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根本博不買共産黨的賬 張家口鹿死誰手未分明

鳳凰衛視12月7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是上世紀前期人們對于大城市的描述。1948年8月中共在晉察冀的軍隊從“蒙古軍”的手中奪取了張家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真實場景讓中共軍隊的不少官兵感到新鮮又欣喜。在那個時代,地處塞北的張家口已經有了城市的模式和景象,而張家口也是抗戰勝利之後中共控制的第一座較大的城市,奪取張家口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當時駐守張家口的是所謂的“蒙古軍”,1945年8月10号,日本天皇裕仁已經接受了波茨坦宣言,不過對于日本人準備投降的消息,作為“蒙古軍”的首腦人物德王和司令李守信都根本毫不知情,直到8月15号上午十點,日本駐張家口的“駐蒙軍”司令官根本博才把日本天皇下诏書無條件投降的事情通知德王和李守信。

與此同時,根本博還對二人說,日本軍隊要保護機關和僑民在張家口集中然後向北平撤退。至于“蒙古軍”,根本博提出由李守信全權指揮,他還交給李守信一張圖紙,上面繪制的是張家口地下倉庫,這個倉庫裡有裝備三個師團的武器彈藥,這些彈藥原本是為防備蘇聯進攻用的。根本博對李守信說,現在交給“蒙古軍”,你們把這些武器弄上,投誰也有出路,聽了根本博的安排,德王和李守信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分頭回到各自家中打點行囊,收拾細軟,準備逃離張家口。我們在以前的節目中多次提到過張家口,無論是在民初的軍閥混戰,還是後來抗擊日寇的熱河、長城抗戰,乃至後來導緻抗戰全面爆發的“盧溝橋事變”,張家口都是兵家必争的戰略要地,如今,日本降服,張家口更是成為各方勢力争奪的焦點。早在8月11号,也就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幾天,傅作義就派出了他的左膀右臂孫蘭峰率領接收人員從陝壩出發,13号就到達標頭,張家口也就在傅作義的接收名單上了。相對于傅作義,中共占了地利,八年抗戰中共一直堅持在敵後的武裝鬥争,到了1945年,晉察冀邊區已經發展到二十三萬平方公裡,擁有兩千五百萬人口,此外,在平西、平北、察南和察北都有中共的根據地。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共也派出了有關人員前往張家口聯絡接收事宜,不過駐張家口的日本司令官根本博卻不買賬,他鐵了心要把張家口交給蔣中正,談判不成,就隻剩下動武這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