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作者:新民周刊

文 | 不小可

要說東野大神我是服氣的,不愧是人形打字機,寵辱不驚,筆耕不辍,成名前後都保持着每年平均四本的創作節奏,春夏秋冬,季季常有,别人是著作等身,東野圭吾早就著作等了三四身。

隻不過,看多了總不免缺少點新鮮感——既然這樣,倒不如給推理界其他老前輩和新人們一點機會——這就來推薦10本“有驚喜”的推理新書!

NO.1《氣球人》陳浩基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浩基老師YYDS!

這本《氣球人》去年我就看了繁體字版,因為陳浩基之前就有一篇獨立的短文叫《氣球人》,本以為這本集子是互相不相幹的短篇集,打開一看有驚喜!竟然全是氣球人的故事!每個短篇自成一章,合起來卻又是氣球人的一部小傳,過瘾!

“氣球人”的設定也很有意思:他隻要與人有肢體接觸,就能輸入指令,讓目标在指定時間内像氣球一樣充氣、膨脹、扭曲,最後“意外”死亡。簡直是“a touch of sin”。這樣身懷異能的人設,不去做職業殺手純屬暴殄天物,于是我們的氣球人就走上了職業殺手的道路……

熟悉的本格+社會+叙詭,确認是陳浩基的風格沒錯了!

剛好最近出了簡體字版,閉眼入,沒問題。

NO.2《字母表謎案》大山誠一郎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你永遠可以相信大山誠一郎的短篇。之前的《絕對不在場證明》《詭計博物館》《密室收藏家》已經充分驗證。相比之下我覺得《字母表謎案》還更有意思一些:P的妄想、F的告發、C的遺言、Y的綁架,四個案子每個都确認了大山誠一郎的腦洞比山還大。

和東野相比,大山出書之慢有目共睹,是以每一本都特别值得珍惜。

NO.3《無顔的肖像》《鼠之夜》連城三紀彥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連城三紀彥去世多年之後,他的這兩部短篇集終于被引進出版。雖然都已經是30多年前的作品了,詭計放到現在也不覺得過時,優美的文筆和極富代入感的沉浸氛圍更是個中翹楚。

看到《鼠之夜》的故事我才發現90年代TVB名劇《刑事偵緝檔案》中這個“大塊和瘦猴”的案子就來自這篇小說: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這一單元的主角是魏駿傑和黎耀祥

NO.4《相親中毒》秋吉理香子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之前看《聖母》覺得很好,就把秋吉理香子大陸出版的小說都拿來翻了一遍:《亡者在放學後歸來》《暗黑女子》《遊戲受害者》都算各有所長,這部《相親中毒》簡簡單單幾個相親小故事,看得輕松,也有女性作者的細膩,對這位作者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NO.5《時空旅行者的沙漏》方丈貴惠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買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它得了第29屆鲇川哲也獎,看不到鲇川哲也的新書,看看得老法師獎的新作也好。本來對時空旅行題材不抱什麼希望的,覺得都被拍濫了,反正不是平行空間就是祖母悖論,無非都希望通過改變過去影響未來。

《時空旅行者的沙漏》講的是加茂的妻子龍泉伶奈,生于一個大家族,卻在1960年的慶生聚會上遭遇連環兇殺幾乎滅門,唯一的幸存者及其後代也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出車禍的出車禍,被殺的被殺,總之就是家族詛咒。為了解開這個詛咒之謎,加茂穿越回到了1960年……在設定上其實也沒有奉獻什麼特别的宇宙觀,和其他時空穿越的唯一差別,不過是攜帶了一個進階AI沙漏。

不過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是讓本格推理在窮途末路之際又找到了新方向:和穿越結合、和科技結合、和新生的一切事物結合。改變設定,成為本格推理在詭計窮盡之後的拓荒新路——時空旅行者需要遵守的四條法則,為推理埋下了伏筆,使得無論是僞解答還是真解答都十分過硬。

NO.6《不可以》道尾秀介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叙詭大師道尾秀介的叙詭新作——僅僅是這一條理由就足夠了。

