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極圖觀想法》

太極圖觀想法是道家河上公根據《周易·系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的原理所創立的内丹修煉法,後由河上公傳魏伯陽,魏傳于鐘離權,鐘傳于呂洞賓,呂傳于陳傳。太極圖由四個圓和一個五行圖組成,“為圓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而上:初一曰‘玄北之門’,次二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次三曰‘五氣朝元’,次四曰‘陰陽配合,取坎填離’,最上曰‘煉神還忽,複歸無極’,故謂之‘無極圖’”。

《無極圖》是陳傳用來說明煉丹術的示意圖。陳将太極圖刻華山石壁,并傳鐘放,鐘傳于周敦頤。周将太極圖颠倒其序,改名為太極圖。說明是“順而生人”,“不沒無極之旨”,由此生發出宇宙本源說,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一動一靜生出“五行”,“二五之精(即陰陽五行)”“妙合而凝”。較生動地闡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的概念,由此成為道教重要的圖騰,也是其理論的重要圖示。

太極圖又稱為陰陽魚,白色部分稱陽魚(陽儀),其中眼睛屬陰,黑色部分稱陰魚(陰儀),其中眼睛屬陽。

太極圖觀的方法主要是轉太極球、練功者可以把下腹部看成一個太極球,向前向後,各個方位都可轉動。

(l)内練式:在胎息的基礎上,用意念将真氣沿沖脈、任脈、督脈的交會穴:神阙、氣海、會陰、長強、命門轉圈,太極球即便形成,現想清晰後,正轉、反轉都可以。

(2)内外合練式:在體内太極球形成後,可取站樁,兩手手心相對作揉球運動,要求内球與外球相應可動,以兩手勞宮揉球帶動内球運動,也可以做太極拳運動時帶動内球運轉,這樣太極拳功力增長更快。

(3)五色太極球練法:體内五髒各有特定的顔色,如肝青、肺白、心紅、脾黃、腎黑。在練功揉太極球時,同時按照相當的順序,觀想五髒。如守肝髒時,就意想手中球是青色的;守心髒時,就意想手中球是紅色的;守脾髒時,就意想手中球是黃色的;守肺髒時,就意想手中球是白色的;守腎髒時,就意想手中球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