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最大的災難不是過去的創傷,而是對未來的抛棄。
海倫凱勒
"腿無意識也要繼續堅持""馬拉松能更好地展現殘障人士永不放棄的精神""必須有理想才能堅持""堅持17年終于完成"......在馬拉松比賽中,殘疾運動員最常提到的詞是"堅持"。
殘奧會田徑馬拉松
共生産了8枚金牌
10月26日上午,第十一屆殘奧會和第八屆特奧會田徑馬拉松在西安渭河岸邊舉行,起點和終點均在西安草灘公園雕塑廣場舉行。來自山東、湖北、上海和陝西的15支隊伍的47名運動員在42.195公裡的賽道上比賽并點燃了他們的夢想。
殘奧會田徑馬拉松分輪賽組(男/女)、視障組(男/女)、聽力障礙組(男/女)和肢體殘疾組(男/女)8組,上午8時30分,輪椅賽男子和女子組開球,8分35秒,其他三組男女組同時開球。
800多名從業人員和志願者在賽場内外提供比賽保障,賽前,大巴從會場抵達進行無障礙改造,邀請手語老師志願者進行手語教育訓練,確定與參賽者有效溝通;此外,賽道每2.5公裡配備一個醫療站,每個醫療站配備1輛救護車,累計配置17輛應急車輛,沿賽道配備可移動AED60,沿賽道每250米設定一名醫療觀察員,共計74人,充分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每位運動員都配備了一名獨家志願者,該志願者在比賽結束後提供毛巾,分發車牌,幫助運動員将運動輪椅替換為活輪椅等。當每位運動員到達終點線時,從業人員,志願者,觀衆等都會熱烈鼓掌。
時隔3小時42分鐘,比賽全部八組結束,陝西南雨隊獲得女子馬拉松T54銅牌,陝西隊王豔龍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T12銀牌,陝西隊李林東獲得男子全程馬拉松聽力障礙組金牌。
輪胎漏水,手流血
還堅持遊戲
26日上午10點左右,第一組輪椅男子組到達終點線,比賽時長約1小時30分鐘。
輪椅賽車組的幾名球員脫下防護手套,手指和關節已經擦掉了皮膚,流血,嚴重的兩隻手幾乎都是傷口,賽前更新檔早就脫落了。當手套被摘下時,他們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并因疼痛而發出了吸氣的聲音。但很快他們恢複了興奮和欣喜,當醫護人員幫助傷口時,一些球員說"沒關系",然後忘記了疼痛,并與教練和隊友談論了比賽中發生的意外事件和技術讨論。
第六次到達終點的上海隊隊員楊少橋在比賽中跑到20公裡左右,輪椅輪胎不小心漏水,他笑着對教練說,輪胎正在慢慢漏水,到30公裡的時候已經快要喘不過氣來了,純粹是靠胳膊推輪椅。
"輪胎漏水很好,在公路上比賽很常見。楊少橋說,漏胎不會出現輪椅翻車等危險情況,但不能跑,感覺特别重。"今天,因為下雨,手套特别滑,是以很多球員的手都磨損了。
記者注意到,每個輪椅賽車手的防護手套都不一樣。
楊少橋說,這些手套都是自己設計的,短跑運動員的手套一般是皮或布,中長跑運動員的手套一般都是塑膠土做的,把手放在塑膠土裡再捏出來模型,做好手套内外硬硬的工作,為了保護手,運動員會在手套裡貼一些海綿。
在馬拉松比賽中,輪椅賽車手不僅會受傷,而且在彎腰和蜷縮時會長時間抽筋。楊少橋說,輪椅運動員比賽主要靠手臂和腰部等部位的核心力量,下半身總是蜷縮在輪椅上。"我的腿沒有意識,我的下半身沒有疼痛。但許多球員都有清醒的腿,坐在輪椅上非常不舒服。在比賽中,他們不得不在輪椅上跪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的腿昏迷不醒,他們會抽筋,但他們不能堅持下去,是以很多球員在比賽結束後不能立即離開輪椅,他們需要休息一下。"
馬拉松考驗運動員的毅力
在上午的馬拉松比賽中,首先到達終點線的是來自上海的輪椅賽車手張勇,他以1小時25分25秒的成績赢得了男子全程馬拉松T54。
張勇雖然代表上海隊,但他是陝西山格洛人,他說在家鄉打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感覺很自豪,很開心。"我在比賽前的目标是進入前三名,但我沒想到今天狀态很好,赢得了冠軍。張勇說,這次在比賽中比較放松,一開始沒有那麼緊張,現在更享受比賽了。
"馬拉松和野外比賽之間的差別在于,它更痛苦,更多的是身體測試,但它也更多地反映了殘障人士永不放棄的精神。張勇說,他的腿是跪在車裡,會疼的也會抽筋,但經常訓練,現在已經習慣了。"輪椅賽車手必須有毅力,信念,必須有理想和夢想,如果你沒有夢想,隻有你的軀幹,它不會讓你繼續前進,它不會讓你繼續前進。
2010年,張勇18歲時,商羅殘奧會召集殘障人士到位于西安市東八路的陝西省體育訓練中心,經過篩選,張勇一步走到了現在。
"我2015年底去了上海,在陝西訓練了四五年,才考慮放棄。張勇表示,比賽結束後,短期内不會有大賽,他将直接從西安傳回山格洛,與家人團聚。
同樣來自Shanglo的Nan Yuyu獲得了女子全程馬拉松T54組别的銅牌。
南宇宇說,這次比賽她感受到了家的熱情,感覺很溫暖。"我在上屆殘奧會馬拉松比賽中獲得了第四名,今天的成績達到了我的個人最好成績,雖然下雨,但天氣條件對每個運動員都很公平,我對此感到滿意。
"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力和體能,而且比賽時間很長,是以當我們一起比賽時,有一種默契,長跑運動員互相比賽,互相奔跑,互相成就,更加團結。
南雨自2004年以來一直與田徑接觸,并間歇性地訓練了17年。南宇宇說,其實她的身體狀況不好,起跑速度、力量都比較差,這些年一直堅持訓練,"我以前沒有拿到任何好成績,排名,感覺很不情願。堅持了這麼久,這場比賽的個人成績不錯,也為我的運動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号。中國商業全媒體殘奧會特奧會報道組田睿攝影 趙斌
