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的科學方法論——中國共産黨鑄就百年偉業的成功之道

作者:光明網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

作者:嚴曉峰(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一系列理論成果的曆史。在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正确處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重要關系,實作兩者的具體、曆史、實踐的統一,是我們黨理論越來越成熟、政治上越來越強、實踐上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

處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貫穿黨百年曆程的根本主線。

中國共産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而成立的。就我們黨而言,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還必須解決好如何堅持和對待馬克思主義,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關系,如何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何促進馬克思主義新發展等基本問題。這些問題反映了關于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間關系的思想理論。曆史證明,這些問題如果得到解決,實作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黨的事業就能興旺發達;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要麼是實踐經驗主義蔑視科學理論,要麼是教條主義無視中國的實際,如果普遍性和特殊性不能有效地統一起來,黨的事業就會遇到挫折。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就是在上司和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的曆史。列甯開創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對于剛剛進入曆史階段的中國共産黨人來說,"走俄國人的道路,這就是結論"。中俄、中蘇的國情大相徑庭,中共必須把"俄國路"變成自己的路,走一條緊跟時代潮流、符合中國國情、有民族特色的道路。這反映了道路探索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間的關系。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程,是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決定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本質内涵。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模式無疑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産生了示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是一緻的,但不同國家的社會主義形式卻不盡相同。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中共們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煞費苦心探索的重大問題。蘇東劇變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有力地向前發展,世界的影響力和意義與日俱增。這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反映。

中國共産黨人對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思想和把握,首先是上司革命鬥争,經曆挫折和失敗;它與開辟中國革命道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密切相關;在黨内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鬥争中,它更加清晰和深刻;正是在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産生了思想上的結晶和哲學上的豐碩成果。新中國的成立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證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我們黨走向成功的道路。這種統一,在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問題、開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探索和實踐中,已經進行和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的新實踐,是了解和進行中國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下追趕時代、堅持獨立自主的關系的新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曆史性飛躍,推動了中國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和塑造力的曆史性提升。理論與實踐、曆史與未來、世界與中國的多重對接與融合,孕育了極其豐富深刻、複雜的時代景觀,為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共深刻把握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新特點、新要求提供了一個宏大而宏偉的曆史舞台。 譜寫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時代的新篇章,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輝煌。

要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實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

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沖突論》中指出,"沖突的普遍性與沖突的特殊性之間的關系,就是沖突的共性與個體性的關系",在分析了兩者的辯證關系之後,強調這是"事物沖突問題的本質, 不了解它,就等于放棄了辯證法。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精辟闡述,是對共産黨成立十多年來成敗的哲學了解,是對黨上司革命鬥争、制定路線和原則的思想關鍵和靈魂方法的鍛造。 并增強獲勝的能力。在一個世紀的磨練中,我們黨科學地把握了這一"本質",并将其運用到黨的理論和實踐中,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不斷取得成效。

人類的認知遵循一個周期性的過程,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這就要求人們在認識事物的共性之後,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不斷研究各種具體事物,找出其特殊本質。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内的教條主義者拒絕對具體事物進行任何艱苦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一般真理是憑空出現的東西,是人們難以捉摸地掌握的純粹抽象公式。毛澤東同志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研究戰争規律、革命戰争規律和中國革命戰争規律。特别是運用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特點、戰術,研究适合中國特點的戰略戰術,在認真研究中國的曆史現實和革命現實中,從各個方面作出符合中國需要的理論創作。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并将其内化為中共的思想和決策方式,在黨的百年曆史中是一貫的。鄧小平同志總結了黨的長期曆史經驗,得出了基本結論,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正是在這種結合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進科學社會主義事業。

世界曆史分為不同的時代,時代潮流反映了世界曆史的大勢,對我們黨來說,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也表現為時代潮流與中國發展的關系。我們黨對革命的上司和建設的開展是要趕上時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要趕上時代的。趕上時代,就是要使當代中國的發展符合社會生産力發展的要求,符合社會和曆史進步的方向,符合廣大中國人和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人類文明是各民族文明的融合,各民族文明不僅融入人類文明,而且保持自身特色。我們黨從本國實際出發,堅持學習彼此長處、補短相成,選好、順其自然,在不斷吸收各種文明養分的同時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加強與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鑒。 夯實人文基礎,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重視從特殊性中展現普遍性,突出中共的創造精神

