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哀宗完顔守緒:一個在曆史上沒有存在感的殉國之君

作者:高會民

金哀宗完顔守緒(1198年-1234年),金朝第九位皇帝。他應該算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一個皇帝了,金國滅亡時候的場景不比靖康恥好到哪兒去,想必這也是天道循環吧。

金宣宗駕崩後,完顔守緒時年25歲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為正大。哀宗本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即位後,鼓勵農業生産,停止侵宋戰争,與西夏修好,進行内部改革,鏟除奸佞,重用抗蒙名将,收複了不少土地,使金朝呈現出一片全新的景象。

金哀宗完顔守緒:一個在曆史上沒有存在感的殉國之君

但此時蒙古已經興起。完顔守緒改變了上一代對南宋、西夏的政策,與宋夏停戰,謀求和解,力圖抗擊蒙古。

蒙軍攻取西夏都城中興府後,即揮戈南下。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滅西夏後即全力伐金,經過幾次戰役,金軍主力喪失殆盡,良将盡死,再也無法與蒙軍抗衡。蒙軍迅速包圍汴京,金軍堅守将近一年,汴京城内瘟疫大起,糧食緊張,總共五十日,從各城門運出的死者有九十餘萬人,貧不能葬者尚未包括在内。同年十二月,金哀宗逃離汴京,後輾轉至蔡州。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蔡州已被圍三個月,城中糧盡。初九夜,金哀宗深知亡國之日将至,不願當亡國之君,遂下诏禅位予宗室完顔承麟,完顔承麟初執意推卻,後金哀宗苦苦哀求,說:“将江山社稷托付給你,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體肥胖,不能策馬出征。萬一城陷,必難突圍。考慮到你平昔身手矯健,而且有将才謀略,如國有幸逃脫的話,可延續國祚,這是朕的心意。” 故此,完顔承麟唯有答允繼位。次日,承麟受诏即皇帝位。

正月十一日,正在行禮,蔡州城南已經立起宋軍旗幟,諸大臣亟出抗敵。宋軍攻破南門,蒙軍攻破西城,雙方展開激烈巷戰,四面殺聲震天。金軍将士頑強抵抗,幾乎全部戰死或自殺殉國。金哀宗自缢殉國,享年三十七歲。

近侍遵奉金哀宗的遺囑,将他的屍體火化,殘骸埋葬在汝南。另一說是蒙将塔察兒和宋将孟珙見在焚燒完顔守緒屍體,忙上前撲滅餘燼,撿出餘骨,一分為二,各取一份回去報功。據蒙古伊兒汗國宰相拉施特主編的《史集》載,塔察兒僅獲得金哀宗的一隻手。金哀宗大部分遺骸被宋軍帶回首都臨安告太廟。

國亡身死前,金哀宗說了番自鳴不平的話:“我做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也無恨。所恨的就是國家社稷到我而絕,與曆來荒淫暴亂之君同樣亡國,為此讓人憤憤不平!”

在中國曆史上,人們對金哀宗知之甚少,這是一個在曆史上沒有存在感的皇帝。但是,哀宗并非昏庸之君,金朝後期頹勢已定,哀宗無力回天,最終國破身死。他也是一個有氣節的亡國之君,殺身以殉國,其境遇和後世明思宗崇祯皇帝類似。但是,人們隻知有崇祯皇帝,不知金哀宗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