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在簽訂新王冠後去世,一度被西方視為"危險人物"
《環球時報》記者程成是10日,被譽為巴基斯坦"核彈之父"的著名核科學家阿蔔杜勒·卡迪爾·汗在伊斯蘭堡去世,享年85歲。巴基斯坦各國上司人和各方政要都發出了哀悼資訊。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10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巴基斯坦人民愛汗博士,因為他為巴基斯坦成為一個核武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為我們提供了針對侵略性的,更大的核鄰國(印度)的安全。對巴基斯坦人民來說,他是一個全國性的偶像。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主持了他自己的原子彈和"高麗"飛彈的開發,使巴基斯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國家。阿蔔杜勒卡迪爾汗的同僚,着名的巴基斯坦核實體學家薩馬爾·穆巴拉克 - 曼德說,正是阿蔔杜勒卡迪爾汗幫助巴基斯坦突破了西方扼殺巴基斯坦核計劃的企圖。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周一報道,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在感染新的冠狀動脈肺炎後于8月住院,幾周前被允許回家,但後來因肺部狀況惡化而再次入院,并于10日上午死亡。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醫生透露,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在感染新王冠後死于呼吸困難。
除了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之外,一些巴基斯坦政要首先表達了他們的哀悼。"我從1982年就認識汗博士,"總統阿裡夫·阿爾維(Arif Alvi)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說。他幫助我們發展了一種能夠拯救我們國家的核威懾力量,一個心存感激的國家永遠不會忘記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巴基斯坦國防部長佩爾韋茲·哈塔克(Pervez Khattak)也在推特上表示,他對汗博士的去世感到"深感悲痛",稱其為"巨大損失"。
巴基斯坦《論壇報快報》稱,10日上午,巴基斯坦内政部長謝赫·拉希德主持會議,讨論阿蔔杜勒·卡迪爾汗的葬禮安排。随後,巴基斯坦政府發表聲明宣布,該國"核彈之父"将舉行國葬,将降在半桅杆上緻敬,政府和軍方代表将出席葬禮,殡儀館将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下午,葬禮在首都伊斯蘭堡以北的費薩爾清真寺舉行。
巴基斯坦媒體報道了葬禮現場,阿蔔杜勒卡迪爾汗的棺材上覆寫着巴基斯坦國旗,費薩爾清真寺遺址成千上萬的人前來告别,然後被埋葬在伊斯蘭堡的一個墓地。
阿蔔杜勒·卡迪爾·汗于1936年出生于印度博帕爾的一個穆斯林家庭,當時博帕爾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後,阿蔔杜勒·卡迪爾·汗的家人于1952年移民到巴基斯坦。從卡拉奇大學畢業後,他在德國,荷蘭,比利時和其他國家學習,在那裡他獲得了工程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在歐洲停留了一段時間,為歐洲領先的鈾濃縮離心機研發機構工作,然後在1970年代傳回巴基斯坦,并于1976年主持建立了巴基斯坦第一個核實驗室,即可汗研究實驗室。
1980年代,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以半官方身份一再聲稱,巴基斯坦擁有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和裝置,作為對秘密進行核武器研究計劃的印度的威懾。1998年,印度進行了另一次核試驗,并正式宣布擁有核武器。同年,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監督了巴基斯坦的第一次核試驗并取得了成功。巴基斯坦也正式成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使巴基斯坦的核競争對手印度在核方面,使該國的防禦堅不可摧,并在國内受到高度重視,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周一表示。
據"論壇報"報道,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長期以來一直是汗研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和主任,上司巴基斯坦的核計劃約25年,并獲得了衆多國家榮譽和獎章。
阿蔔杜勒·卡迪爾汗長期以來一直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視為從事國際核擴散活動的"危險人物"。卡達半島電視台稱,美國指責他竊取鈾濃縮技術以及核擴散活動,向多個國家走私核技術。在美國的壓力下,2004年,阿蔔杜勒·卡迪爾·汗承認在未經巴基斯坦政府同意的情況下向幾個國家洩露核技術。巴基斯坦當時的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赦免了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并将他軟禁起來,直到2009年被解除,盡管他的行為一直受到監視。近年來,阿蔔杜勒·卡迪爾汗(Abdul Qadir Khan)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公衆視野中。據媒體報道,他在伊斯蘭堡的一棟别墅裡度過了晚年。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