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茂
編輯|張伊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實施貨币寬松政策,中國也不例外。寬松的政策導緻多個行業和産業鍊的興起,尤其是投資者和信托供需兩端的第三方财富管理。
盈富作為第三方理财機構正是在這個機會啟動時,利豐的主營業務是向客戶介紹購買信托産品,同時也提出了"買信托,找利潤"的口号,而發現這個商機的是創始人李興春。
李興春,複旦大學原子核科學系初畢業,考入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工程方向)博士,2000年至2008年擔任攜程旅遊網進階總監、福佑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泛亞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Ltd.,西部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總裁,并恢複與工業管理,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
最初,公司名為上海利德爾财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7日誕生于陸家嘴金融中心,2016年6月更名為利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德爾科技")。
利德科技于2012年通過股權轉讓,通過萬宇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萬宇投資")和上海恒宇資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恒宇資訊")兩家公司,形成了以李興春為首的四名自然人,其中萬宇投資占總股份的三分之二。經過近10年的新資本引進,增資後四名自然人的權益被稀釋。
資料顯示,李興春通過持有萬宇投資67%的股份,間接擁有Lids技術29.73%的股份。同時,自然人胡國英通過持有萬宇投資33%的股份間接持有利得科技合計14.64%的股份,而自然人吳志明、李雲南則通過恒宇資訊持有利達科技合共23.89%的股份。此外,四家公司通過萬榮投資和恒生資訊投資上海尚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同間接擁有不超過8.43%的盈達科技股份。也就是說,資本稀釋的四個人仍然控制着70%以上的盈利技術權利,擁有絕對的發言權。
話語權意味着行政權力,而根據中國證券此前的一份報告,李興春在項目經過風控程式後擁有否決權,這也說明了其在公司中的決定性地位。
在資本進入之前的2014年,利潤繼續擴大其業務範圍。
Lidl于2009年成立資本管理公司,并于2014年獲得私募股權牌照,2011年獲得基金銷售公司,2012年獲得公募基金銷售牌照。2013年,他入股華富利得資産管理公司獲得基金子公司牌照,并于2014年入股西部立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公募基金牌照。
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亂的操作表明,利得不遺餘力地獲得金融牌照。
在完成最初的資本積累後,立德特吸引了晨鳴集團、鑫海毅和泰福榮成三家公司的注意,并于2014年完成了戰略股權。調查顯示,這三家公司目前分别持有2.75%、2.75%和1.83%的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為7.33%。
在資本的支援下,Lidl組建了四家自然人控股公司、兩家上市公司和多家投資公司,參與西部證券業務合作的股權結構和業務體系。
該系統将在未來幾年内繼續改進,并且由于行業原因,完美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2018年12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協會暫停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資金六個月,原因是利德爾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員工出售私募股權基金,并與非基金銷售資質機構合作,公開推廣和推廣私募股權基金産品。
由于第三方理财誕生時代的"原罪",一是求利産品銷售功能與财富管理的差距,一是房地産行業在激進杠杆和政策下的繁榮已不複存在,一是信托産品隻是交換、資金短缺、影子銀行不斷擴張帶來的監管問題, 再加上投資資訊不對稱兩端時間消化的影響,信托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意外之财并不存在,2014年行業曆經無數次洗牌。其中利潤也不斷調整産業結構和發展的重心。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利德爾集團累計管理資産超過1600億元。在更嚴格的監管和客戶需求的推動下,暴利是否會繼續抓住機會繼續增長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