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作者:裴高才文心飛翼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于高彩在社群發表演講

還記得作者在武漢黃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黨校講座上,談起玉秋白烈士的文學代表作品之一《饑餓國志》散文集,有聽衆問:到底是《餓鄉紀事報》,還是《俄羅斯鄉紀事報》?我回答說,《饑餓的國家紀事》是準确的。然而,《饑餓的國家紀事報》經常被人們甚至公共出版物誤認為是《俄羅斯鄉村紀事報》。今天,作者特邀介紹鳳凰衛視演繹五四運動前後青年秋白"饑餓國度"文學。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于高彩是鳳凰站的嘉賓,談五四日秋白前後

于秋白(1899-1935)是無産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著名作家。通過他的一部散文《饑餓的國度》三部曲的全文,不難發現,該書的《饑餓國度》至少有三個含義:一是作者運用文學表達手法,對外界貶義地将蘇俄十月革命稱為"饑餓國度",意圖恰恰相反。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饑餓的國度》一書

其次,作為來自北平北的特派記者,從1920年10月18日在哈爾濱的第一篇報道,到1921年3月抵達莫斯科,沿途采訪饑餓,滿洲裡到赤塔為白匪戰區,不時發生土匪搶劫襲擊。這是對"饑餓國家"的現實寫照。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收入秋白在黃琦的友誼中 是《百年名人》一書的作者和影子

第三,在他的作品中,餘秋白主要回憶自己在中國"饑餓的鄉村"的旅程,而不是描述蘇俄場景。今天,分享對餘秋白的姨媽餘阿多(于青飾)的記憶,她于1916-1917年秋冬住在湖北省黃縣周家大房子裡,在"饑餓之國"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參加秋白五四運動

那是1917年祭典的那天晚上,于秋白和表弟周俊良(也是表弟)、周俊石一行人,來到黃軒"鐵鎖龍湖"十大古景之一,坐在池塘邊的大石頭上。餘秋白吹好,扛着玉吹,聲音呼嘯似轉彎,聽不到。那裡的月亮很清澈,光線反射回湖水。湖的三面都有高牆,水面反射着倒映在牆上的月光,搖曳着,不好笑。

鐵鎖龍潭不邊街,是夜晚更沒人來,在泳池邊竊竊私語,有非常清晰的回聲。秋天白色的聲音從牆上敲回來,折成雙重聲音,也令人擔憂。吹完之後,表弟周俊良和他在湖邊的大石嘴旁合起了一句話,寫成了"減去玉蘭鐵鎖龍潭字"的一首歌。詞雲: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邱柏筆中黃琦鐵鎖龍潭的新面貌

一潭水,鐵鎖老龍潛不起。莫長哀悼,聽着我的悲傷像一個聲音的轉折。華眠坐送,如電如雲如夢,簡重心期,等待秋霜進入時空。

除了《減去木蘭鐵鎖龍湖》,于秋白還在《饑餓國志》一書中,用散文的筆觸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在黃琦的心境。他寫道:

裴高才鳳凰衛視解讀瞿秋白《餓鄉紀程》:“餓鄉”非指“俄鄉”

右起,高彩與《書屋》主編劉文華齊聚雙豐亭,紀念《竹裡學創始人》創始人程竹麗,當年餘秋白拜訪了他。

"母親死了,一顆星星散落,我隻有吳和E,被E和燕。黃琦鐵鎖龍潭的青波月亮,也讓我低沉的懷舊,心靈漸漸得到了一個安定的領域......"

關于少年餘秋白與湖北省黃軒市表弟讀詩寫詩的友誼,筆者曾獲得一本名為《沒有城鎮——百年名人》的書(長江出版社,2009年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