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作者:小馬侃農業

韭菜是我們日常中很普通的一種蔬菜,想起韭菜雞蛋水餃讓人饞得直流口水,給生長的韭菜住進房子裡長期不見太陽就變成了韭黃,它的味道要比韭菜好,價格要比韭菜貴四倍,種植上肯定要韭菜複雜些。常年種植韭黃的老潘,在當地是有名的種植高手,他的韭黃生長速度快,成熟采摘隻需15天。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待在房子裡韭黃

老潘老家是貴州普定縣,這裡流傳着一句話“中國韭黃看貴州,貴州韭黃看普定”,這裡的農業氣候具有春長、夏短、秋長和冬暖的特點,老潘說韭黃在全國各地種植方式都不同,北方地區普遍采用大拱棚、中拱棚、小拱棚等溫室栽培,在南方氣溫普遍比較高,四川草棚覆寫栽培,福建、廣州都是瓦罐栽培,老潘說雖然當地都采用黑色塑膠覆寫栽培,但他堅持是專用的水泥模型覆寫,每棵韭菜就像住在房子裡,頂端用圓形的水泥塊封頂,自然品質和價格就不一樣。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韭菜養的白白胖胖的

韭黃作為一種高營養價值的蔬菜,還具有食療保健作用,老潘說韭菜之是以能變韭黃,是要通過軟化種植變黃,韭菜長到一定的高度後,經過遮光處理(住進房子裡),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下生長,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葉綠素,韭菜就變成了韭黃,如果你想在黑暗的室内人工培育,要用燈光來增加光照,選用雷射植物補光燈。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正在收獲的韭黃

老潘說他們從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韭黃種植,關于韭黃在村裡還有一個傳說,他們村在大山裡,秋季的時候發生了山洪,村裡遭受了泥石流,大片的蔬菜田地毀于一旦,村裡好多人都去逃荒,留守一些老弱病殘,有位老奶奶信佛,整天向佛祖祈禱,晚上佛祖托夢告訴她,村東頭的菜地有吃的,她讓人移走泥石流,打開泥土覆寫後的發現韭菜挖出後自然轉變為金黃色,并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這韭黃長度不一樣

雖然隻是一個傳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老潘說他們村以前種植韭黃都是每隔一段距離,壟起1.2米的泥土俗稱“挖戰壕”,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每長高一截,就要用泥土捂住,持續操作4次,壟的泥土半人高,遇到降雨增多時,由于雨水的浸泡,産量非常低。

老潘作為一個農民頭腦比較靈活,愛鑽研,咱們前面提到韭黃專用的模型小房子就是老潘發明的,老潘的模型讓韭黃最長能生長到1米左右,比傳統的種植方式的産量增加一大截,韭黃的黃化過程,冬季需要15-20天,夏天隻需14天,老潘告訴我在他的技術管理,每畝的産量能達到1500公斤,每年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有房住的是韭黃,收獲隻需15天,價格卻比韭菜高4倍,想種嗎?

滿地韭黃豐收了

老潘說一家富不叫富,要想在農業上掙大錢,一定要告别家庭小作坊種植,要實作産業化和規模化,他和村裡集資成立了韭黃專業合作社,他作為村裡的技術專家指導種植,今年村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多畝,光給村民分紅210萬,實作了村民的共同富裕。各位網友對韭黃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想聽更多百姓故事,點選右上方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