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開普敦的Pocap地區以其色彩缤紛的房屋和鵝卵石街道而聞名,南非因其多種族和多元文化而被稱為"彩虹之國"。(Yan Yan/Instagram)
南非被稱為"彩虹之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婚姻機構之一。1998年通過的《承認習俗婚姻法》開始允許一夫多妻制,而2006年出台的《民事結合法》則承認同性婚姻。現在,南非政府正在考慮承認一夫多妻制的合法性。
<h3>"它将摧毀非洲文化"</h3>
由南非政府推動的一夫多妻制合法化改革始于2021年4月,當時該國内政部起草的婚姻改革法案建議賦予婦女同時擁有多個丈夫的權利。
"将一夫多妻制合法化的決定是在仔細考慮了男女之間的性别平等之後做出的。根據南非現行法律,男子可以娶多個妻子,根據男女婚姻平等的原則,應給予婦女類似的權利。南非内政部釋出了一份綠皮書,表明現行的婚姻法是性别歧視的,一夫多妻制合法化将使婚姻"更具包容性"。
自1994年種族隔離制度結束以來,該修正案将是南非婚姻立法中最大的變化。目前,公衆對綠皮書的評論截止日期已過。根據回報,南非一夫多妻制的合法化正面臨巨大争議。
"這(一夫多妻制合法化)是送給那些願意追求非一夫一妻制的人的禮物。南非社會活動家Muvumbi Ndzalama認為,一夫多妻制的合法化有助于打擊父權制,并且"一夫多妻制在法律上被認為是一種婚姻形式,是性别平等向前邁出的一步"。
在Ndzarama等支援者的論點中,一夫多妻制不僅僅是一種"尋求快樂",而是一種挑戰父權制社會結構,扭轉父權制偏好和家庭暴力的象征性手段。
然而,一夫多妻制的提議在南非社會引起了更大的反對。伊斯蘭政黨Al-Jamah的上司人Ganif Hendricks認為,一夫多妻制将"破壞社會秩序"。當孩子出生時,孩子需要DNA測試來确認父親是誰,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
"有一天,其中一位丈夫會向他的妻子抗議,'為什麼你總是和他在一起,而不是和我在一起?'"然後兩個人會打架。非洲基督教民主黨(ACDP)上司人、南非國民議會議員肯尼斯·梅索(Kenneth Meshoe)牧師對一夫多妻制家庭中男子之間可能存在的争鬥感到擔憂。
一夫多妻制最激烈的反對者是商人穆薩·姆塞萊庫(Musa Mseleku)。他是南非真人秀明星,尤其以擁有四個妻子而聞名。
"我們的神,我們的創造者,確定我們以這種方式被創造。這種想法(一夫多妻制)是完全陌生的,将摧毀非洲文化。Muselleku告訴BBC。
作為一夫多妻制的實踐者,姆塞萊斯庫還在社交媒體上呼籲:讓我們一起捍衛我們的文化,傳統和習俗,讓我們大聲疾呼反對一夫多妻制。女人為男人買洛博拉嗎?一個男人會想取他妻子的姓氏嗎?一夫多妻制會帶來家庭和諧嗎?
有一次,在一檔名為《真愛與一夫多妻制》的真人秀節目中,穆塞勒庫透露了他與四個妻子和10個孩子的幸福和諧生活。同時,他禁止妻子在17:00之後外出,妻子必須征得她的同意才能與朋友一起玩,這些規定在南非社會受到廣泛争議。
穆塞萊庫曾親自實行一夫多妻制,但反對它,他的真人秀節目被憤世嫉俗地稱為"雙重标準"。
關于一夫多妻制合法化的讨論在南非社會中也出現了兩極分化。一家新聞網站上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大約44%的網民支援一夫多妻制合法化,但39%的人反對,17%的人說"這都是2021年,這根本不是問題。
<h3>三項婚姻法案并行不悖</h3>
一夫多妻制在南非社會中悄然出現,其組織形式接近蜜蜂種群模式。據《開普敦時報》報道,一名女子邀請大約九名男子以"蜜蜂之後"的身份加入這個家庭,而男人可以選擇用金錢或勞動力為家庭做出貢獻。如果妻子發現其中一個丈夫已經打破了與其他男人的和解,她有權"喘息"。
一夫多妻制在南非仍然很少見,該國對一夫多妻制的擔憂更大。1998年,南非通過了《習慣婚姻承認法》,該法允許男子在一對元夫婦的同意下與多名婦女結婚,即一夫多妻制。目前,南非政府沒有公布關于一夫多妻制家庭的确切統計資料。據《開普敦時報》報道,有成千上萬的一夫多妻制家庭,主要集中在農村。
真人秀節目《真愛與一夫多妻制》揭示了這個特殊家庭生活的内幕故事。這部受歡迎的節目是在房地産開發商Muselleku位于德班的豪宅拍攝的,他的四個妻子都有一棟樓。他說,大多數時候,四個妻子像姐妹一樣和睦相處。
"最大的沖突是時間。"有時我們必須出去,但當每個人都準備好了,我們必須等待另一個妻子時,這很令人沮喪,"Muselleku說。"
一夫多妻制在祖魯-納塔爾省更為常見,祖魯社群集中地。來自祖魯族的南非前總統雅各布·祖馬(Jacob Zuma)娶了六個妻子。