也許很多人不喜歡“叙詭”,感覺純屬被作者騙。我本來也這麼覺得,但是後來發現,如果已知一本推理小說屬于“叙詭流”的話,再翻開時,就有一種與作者鬥智(或者被騙)的樂趣——明知是坑,還往下掉,之前讀過的好叙詭都是這樣——雷鈞的《黃》,秋吉理香子的《聖母》,森博嗣的《最後隻剩下兩個人》,還有深水黎一郎調侃叙詭的《推理競技場》也頗有意思。

距離看道尾秀介的上一本書《向日葵不開的夏天》都十多年了。這本《不可以》的四個章節聽着就挺吸引人:不可看、不可說、不可悟、不可信——第一篇看完,默默點頭,道尾秀介值得信賴。可是再看到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怎麼一篇比一篇看不懂?什麼意思?完全不懂啊?!

退出來看評論,才發現原來每一章最後都有一張圖??我買的電子書裡怎麼沒有圖啊??

再回去看看,哦原來電子書也有圖,隻是每張圖都巨小,小到我以為就是一個終章标記,完全不知道圖檔裡還藏着反轉的資訊……行吧,等了十多年的一本新書,就這麼在看洩底評論中完成了了解。

提醒大家,認真看圖,認真看圖,認真看圖!

最後,不是很喜歡封面上印了一大串“反轉”的做法,好像2元大甩賣,透出廉價——推理并不是反轉越多越好,望周知。

NO.7《愚者之毒》宇佐美真琴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雖然基本上看到十幾頁就知道叙詭是什麼了,但這本書還是能吸引人一路往下看。作者的文筆樸實從容,是講故事的高手。不當推理來看也是一部很不錯的小說,人物命運牽動人心,對時代的還原也很有真實感。

NO.8《海葵》貝客邦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本土作家貝客邦也屬于很會講故事類型。這本《海葵》聚焦的是罪案,但其實詭計并不出色,一開始抛出的密室,寫了幾十萬字之後才發現是個僞密室。作為本格擁護者,我一直信奉“沒有詭計,不成推理”,但《海葵》雖然沒啥詭計,還是很能抓人,尤其魚缸那段看得令人窒息……同樣是社會派,貝客邦的文筆真比某紫不知道好出多少倍去。

NO.9《黑暗中飄香的謊言》下村敦史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這本的看點在于第一視角的主人公是盲人——當他向警察陳述懷疑有人想殺自己和母親的時候,他甚至不能知道嫌疑人是否就在身側觀察自己并且獲悉一切,空氣中飄過的一縷陌生煙味都能令人毛骨悚然。

到底誰在說謊?不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确信。這本書讓人深刻體驗到盲人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不信任感”,主人公想出了不少方法讓自己生活得便利些:比如将不同票面的鈔票折成不同的形狀以便厘清……可黑暗中那些無處不在的謊言依舊令人無所适從。

目盲心明。全書最帥的一幕——當有人警告主人公“太靠近黑暗,可能會落入黑暗之中”,主人公淡定地回答:“早在二十八年前,我就已經陷入黑暗之中了。”

NO.10《魔鬼藏身處》克雷格·拉塞爾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英國也是推理小說重鎮。這部小說講的是1935年,捷克一座城堡頂部的精神病院裡,關押着東歐可怕的殺手,号稱“六大魔王”——“小醜”“食草動物”“玻璃收藏家”“伐木工”“通靈師”“鬼畜”……聽聽這些大魔王的名字有點像來搞笑的,不過小說文筆豐盈構思獨特,最後是魔鬼還是心魔你們自己判斷吧。

接下來是避雷時間!

