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化轉型,引領深度融合,提升廣州文化産業品質更新
格式更新 城市顔色
裸眼3D生動呈現陳家祠的文物,龍舟和醒着的獅子通過AR在永清坊的街道上跳躍,廣州歌劇院的新年音樂會在5G和VR技術的加持下走進博物館......在2021年第17屆深圳文化博覽中心,廣州館的精彩展示吸引了衆多觀衆。
在深圳文化博覽會上,廣州館以"科技賦能,文化旅遊品質提升"為主題,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聚焦近年來廣州文化産業品質提升和更新的新成果。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廣州市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3%。目前,廣州有74400家文化企業,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209.58億元,同比增長31.3%。
"近年來,廣州不斷加大城市文化建設投入,培育和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功能,努力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綻放新光彩,文化産業不斷煥發活力,呈現出新的面貌。 交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答卷。"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永宏說。
舊廠房新業态,轉型與活力
幹淨整潔的街道,在動感的音符和璀璨的霓虹燈下,不時能聽到翻修後的廠房裡悠揚的音樂......
今年4月開業的廣州荔灣區珠江鋼琴夢園,吸引了數百家音樂文化相關企業入駐。
"創盟園引進了數字音樂技術、樂器和視聽裝置研發、音樂影視制作、動漫遊戲制作、藝術教育教育訓練等方面的創新型企業,将打造集社群、平台、服務于一體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創業孵化園,推動數字文化産業發展。廣州珠江鋼琴文化園營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恒介紹。
陽城創意産業園位于廣州國際金融城北區,風景優雅,文化氛圍濃厚,已形成有影響力的數字文化産業叢集,聚集了數字音樂、網絡直播、人工智能等領域的130多家企業,年産值超過300億元。
"工業園區對原來的舊廠房進行了微改造,每棟建築都保留了原廠的形式,我們用'刺繡'改造了園區,用'老廠房、新業态'的面貌保留了城市的記憶,現在已成為新文化業态的聚集地。"陽城創意産業園負責人說。
廣州市番禺區瑞豐音響科技有限公司原為音響制造企業,如今,企業轉型拓展了文化綜合服務,成立了瑞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連續10年參加廣州國際燈光節。"公司不僅為大型體育賽事和娛樂活動提供裝置支援,還将業務拓展為集創意規劃設計、組織實施為一體的集創意規劃設計、營運實施于一體的城市文體旅遊綜合營運。公司營運總監梁志介紹道。
近年來,廣州先後在黃浦區、天河區、番禺區等地建設了多個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園區),湧現了一批産值超過100億元的園區,通過産業叢集激發文化産業的新活力。
加快文化旅遊融合,助力發展
2020年以來,廣州部分數字文化企業逆勢而上,保持營收增長。據統計,廣州數字文化産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酷狗音樂相關負責人表示:"雲音樂、雲錄制、雲展、雲旅遊等新業态逐漸壯大,廣州原有優勢的數字文化産業發展較快。
資料顯示,廣州漫畫發行銷售指數多年來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原創漫畫發行量占全國漫畫市場的30%以上。廣州動漫産業規模持續增長,2020年動漫産業總産值約300億元。
"廣州在調動動漫資源方面具有優勢,與國際動漫産業有豐富的交流活動,未來廣州動漫産業的發展可以跟上文旅融合的步伐,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廣東省動漫美術家協會會長金成說。
通過深化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文化産業深度融合,向數字化、智能化、價值鍊高端延伸,逐漸實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從2017年成為1000億級産業,到2020年全市文化相關産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廣州文化産業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密切交流合作,開放有吸引力
繁榮的文化産業釋放出創新和創造力的活力,吸引各類企業和人才齊聚一堂。
"廣州動漫産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規模大,讀者衆多,對動漫充滿熱情。熟悉的語言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更重要的是,對動漫産業的支援政策吸引了許多香港動漫人才來這裡創業。"來自香港的漫畫家Tong也說。自2009年在廣州成立漫畫工作室以來,童一鳴創作了多部漫畫作品,深受讀者好評。
近年來,港澳文化企業紛紛落戶,廣州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0年5月,廣東博納電影有限公司宣布落戶廣州市南沙區,助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産業發展,《中國醫生》票房突破10億元。
今年4月,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正式宣布将落戶廣州越秀區,雙方将加強網絡影視、音樂等文化産業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建設以廣州為基地,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世界的文化演藝交流中心。
"廣州區位優勢明顯,經濟、文化、科技資源豐富,在大灣區建設和引領文化産業叢集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發展環境。未來,廣州将在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程序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徐永宏說。(記者 劉淑文)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