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傅守城”之称号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氏。保定陆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入晋军。直奉大战,傅宜生守涿州百日,一战天下扬名,得“傅守城”之称号。

“九一八”,日寇犯境,傅将军誓言抗敌救国。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傅将军未稍离抗敌前线。民35年,将军百灵庙大战日寇,得绥远抗战胜利,举国欢腾。民36年,傅宜生血战太原,青史留名。抗战胜利,国共争鼎。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时中共晋察冀聂荣臻将军部取张垣,傅宜生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偏师走荒无人烟之坝上,一举占据张垣。此一举,乃军事上堪称载入史册之杰作。然于国于民,究竟如何评述,只有留待后人盖棺。据说,梁公漱溟闻听此讯,曾发出叹息“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盛况“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上个世纪人们对于大城市的描述。1948年8月,中共在冀察的军队,从“蒙古军”手中夺取了张家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真实场景,让中共部队中的不少官兵感到既新鲜又欣喜。在那个时代,地处塞北的张家口已经有了大城市的规模和景象,而张家口也是抗战胜利之后,中共控制的第一座较大的城市。

周折夺取张家口,还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当时驻守张家口的,是所谓的“蒙古军”,1945年8月10号,日本天皇裕仁已经接受了波茨坦宣言,不过,对于日本人准备投降的消息,作为“蒙古军”的首脑人物,德王和司令李守信,都根本毫不知情。直到8月15号上午十点,日本驻张家口的“驻蒙军”司令官根本博,才把日本天皇下诏书无条件投降的事情通知德王和李守信。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与此同时,根本博还对二人说,日本军队要保护机关和侨民在张家口集中,然后向北平撤退。至于“蒙古军”,根本博提出由李守信全权指挥,他还交给李守信一张图纸,上面绘制的是张家口地下仓库,这个仓库中有装备三个师团的武器弹药,这些弹药原本是为防备苏联进攻的。根本博对李守信说,现在交给“蒙古军”,“你们把这些武器弄上,投谁也有出路”。

听了根本博的安排,德王和李守信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分头回到各自家中,打点行囊,收拾细软,准备逃离张家口。

争夺要地张家口

我们在以前的节目中多次提到张家口,无论是民初军阀混战,还是后来抗击日寇的热河、长城抗战,乃至后来导致抗战全面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之中,张家口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今,日本降服,张家口更是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早在8月11日,也就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几天,傅作义就派出了他的左膀右臂孙兰峰,率领接收人员从陕坝出发,13号就到达包头,张家口也在傅作义的接收名单上。

相比于傅作义,中共占了地利。八年抗战,中共一直坚持在敌后的武装斗争,到了1945年,晋察冀边区已经发展到二十三万平方公里,拥有两千五百万人口,此外,在平西、平北,察南和察北,都有中共的根据地。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也派出有关人员,前往张家口联络接收事宜,不过驻张家口的日军司令官根本博并不买账,他铁了心要把张家口交给蒋中正。

谈判不成,就只剩下动武一条路了。

《腾飞中国》本周五集联播《华北点将录:傅宜生计取张垣》

《腾飞中国》

播出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30-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6:5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