就像每隻現形的蟑螂背後都有30隻蟑螂一樣,每推薦一本好看的推理小說就會至少先看三本難看的推理小說,以下幾本不能算是最難看,但屬于呼聲很高落差最大的那種閱讀體驗:

NO.1《心靈偵探城塚翡翠》相澤沙呼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這本小說得了不少獎,什麼“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啦,本格推理大獎TOP1啦,SR之會推理小說獎啦,宣傳又是“日本推理圈驚歎之作”又是“作者寄語+印簽,獻給中國讀者”——我花了79元買來一本厚如磚頭的精裝書(字數也就十幾萬),面對中二的封面陷入了沉思……

看到第二篇就明白前面肯定都是僞解答了,為啥呢,因為僞得實在太僞了。一般僞解答/真解答的套路是:先給一個說得過去的僞解答,就在讀者以為知悉真相的時候,再指出僞解答的漏洞,抛出更符合邏輯的真解答,等待讀者的掌聲……但這部小說牛啊,每個僞解答就差在額頭上刻個“僞”字,通篇都是通靈的20歲靈媒美少女,簡直當讀者傻子一樣。這麼做的結果,就是當末尾20頁真解答出現的時候,讀者的内心毫無波瀾:就這?

想起了重口味的白井智之老師那本緻敬阿加莎《無人生還》的《無人逝去》,五重解答,哪一重都吊打相澤沙呼!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無人逝去》

NO.2《青之炎》貴志祐介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被營銷詞裡的“豆瓣9.1分”騙了,打開一看中二得不行,所謂“青之炎”,指的是年輕人的怒火,“青之炎的燃燒溫度,比紅色的火焰更高”。

一個中二少年自以為“完美犯罪”的故事,少年對犯罪的每個細節都糾結到完美,反複做着各種刺殺實驗,其實漏洞卻像篩子一樣多。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在上實體化學課,對犯罪後心理的描寫也既幼稚又啰嗦,居然還有人覺得這部分寫得特别深刻,《罪與罰》和《紅與黑》都快氣死了!

(随便抄一段心理活動你們品一品:“自己竟然想要殺他,就像踩死蟲子一樣。殺過一次人的人,就會毫不在意地繼續奪走别人的生命嗎?”)

讀完再看豆瓣,明明隻有8分,上市之初找水軍刷一波9分就能以“豆瓣9.1分”來騙人了,這波操作可真秀。

NO.3《敲響密室之門2》青崎有吾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四年前出版的《敲響密室之門》第一部盡顯輕盈,到了這第二部卻各種笨重,密室沒多少創新,文筆倒越來越中二了,等了四年等來這樣的續作,實在令人失望。

NO.4《憐憫惡魔》西澤保彥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四個短篇,同樣有種苦吟三年得一句的費勁感,這已經不是《解體諸因》時輕巧靈動的西澤老師了。匠千曉系列在西澤保彥的作品裡實在排不上号。

NO.5《偵探AI》《犯人IA》早坂吝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據說是工口推理名家早坂吝的“上岸之作”,前面說了,與時代科技的結合可能是本格推理的新出路,是以本來對這兩本還是充滿期待的——結果——看完這兩本就把已經下單的早坂吝新書《無人機偵探》趕緊給退掉了,實在是味同嚼蠟。

且不說讓AI通過讀幾千本推理小說來學習偵探技巧這種設定太中二,光是掃地機器人詭計這種東西,就算出現在五塊錢的劇本殺裡都讓人想翻白眼。

NO.6《緊閉的門扉》石持淺海著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2006年的小說,剛引進不久。會看這本是因為它得了2006年的“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2名,同年的第一名是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本着2006年可能是“神仙打架”的期待,以為《禁閉的門扉》也許是被《阿甘正傳》打敗的《肖申克救贖》,就看了看,結果嘛——第一名可能甩第二名十條街吧。

這本小說吸引人的一點是它采用了倒叙推理——也就是先展示兇手行兇全過程,再進行推理——看過《古畑任三郎》的都知道,這種預先揭露兇手的做法同樣留有懸念,懸念主要在于三點:動機、手法、破綻和證據。可惜這部偏偏在這三點上完全兒戲一樣:動機奇葩,手法簡陋,證據……emmm證據部分作者居然還好意思出個“挑戰讀者”……你能想象一起參加同學會的朋友們,其中一個困在反鎖的屋子裡十個小時生死未蔔,其他那麼多人就圍在房門口讨論要不要破門一探究竟嗎?整本書就在讨論來讨論去的,真的不講武德。

尋物 | 這麼多推理新書,你還在看東野圭吾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