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安徽省委在合肥市召開會議,授予安徽省蜀城市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王敏、安徽省"優秀共産黨員"、"安徽省人民滿意公務員"榮譽稱号。
今年6月19日,王敏在加班時突發疾病,經過一切努力營救,于6月28日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53歲。
自1988年加入安徽省蜀城縣人民檢察院以來,王敏曆任書記員、助理檢察官、檢察官、一級檢察官、副檢察長等職務。33年來,他一直走在通往正義和正義的道路上。
1990年3月,王敏響應黨組織的号召,申請成為蜀城縣原蜀三鎮胡同村的村長。在村裡700多個日日夜夜,他和群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91年夏天,村裡的大堤壩突然出現危險,他帶領群衆用木梁堆砌,率先扛着沙袋到垃圾填埋場,最後排除了危險,與村民們一起成功抵禦了百年一遇的洪水。1992年,王敏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書城縣警察局副局長魏龍看來,王敏是一個憤世嫉俗、比較不善交際的檢察官,在辦案時,他沖上前去,勇敢地肩負起重擔。
2011年,王敏主持了六三市首起極具影響力的黑人涉案,賀氏兄弟的涉黑案。案件意義重大,而且在當地尚無先例,王敏作為東道主公訴人,主動提前介入,引導案件調查。面對近半米的證據,他在一個月内形成了一份9萬字的複習報告,精心準備了數百頁的法庭準備工作。在為期六天的審判中,面對四五十名辯護人,他為自己辯護得非常好,以至于很清楚哪一頁有什麼證據,審判進行得如此之好,以至于26名罪犯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當時,王敏放棄了節假日和周末,和辦案警察在一起10個多月,一天是145個小時,忙到深夜才結束。他說話少,願意鑽研,業務卓越。魏龍回憶道。
考慮到涉案人數衆多,犯罪事實、金額高,王敏還特意制作了多起案件的"緯度表",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證人證言、書證、犯罪嫌疑人等點數成圖表,讓案件中的事實證據一目了然。
2012年夏天,偵查機關将蜀城縣首起盜墓案移交審查起訴。由于墳冢數量衆多,涉案人數衆多,犯罪數量衆多,王敏回顧稱,該案證據不是很充分,但他并沒有簡單地将案件退回偵查機關,而是趕到縣幹河鎮山村辦案,抵得近40攝氏度的高溫, 他們用第一個案件的"緯度圖",在厚厚的A4紙上記錄下每個疑似案件的點,每個墳墓準确編号,并手繪場景圖。這一清晰的"緯度圖"為偵查機關後續補充調查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最後,盜竊墳墓的八名肇事者被繩之以法。
2013年,偵查機關移送審查起訴一起故意傷害案件,補充偵查機關需要詢問證人王,但王岐不願配合。就在偵查機關不知所措的時候,證人兩周後居然主動找到了偵查機關,表示願意做記錄。原來,這一次,王敏每天下班後到王家宣講法律政策,最後換驗證人的定罪。
從檢查33年來看,王敏處理了近2000起案件,沒有一起錯案,沒有人逾期滞留,沒有人參與檢查信。
憑借出色的商業技能,王敏已成為許多年輕檢察官工作的上司者。對法律檔案的錯别字罰款,小到标點符号應用,他會一一改。他還帶出了一支年輕、有才華和光榮的刑事起訴團隊。
自2013年進入檢察院以來,現任蜀城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室副主任的陳偉一直與王敏一起學習,王敏習慣于私下稱他為"王先生"。
2014年1月,陳律師協助時任檢察科科長王敏處理一起因鄰裡宅基地糾紛造成故意傷害的案件。"郭文與鄰居溫發生了争執,并演變成肢體沖突。經法醫檢查,溫某右上肢受傷,右胫骨開放性骨折,傷勢程度輕微。"陳先生在複案時發現,溫氏右胫骨開放性骨折能否排除是自傷,對案件産生了很大的質反響。于是她把自己的疑惑告訴了王敏。王敏隻是簡單地問了一下情況,兩個字都沒有說,随陳偉專門跑了一趟縣醫院,親自去咨詢骨科專家。有了專業人士的回答,陳偉心中就有了一個數字。
王敏經常對年輕同僚說:"沒有一個案子可以草率,你知道,我們可能隻做一個正常的案子,但對于當事人來說,可能會影響他的生活。"
多年來,他負責刑事檢察部門多次被省、市檢察機關評為先進集體,多次立功;
王敏對生活不是很"好",習慣穿從超市買打折的衣服,幾十年比如一天騎自行車去上班,家裡的家具還是十多年前,女兒給他買了一部手機,他已經用了5年。但每一次救災、扶貧,王敏總是争相捐款、捐款。
王敏的妻子郭旭說,丈夫喜歡起訴,經常主動周末加班。王敏家有三個兄弟,他上任老闆,本該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但他往往在父母、妻子最需要"缺勤"。
有一次在與女兒的談話中,王敏表示願意捐獻身體部位。在他去世後,他的家人幫助他實作了這個願望,捐獻了他的角膜,幫助兩名患者再次看到光明。
王海涵 王磊,中國青年報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1年10月27日,第3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