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于叔通《古文參同契三相類》,很清晰的解釋了什麼是“參同”。參,即叁,一二三的三。三相,就是星相、卦相、鼎相。然後“爐火之事,真有所據。”
《周易參同契》,過去隻叫《叁同契》,習慣上,不同版本署名不同:
(漢)魏伯陽撰
(漢)淳于叔通撰
(漢)徐景休撰
今傳本大多隻署名“東漢魏伯陽”,一般人不知道淳于叔通和徐景休。
《參同契三相類》,别名《補塞遺脫》。這個小名很有意思。按照這個思路,是作《參同契》以後,另外寫了一紙說明書,即此書。這當然不是事實。
實際上,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很有可能是在《古文龍虎經》《古文參同契三相類》等書籍的基礎上完成的。
其中,“徐景休”的著作是哪一本,目前還不知道。
相交而言,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體系更加宏大,解說更加詳細,——也是以更加難讀。
相較而言,淳于叔通的《古文參同契三相類》則篇幅不大,相對易懂,是以被視為《參同契》的秘中之秘,開門的鑰匙。
上圖欣賞。明刊本,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