火緩熬成粥,加白糖适量即成。
功效:江米甘平,能益氣止汗;百合甘苦微寒,能滋陰降火;山藥滋腎潤肺;薏仁利濕健脾、清熱排膿;紅棗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不但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此粥不但防治幹眼症效果好,還可明目,而且起到美容養顔的作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蓮子百合粥</h1>
材料:大米150克,百合幹25克,蓮子25克,枸杞2顆,冰糖30克。
做法:百合幹用刀背碾成粉狀;蓮子用熱水泡軟;枸杞用熱水稍泡;大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鍋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幹燒開後,再放入蓮子,改用中火繼續熬煮至熟,最後放入冰糖即可。
功效:此粥助消化,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2">百玉二冬粥</h1>
材料:百合25克,玉竹、天冬、麥冬各1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百玉二冬洗淨(若是鮮品應加倍),加适量清水,小火煮沸30分鐘(鮮品煮20分鐘)後取汁。藥汁同粳米共入鍋中,再加适量水,旺火5分鐘改用小火,煮至米爛即可。加适量蜂蜜溫熱食用
功效:對肺燥幹咳、口幹津傷、皮膚粗糙幹燥者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銀耳百合湯</h1>
材料:百合、太子參、銀耳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太子參用清水洗淨,銀耳浸泡後去根部黑蒂,加水适量,共煮湯,水沸30分鐘後,加入冰糖見溶化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潤肺止咳。
其它 · 推薦
●對于有慢性咳嗽咳痰或者痰黏等症狀者,可以将百合與麥冬、西洋參、黨參、枇杷等同時熬湯後飲用;
●對于經常出現幹咳者,可以用百合、陳皮、玫瑰花、菊花、蜂蜜代茶飲;
●對于有外感風熱而引起的咳嗽咳痰、咽喉腫痛,可以将百合浙貝母放于白梨内,在鍋中蒸煮後食用。
(河南省中醫院藥學部 王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