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守城”之稱号

傅作義,字宜生。山西榮河人氏。保定陸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入晉軍。直奉大戰,傅宜生守涿州百日,一戰天下揚名,得“傅守城”之稱号。
“九一八”,日寇犯境,傅将軍誓言抗敵救國。長城抗戰,綏遠抗戰,傅将軍未稍離抗敵前線。民35年,将軍百靈廟大戰日寇,得綏遠抗戰勝利,舉國歡騰。民36年,傅宜生血戰太原,青史留名。抗戰勝利,國共争鼎。
時中共晉察冀聶榮臻将軍部取張垣,傅宜生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偏師走荒無人煙之壩上,一舉占據張垣。此一舉,乃軍事上堪稱載入史冊之傑作。然于國于民,究竟如何評述,隻有留待後人蓋棺。據說,梁公漱溟聞聽此訊,曾發出歎息“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盛況“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是上個世紀人們對于大城市的描述。1948年8月,中共在冀察的軍隊,從“蒙古軍”手中奪取了張家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真實場景,讓中共部隊中的不少官兵感到既新鮮又欣喜。在那個時代,地處塞北的張家口已經有了大城市的規模和景象,而張家口也是抗戰勝利之後,中共控制的第一座較大的城市。
周折奪取張家口,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
當時駐守張家口的,是所謂的“蒙古軍”,1945年8月10号,日本天皇裕仁已經接受了波茨坦宣言,不過,對于日本人準備投降的消息,作為“蒙古軍”的首腦人物,德王和司令李守信,都根本毫不知情。直到8月15号上午十點,日本駐張家口的“駐蒙軍”司令官根本博,才把日本天皇下诏書無條件投降的事情通知德王和李守信。
與此同時,根本博還對二人說,日本軍隊要保護機關和僑民在張家口集中,然後向北平撤退。至于“蒙古軍”,根本博提出由李守信全權指揮,他還交給李守信一張圖紙,上面繪制的是張家口地下倉庫,這個倉庫中有裝備三個師團的武器彈藥,這些彈藥原本是為防備蘇聯進攻的。根本博對李守信說,現在交給“蒙古軍”,“你們把這些武器弄上,投誰也有出路”。
聽了根本博的安排,德王和李守信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分頭回到各自家中,打點行囊,收拾細軟,準備逃離張家口。
争奪要地張家口
我們在以前的節目中多次提到張家口,無論是民初軍閥混戰,還是後來抗擊日寇的熱河、長城抗戰,乃至後來導緻抗戰全面爆發的“盧溝橋事變”之中,張家口都是兵家必争的戰略要地。如今,日本降服,張家口更是成為各方勢力争奪的焦點。
早在8月11日,也就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幾天,傅作義就派出了他的左膀右臂孫蘭峰,率領接收人員從陝壩出發,13号就到達標頭,張家口也在傅作義的接收名單上。
相比于傅作義,中共占了地利。八年抗戰,中共一直堅持在敵後的武裝鬥争,到了1945年,晉察冀邊區已經發展到二十三萬平方公裡,擁有兩千五百萬人口,此外,在平西、平北,察南和察北,都有中共的根據地。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共也派出有關人員,前往張家口聯絡接收事宜,不過駐張家口的日軍司令官根本博并不買賬,他鐵了心要把張家口交給蔣中正。
談判不成,就隻剩下動武一條路了。
《騰飛中國》本周五集聯播《華北點将錄:傅宜生計取張垣》
《騰飛中國》
播出平台:鳳凰衛視中文台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0:30-20:35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06:5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