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28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 為企業搭建務實有效的項目和産業合作平台

作者:中國日報網
第28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 為企業搭建務實有效的項目和産業合作平台

值此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始之際,由科技部、商務部、農鄉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知識産權局聯合主辦的第28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博覽會, 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政府于2021年10月22日至26日成功舉辦,線上線下結合。

今年的楊淩農業高中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重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援和引領農業高品質發展主線,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展示國内外農業科技創新新技術、新産品, 展示和推廣鄉村振興新模式、新經驗,探讨交流現代農業合作新機制、新模式,搭建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示範推廣和國際農業交流合作的橋梁。

今年農業高層會議的參展水準明顯提升,交易洽談成果豐碩。通過舉辦上合組織全國農業展覽會、國際種子産業展覽會、鄉村振興展覽會、農業高新技術展覽會、現代農業工業展覽會等42個專題展覽,展示了國内外9000多項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應用技術。低碳,環保和綠色已成為展覽展示的主要色彩,展館展區綠色管理,綠色組織,綠色設計和綠色建設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凸顯,展覽的品質實作了質的飛躍。會議簽約906.44億元,其中477.6億元由銀行授予;2.1億元人民币的現場交易;近7億人次在全媒體上播放,實作網絡交易總額達2.39億元,為企業搭建了務實有效的項目和産業合作平台。

本屆農業峰會為"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國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俄羅斯、美國和德國等33個國家的代表線上和離線參加了會議。2021楊淩現代農業高端論壇首次以中文、英文、俄文向世界直播,吸引了超過4萬人線上觀看。上合組織16個成員國農業部門官員、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通過視訊連線參加了2021年上合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在2021年楊淩國際農業科技論壇上,來自19個國家的94位知名學者圍繞數字農村與現代農業發展、種子産業與糧食安全、生态治理與美麗鄉村等話題,分享了經驗,共同探索了發展道路。

本屆農業高層會議的"高"和"新"特點更加鮮明。德國斯蒂爾、以色列莫泰科、荷蘭豪根路、瑞典富世華,以及先正達、隆平高科、登海種子業、華為、捷飛科技、UBTECH等多家國内外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參展,智能農業機器人、農業無人機、數字農業、區塊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項高科技和産品紛紛亮相農業高新技術大會, 多領域、全方位展示科技創新助力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生動畫面。《2021年中國幹旱地區農業科技發展報告》、《2021年中國農業産業投資報告》和《2021年農業高新技術成果資訊》釋出,評選出35項"後司特别獎"和138項"後濟獎",有效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秦創源創新驅動平台農業闆塊正式向公衆揭幕,集中力量推廣農業科技、金融、産業、人才等創新要素,彙聚整合了32項"硬核"扶持政策,明确将楊淩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現代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總平台和視窗。

本屆農業高層會議充分展現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使命。鄉村振興展區舉辦了陝西城市鄉村振興成果展、楊淩農業科學展、助力鄉村振興科技展等一系列展覽活動,以及為期5天的100專家咨詢服務活動和15場農業實踐技術講座,線上線下接待和教育訓練了20萬人。"建寶農業高新技術協會"活動展示了15項傑出的農業科技成果。

本屆農業高層會議雲平台功能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在運作線下展會的同時,依托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VR等新技術,優化更新雲農民峰會的平台功能,推出雲展廳、雲洽談、雲直播、雲推廣等應用場景,41個政府展館和25個省市,共有1650家企業在雲上展示, 視覺呈現、互動交流,全球觀衆不離家線上沉浸式體驗,雲浏覽量突破150萬次,實作了"5+360天"永無止境的農業高峰會議。

第28屆楊淩農業高層會議即将閉幕。下一步,我們不會忘記服務"三個農村"的初心,牢記科技創新的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一屆又一屆地加倍努力,為促進農村全面振興,為"三個農村"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深化國際農業交流與合作。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