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助力癌症治療“AI肝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在四川釋出

北京,11月10日(王鵬)醫生将肝癌患者的疾病資料輸入到人工智能系統中,該系統在給出治療計劃後立即"計算"治療計劃,以及患者的生存周期,複發機率和複發周期等預測值。第九屆全國肝膽胰腺疾病高峰論壇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當天釋出的"AI肝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像權威肝癌專家一樣,可以實作肝癌的智能診斷和治療。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與惡性良性腫瘤預防"越來越受到重視。肝癌俗稱"癌症之王",我國每年新發肝癌病例數超過40萬例,占世界肝癌總數的50%,但預後較差,術後五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闫祿南教授表示,我國肝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介入治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生物治療等,多種治療途徑交叉,雖然國内外出台相關治療指南,但在實際臨床決策中仍嚴重依賴主治醫師的臨床經驗和判斷。 "特别是對于基層醫院和年輕醫生來說,缺乏治療經驗可以通過做出最合适的決定來影響患者的預後。

在此背景下,華西醫院利用多年積累的大量肝癌病例資料,聯合開發了"AI肝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和"AI肝移植臨床決策系統",協助醫生給予患者适當的治療。

"醫院的資料系統沉澱了大量的病例資料,展現了醫院醫生的經驗和智慧,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來支援和支援醫生的臨床決策,具有很大的價值。醫學圖書館雲CEO張群華教授表示,由于中國是肝癌大國和龐大的資料庫,在醫學人工智能領域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

據介紹,該系統基于大量的醫療資料,采用大資料分析與AI算法,從中對過去的醫生的治療經驗進行訓練和學習,然後給出相應的治療建議,同時也建立了肝癌治療知識的邏輯架構,根據患者輸入的資料實作治療判斷的自動化。

最終,該系統不僅可以為肝癌患者提供治療選擇,以及生存周期、複發機率和複發周期等預測,還可以為患者提供類似的治療方案、用藥、疾病發展等。

華西醫院肝外科主任溫天福教授表示,AI肝癌臨床決策支援系統提供循證、個性化、多層次、長周期、優先的治療方案和政策,幫助肝癌醫生或臨床團隊做出更快、更準确的治療決策。"未來基層醫院接入該系統,相當于引進了國内領先的肝癌領域技術專家,造福于肝癌患者,而開發途徑的能力對商業保險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