"一夫多妻制是否象征着文明的倒退,反映了性别不平等?"在2010年夏天的達沃斯會議上,一名西方記者當場向祖馬提問。
祖馬沒有說他會不會,但回答說,一夫多妻制是南非的文化傳統,但這與他的政治信仰并不沖突,也不會改變他對男女平等的堅持。當被問及他的妻子是否可以得到"平等的愛"時,祖馬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毫無疑問,這是絕對平等的。
這就引來了現場的笑聲,許多參與者搖了搖頭,苦笑起來。
目前,南非的祖魯人和恩古尼人都承認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起源于部落父權制的時代,當時"男人需要女人作為家庭勞動力的一部分,他們需要耕種,撫養孩子并照顧家人,"南非約翰内斯堡大學人類學教授大衛·科普蘭(David Coplan)說。男人負責照顧牲畜、打仗和政治。"
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南非成為荷蘭,英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殖民地。與此同時,西方傳教士試圖說服當地人放棄一夫多妻制,但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部落傳統與殖民統治等因素,導緻南非三部婚姻法案出現平行的局面。其中,1961年的《婚姻法》适用于大多數南非人口,1998年通過的《習慣婚姻承認法》主要針對承認一夫多妻制的土著部落,而2006年的《伴侶關系法》使同性婚姻合法化。
三部婚姻法相輔相成,公衆可自由選擇三部婚姻法中的一部,并按照該法的規定結婚。今天,南非已成為婚姻形式的萬花筒,從公證婚姻、民事結合和習俗婚姻到特殊形式的宗教婚姻。
多元婚姻的形式也隻是南非多元化社會和法律格局的一個縮影。在殖民主義過程中,南非深受西方宗教法和歐洲兩大法制的影響,形成了傳統習慣法與現代成文法、英國普通法和羅馬-荷蘭法的多法律格局。
<h3>彩禮和離婚率的上升</h3>
在南非,複雜的婚姻形式和多元化的法律制度不僅不能打破跨種族婚姻的障礙,而且會加劇社會問題,如高離婚率和更高的彩禮。
"在種族隔離期間,南非法律不允許黑人和白人結婚。今天,在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後,南非的婚姻很少是"非黑即白"的。中國公民沈建飛在開普敦生活了二十多年,"黑人和白人之間還存在差距,跨種族婚姻在朋友和家人中幾乎不受歡迎。
根據南非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該國的黑人人口将達到4740萬,約占南非總人口的81%和470萬白人,但兩個主要種族之間将有超過3000次通婚。此外,這種跨種族婚姻往往由貧窮的白人婦女與相對富裕的黑人男子結婚。
這種現象被社會學家稱為"社會地位交換",即通過婚姻獲得彼此的物質财富、社會地位和個人發展空間。
一段跨界婚姻因為婚姻習俗的差異而風雨交加。2018年5月,南非總統馬塔梅拉·西裡爾·拉馬福薩(Matamela Cyril Ramaphosa)的長子安迪爾·拉馬福薩(Andile Ramaphosa)在将五頭牛和五隻山羊交給烏幹達新娘的家人後支付了罰款。
婚禮前,安迪爾和新娘生下了一個女兒。未婚出生在南非社會很常見,但在烏幹達的一些傳統部落中卻是禁忌。
在南非社會,禮品的價格近年來也有所上漲。據沈建飛介紹,2000年左右,南非家庭的普通禮物通常送給婦女的父母一頭牛,在當地被稱為"lobola"。今天,loola的标準已經上升到三頭牛,或相當于三頭牛的現金。在南非市場,一頭牛的價格約為3000蘭特,約合1300元人民币。
與南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個人所得相比,頒獎典禮的負擔并不重。2021年2月,該國實際人均月工資将為15,821蘭特(約合6,900元人民币)。但是,各民族、各階層的收入差距較大,黑人平均月實際收入通常隻有1000蘭特左右,是以大多數黑人買不起昂貴的禮物。
然而,一種"少付禮物"的方式已經悄然流行起來。如果沒有錢娶兒媳婦一段時間,男人可以同意支付時限的禮物,先和心愛的女人住在一起,也可以生孩子。在将彩禮傳遞給婦女的父母之前,不可能進行正式的婚姻。如果露拉沒有按照約定傳遞,未婚妻很可能會被她的父母帶回給她。
"Lobola為女性提供了一系列複雜的福利和責任。雖然女性普遍重視loola提供的社會地位和尊重,但她們也感歎Loola限制了她們追求教育和婚姻自主權的自由。社會學研究員克裡斯蒂·森諾特(Christie Sennott)在采訪了南非農村43名年齡在18-55歲之間的女性後,呼籲南非社會實作婚姻現代化。
