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新聞快訊:新疆發現的最小的劍龍腳印化石!</h1>

劍龍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背面有兩排巨大的骨闆,尾巴上有四根尖骨刺。建龍家族分布廣泛,曆史悠久,而我們在中國是劍龍最集中的地方,古生物學家最近在新疆發現的劍龍腳印化石,也是已知最小的劍龍腳印哦!
你聽說過厄克特的這個地方嗎?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你知道新疆有一座"魔鬼城"嗎?"魔鬼城"在厄克特,其實它不是鬼城,而是一幅獨特的典型雅丹景觀。從地理上講,厄克特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昆策爾盆地西北邊緣。
圖:厄克特的魔鬼之城,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注:厄克特在新疆的位置,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恐龍迷對厄克特當然不陌生,因為在這裡可以找到Wuerhosaurus。厄克特是一條劍龍,它是一種劍龍,生活在它生命的很晚,生活在白垩紀早期,在1.32億到1.29億年前。
Image caption 厄克特的修複地圖,圖檔來自網絡
烏龍是劍龍科中較大的一種,其模型種為扁平的烏蜈龍(Wuerhosaurus homheni)體長可達7米,其中骨闆高度為2.5米,重量約4噸。雖然劍龍同樣屬于一個大家族,但厄克特龍有其獨特的特點,它的背兩排骨闆既不高,又寬,而是變得鈍而扁平,仿佛發育不良,這或許就是後期劍龍的特征。
Image caption 厄克特的身體與人類和大象的身體進行了比較,線上拍攝
注:厄克特的修複圖,注意其低骨闆,圖檔來自網絡
厄克特早在1973年就被命名,以綽号"中國龍王"的董志明命名。在與Urquhartosaurus相同的地層中發現的恐龍是Asiatosaurus,Kelmayisaurus,Phaedrolosaurus和Tugulusaurus。2002年,在白頭谷下遊湖泊的形成中發現了大量的足迹化石。2009年,中國地質大學與中國石油大學克拉梅校區、新疆油田公司組成研究隊,調查研究厄克特的足迹化石。
在衆多的足迹化石中,古生物學家已經确定了動物腳,翼龍,鳥類,和劍龍的足迹化石。劍龍腳印化石最引人注目,因為雖然中國是劍龍種類最多的國家,但劍龍化石卻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國家。2013年,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劍龍腳印化石的研究結果,其中包括一個腳印前化石和一個屬于Deltapodus curriei的足迹後化石,它具有非常典型的劍狀腳印特征,例如後腳上有三個短而鈍的功能性腳趾,它們分享了劍龍身體的大部分重量。
附圖:2009年在克拉邁發現的劍龍腳印,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新發現的劍龍腳印化石也是後腳印,顯然屬于科赫三角腳印,但隻有5.7厘米長,相當于一個成年人拇指的長度。與成人劍龍的腳印相比,長度僅為成年個體腳印的15%。古生物學家推測,腳印化石是由一個隻有1米長、是一個年輕人留下的。考慮到在圖古魯地層中隻發現了一種劍龍,這個小小的腳印很可能是一條小厄克特龍留下的。
Image caption 新發現的5.7厘米長的劍龍腳印來自中國地質大學
想象一下,今天荒涼的厄克特地區曾經是白垩紀時期的一個廣闊的湖泊,周圍環繞着綠色的森林,恐龍和古生物學居住在那裡。一條新生的小厄克特龍跟着母父穿過湖邊的泥濘,留下了兩串小腳印,沒想到其中一個腳印經過數億年的洗禮,最終成為恐龍腳印化石被人類發現,證明它曾經存在過,真是太棒了。
這塊在新疆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劍龍腳印化石,對于我們探索劍龍的生命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圖檔說明 腳印化石修複,神秘巨獸針鼹的作者
由于中國地質大學提供的資訊,該研究已發表在沉積地質學專業期刊Palaios上,其中一些圖像來自網際網路
圖像/網絡(入侵)
文字 / 蔣氏小龍(蔣偉)
排版 / 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