普遍性和特殊性統一為互相依存,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毛澤東同志在闡述沖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時,突出強調"要着重研究沖突的特殊性問題",因為許多同志特别是教條主義者"不了解目前具體事物中沖突的特殊性,不了解指導革命實踐發展的重大意義"。是以,關注中國的實際和中國共産黨的實踐規律,從特殊性走向普遍性,用普遍性看特殊性,絕不是"狹隘的經驗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特殊性的啟示越深,對普遍性普遍性就越有幫助。自覺地把普遍性和特殊性聯系起來,深刻把握自己實踐的特點和規律,進而更加準确、深刻地認識普遍規律、原則和原則,確定黨的事業始終走在正确的軌道上,充分展現我們黨的高度覺悟和實踐覺悟。

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堅持獨立開辟前進道路,始終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因為,我們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道路在腳下,"道路"在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就是走上一條寬闊的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創造,同時也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貢獻。這條道路既包含特殊性,也包含普遍性。我們黨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在無産階級革命的道路上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開辟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解決了無産階級奪取政權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大問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道路選擇。在開放和走好自己道路的過程中,我們黨越來越充滿探索精神和實踐獨立自決的精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展現了我們黨走自己的道路,承載着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貢獻的思想結晶。黨的百年曆史,與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推動特殊性向普遍性轉變,在實踐中不斷增強中國共産黨的自信心

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包容,互相轉化。從現實的特殊性向現實的普遍性轉變,需要一定的條件和過程。馬克思主義已成為世界無産階級黨的普遍科學真理和理論指導,離不開時代條件、社會發展,離不開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态度和真理精神,具有超越國家和時代的影響,成為整個人類精神的精髓。今天,馬克思主義正在世界各地傳承和傳播,中共肩負起主要繼承者和傳播者的曆史使命,當代中國已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又一故鄉;科學社會主義的火炬被中國共産黨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土地上創造了新的榮耀,展現了光明的前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不斷發展,拓寬了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的道路,為世界上想要加快發展、保持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選擇, 并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的智慧和中國的解決方案。這說明,在世界現代化的道路上,"西化"不僅隻有一條路,而且中國的計劃在當今世界具有更加鼓舞人心、借鑒和模範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從破冰乘風浪,到"挂雲揚帆海",自走的道路也越來越廣闊。道路自信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共産黨的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影響力和主導力量,集中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思想的理論輻射和實踐創造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表明這一思想不僅是中共在新時代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也是中共在21世紀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理論貢獻。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指在繼承前人思想成就的基礎上,回答了新時代中國時代的重大問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發展,為指導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有力的科學理論。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在馬克思主義170年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對這一意識形态回應當今人類社會和世界面臨的共同的、重大的、困難的問題,并撰寫了21世紀的《共産黨宣言》。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與世界大變遷演進趨勢有機融合,适用于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适用于世界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高度統一,是"一整塊鋼鐵"。

防止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中的片面性和絕對化,既要關注又要把握内在的統一性。

堅持普遍性、特殊性統一的辯證法,必須防止和抵制兩者關系的形而上學,即孤立兩者的一個方面,反對兩者的統一關系,進而導緻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差。在黨的曆史上,有片面主義和絕對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兩種。教條主義對中國問題沒有興趣,"他們渴望的是他們從丈夫那裡學到的所謂的不變的教條",用普遍性取代了特殊性。經驗主義長期以來一直局限于它自己的碎片化經驗,用自己的經驗滿足自己,用特殊性取代普遍性。毛澤東同志指出:"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都是主觀主義,是不同兩極發生的事情。他上司延安整風,反對主觀主義整頓學習作風,教育黨内一些同志從"幼稚的愚昧"中解放出來,在全黨内堅定了反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思想路線,特别是在糾正教條主義錯誤的過程中。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實踐标準,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實作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新統一,在思想上、理論上、政治上都越來越成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這是我們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堅持普遍性、特殊性統一的新的偉大實踐;它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成功地将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中國道路選擇的重大創造;就是要開辟自己的發展道路,反對各種錯誤傾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是死闆的舊道路,也不是"西化"的邪惡道路,沒有偏離社會主義的本質,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與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并沒有失去祖先,而是堅持堅持正氣新發展的原則,超越發展,汲取長河,不斷改進,不斷說新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成長起來的,沒有水土不滿,不是"飛峰",也不排除任何有利于中國發展和進步的其他國家治理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鑄就了革命文化和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領域的指導地位,吸收人類創造的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百年黨經曆了滄桑,新的百年紀念正在全面前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世界最大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上司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建設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産黨肩負着前所未有的曆史使命,任務繁重,道路艱難、光輝燦爛。如何在新的征程中繼續閃耀百年輝煌,如何在百年偉大事業的新階段開辟新局面,如何在新的實踐中發揚世紀精髓,是我們黨在二百年的曆史思想、時代審視和人民的希望。堅持和發展我們黨的成功之路,在新的發展階段,堅持不懈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開拓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中國共産黨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巨大的成就。

光明日報 ( 2021-05-07 11 版)

來源:光明網 - 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