由于露拉現象,女性在婚姻中也往往被視為"買來的财産"。在南非,離婚與大多數國家不同,在大多數國家,"配偶一方半擁有一半财産"的基本原則。在黑人居住的農村地區和部落,許多婦女在離婚後幾乎一無所獲。
在全球範圍内,南非已經是離婚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14年,該國夫婦的比例僅為37.8%,而單親家庭為62.2%,幾乎每兩段婚姻都以失敗告終。
一些社會學家将高離婚率歸咎于離婚過程的簡單性。在一些宗教團體中,"手機離婚"甚至很流行,一個男人編輯一條離婚短信發送給他的妻子,隻要對方确認收到離婚。或者,三個電話在阿拉伯語中說"talak",離婚可以生效。
"一些黑人部落群體之間往往有一種不折不扣的離婚,這是不負責任和倉促的。中國公民沈建飛說,一些黑人男子離開家鄉到城裡工作後"失蹤",他們的孩子由妻子撫養長大。如果妻子再婚,孩子留給他的祖父母和其他老人撫養。
<h3>艾滋病、反智主義和"地下婚姻"</h3>
艾滋病在南非的蔓延也因各種形式的婚姻和更開放的社會氣候而加劇。自2001年以來,平均每年有超過100,000名南非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南非有700多萬艾滋病毒感染者,接近總人口的14%。
南非是以被授予"艾滋病大國"的不雅稱号。由于艾滋病,1995年至1998年期間,該國的國民預期壽命從64.1歲下降到53.2歲。其中,白人的預期壽命為71歲,而黑人的預期壽命僅為48歲。艾滋病還占公立醫院床位的40%左右。
"大多數當地人一生中平均有五個性伴侶。南非艾滋病研究中心(CAPRISA)的流行病學家Quarraisha Abdool Karim帶領團隊調查了艾滋病在誇祖魯的傳播情況。
傳統的社會習俗和政府的應對失誤促成了疫情爆發。在1980年代後期,當艾滋病在南非猖獗時,白人政府聲稱隻有黑人艾滋病的發病率很高,白人很少患有這種疾病。
後來,從非國大上司的曼德拉和姆貝基政府開始,艾滋病被視為"诽謗黑人"的敏感問題。
"西方人相信,我們隻是世界上天生就是濫交細菌的獨特攜帶者。他們還聲稱,我們的大陸必然會不可避免地死亡和滅亡,因為我們對罪惡的欲望的奉獻是不可抑制的。2001年,當時的總統姆貝基公開表示,黑人艾滋病的高發病率是"種族壓迫和黑人貧困的結果"。
姆貝基任命的衛生部長曼托·查巴拉拉-姆西芒(Manto Tshabalala-Msimang)也認為,艾滋病是"西方人帶來的種族主義禍害"。這位酗酒的衛生部長還贊揚了由大蒜,甜菜根,橄榄油制成的"抗AI藥物",并聲稱它比國際醫學界推薦的抗癌藥物ARV更有效。
直到2006年,南非政府才認識到前衛生部長推薦的"抗艾滋病藥物"的無效性,并宣布停止使用。
一些南非政客陷入了反智主義的泥潭,傾向于将種族隔離歸咎于種族隔離,但很少将其與婚姻、家庭和性教育等道德和法律問題相提并論。2001年,當時的副總統雅各布·祖馬(Jacob Zuma)甚至公開聲稱,他遇到了一名感染艾滋病毒的婦女,但事後用沐浴露洗澡不會傳染。
南非隻是非洲艾滋病流行的一個縮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釋出的資料,南非、肯亞、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均超過15%,這些國家也允許一夫多妻制和其他形式的多婚制。在法律承認一夫多妻制的加蓬,艾滋病毒感染率也超過20%。
太多的性伴侶被認為是非洲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波紮那、辛巴維(威)和其他國家的法律都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一夫多妻制在許多部族中仍然盛行。這兩個國家的艾滋病毒感染率分别達到39.47%和33.09%,原因是各種因素,如私人生活混亂和經濟貧困。
"一夫多妻制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社會的貶損,法律不允許,是以它必須轉入地下。在辛巴維(威),研究過非洲婚姻制度的長期社會學家科利斯·馬喬科(Collis Machoko)成功地采訪了數十名秘密實行一夫多妻制婚姻的人,其中包括20名女性和45名男性,這就是所謂的"地下婚姻"。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人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