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玑:九月初四日分韻得然字

作者:玉工坊談詩

去載羁旅身,千裡望群賢。

今夕良燕會,況乃佳節前。

涼風日已多,歲序日已遷。

春時種藂菊,秋花滿籬邊。

采之不盈把,泛彼清清泉。

行樂不易得,貧賤焉可捐。

惟當從爾遊,吟哦思陶然。

注:分韻作詩是一種比較高深的詩歌創作活動,一般是根據參與人數選擇一兩句字數相當的詩句或聯語,各人認領自己愛用的一個字作為韻腳,領到的字也叫得韻。

徐玑(1162-1214)字緻中,号靈淵,浙江永嘉人。與徐昭(字靈晖)、翁卷(字靈舒)、趙師秀(号靈秀)合稱南宗詩壇上的“永嘉四靈”。

徐玑出生于紹興三十二年。這一年六月,在位三十六年的高宗趙構以“倦勤”為由禅位與嗣子趙昚,是為孝宗。

趙構是南宋第一代皇帝,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子,宋欽宗趙恒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的六世孫,封為康王。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虜北去,趙構在南京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建炎三年二月,金兵再次南掠,此時趙構正在揚州行宮裡大白天淫樂,宦官匆忙來報金兵突至的消息,趙構聽了如當頭霹靂一般受到驚吓,就此留下了陽萎的毛病,從此再未生下一男半女。他年輕時曾生過一個兒子,也不幸早夭。趙昚初名伯琮,是太宗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構之是以禅位與趙昚,有一個傳說是,有一天太祖趙匡胤托夢給趙構,說自從你祖趙光義陰謀篡權,搶占我的皇位已經很久了,至使天下寥落,是時候歸還我的皇位了。是以趙構就過繼了太祖的世孫作為養子,最終宋室皇位又回到太祖一系的子孫手裡。趙構在位三十四年,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南逃偏安,二是棄地、納貢、議和,三是調控主戰、主和兩派,四是任用了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桧,而且讓他壽終正寝。趙構退位後又當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掣肘孝宗。一直活到八十一歲高壽。

這一年,辛棄疾渡江而來。前一年,辛棄疾率自募兵勇千餘人參加了耿京的起義軍。這年正月,辛棄疾根據耿京的指令渡江而來,奉表歸宋。高宗親自召見,授以官職,并以節使大印召耿京來歸。

這年六月,剛剛即位的孝宗立刻召見了主戰派首領張浚,加封魏國公,任江淮宣撫使,開始籌劃北伐大計。

這年七月,孝宗皇帝為抗金名将嶽飛昭雪,追複原官,發還抄沒财産,查出當初抄沒嶽家錢财僅有九千缗。

這一年,陸遊三十八歲,在樞密院任編修官,朝廷賜予他進士出身。其實陸遊曾兩次參加進士科考,都是受秦桧的直接阻撓被黜落未中,連仕途也都一直被秦桧阻遏,直到一一五五年秦桧死了後,陸遊才得以入仕。

徐玑:九月初四日分韻得然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