秦将錄制
妻子教練 丈夫手語翻譯
陝西省女子聾人籃球隊情侶搭檔
10月26日,在第十一屆殘奧會半決賽和第八屆特奧會聾人籃球項目半決賽中,陝西隊教練席上坐着一男一女,不停地為隊員加油打氣,擺出戰術。他們是一對夫婦,妻子Jilly是陝西隊的主教練,丈夫徐冰是手語翻譯,陝西聾人籃球女隊是這對夫婦的團隊指導。
據了解,陝西聾人籃球男子隊和女子隊均按照"省隊學校"的原則,為西安美術學院特殊教育藝術學院學生組别的班,該隊運動員包括西安美術學院特殊教育藝術學院的學生和從各地選拔的優秀球員, 吉利被聘為陝西女足主教練,而吉莉的丈夫徐冰是聽力障礙者,或者說是全國第一個聾人籃球冠軍,他進入陝西隊的比賽基本上是兩人制比賽。Gillie是河北省唐山市人,從小就接受過籃球訓練,并入選了國家青年隊。退休後,Gillie被天津體育學院錄取。徐冰是土生土長的遼甯人,小時候因醫療事故而失去了聽力,他也從小就練習籃球。2001年,全國首場聾人籃球比賽在天津舉行,徐冰代表遼甯隊,而當時,學校上學的吉莉作為志願者參加比賽,于是兩人在比賽中相遇。
吉利說,雖然他有聽力障礙,但這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交流,他們兩人有着籃球的共同語言,"也許這就是命運,我們互相吸引,最終走到了一起。"
兩年後,Gillie大學畢業,申請西安某學院,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後來,徐冰退休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後,吉莉放棄了大學工作,嫁給了遼甯。結婚後,夫妻倆從未放棄過籃球訓練工作,也特别吸收了一些對打籃球感興趣的聾孩子,一份工作就是十幾年。
Gillie說她的手語水準一般,是以徐冰與球員交流比較友善,"我是說他懂,而且他也是聾人籃球運動員,有時候他對聾人運動員了解得更多。多年來,我們倆一直在為聾人籃球訓練,他們希望讓更多聽力受損的孩子參加體育運動,也許會為他們的未來增加一些出路。"
10月26日,陝西隊在四強賽中對陣此前的冠軍浙江隊,由于實力差距較大,陝西隊大比分失利。10月27日,陝西将與河南争奪銅牌。張成龍 攝影 趙斌,招商局全媒體殘奧會特奧會報道組
特征
特奧會遊泳比賽的溫暖時刻
救生員陪同運動員走過最後80米
特奧遊泳館,救生員在水中陪伴體力疲憊的運動員遊到終點線,其中愛與尊重讓人感動。
10月26日,第8屆特奧會特奧遊泳比賽男子22-29歲團體200米自由泳第一組決賽,巨大的遊泳池,當其他選手已經成功到達終點線時,貴州隊員闫勝濤還在努力堅持,懷疑體力充沛而焦慮,他不時碰到線, 現場救生員也第一次發現了情況。
"撲"出一聲響,救生員一側的場上裁判在裁判的指導下迅速跳入水中,遊到餘勝濤身邊陪伴他繼續向前走去,似乎感受到了廣場的陪伴和鼓勵,餘勝濤逐漸調整狀态,最終成功完成了剩餘的80米距離, 成功到達終點。
賽後方原表示,當隻有這名球員在場上時,水陪伴巡遊除了保護球員的安全,及時救援外,還能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我能感受到運動員散發出的體育精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激勵。招商局全媒體殘奧會特奧會報道組在鎮
提醒
殘奧會閉幕式
西安的一些道路交通管制
第十一屆殘奧會和第八屆特奧會閉幕式将于10月29日(星期五)在西安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為確定活動期間道路交通環境暢通有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西安市警察局交警處将在活動期間對部分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控制時間和措施
從10月28日上午10點.m到閉幕式結束,禁止在管制區域内停放各類車輛(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禁止亂放各類物品。
從上午8點.m到10月29日閉幕式結束,管制區内實行交通管制,除持有殘奧會閉幕式特别檔案的車輛外,所有車輛均禁止通過管制區和路段。
控制區域
東自歐亞大道(不含)元朔大道至秦漢大道段,西至東路段(含)元朔大橋至東風大橋段,南至元昱大道(不含)歐亞大道東段至渭河河段,北至秦漢大道(不含)渭河東路段至歐亞大道段。
其他内容包括:渭河東出入口下的元朔大橋,東路東風橋出入口,奧林匹克隧道西入口和出口。
活動期間,西安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将根據殘奧會閉幕式和道路交通流量變化的需要,指揮改道,限制改道,禁止控制區周邊部分道路和區域通行。所有車輛均由交通管理部門或交通标志訓示。
活動當天,預計活動現場周邊的道路交通将受到較大影響。請廣大市民提前安排行程時間,規劃行程路線。倡導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營造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中國經營報》記者 青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