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上海中醫院主任姬青到醫學會會員醫院就診,給科室醫生授課

在嘉善,通過長三角網際網路醫院青浦區預約上海中醫院專家編号,線上咨詢;随着長三角一體化程序的推進,長三角地區的名醫、名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齊聚一堂。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在上海形成和蓬勃發展的"海牌中醫藥"與長江三角洲地區息息相關,近日(10月24日)在上海中醫院舉行中醫藥協會高峰論壇,長江三角洲生态綠色融合發展示範區中醫藥聯盟理事會正式揭幕,預示着江南中醫學院将更加緊密, 優質的中藥資源惠及長三角更多地區和患者。

海派中藥進長三角

江南中醫學院文物發掘有頭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開發示範區中醫藥綜合體的主要牽頭機關,上海中醫院年内繼續推進"名醫"下的基層人民心髒工程,并在本次論壇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遺産分基地和專業聯盟正式授予許可證, "海派"張中醫學院内科傳承子基地"長三角中醫肝病學校聯盟子基地""長三角中醫藥财團脾胃病專家聯盟""長三角中醫綜合體中醫疼痛專家聯盟"宣布落戶嘉善吳江。

"這些流派傳承子基地的建立,專業化聯盟,都是我們出口的優勢,同時響應當地的迫切需求,以張的内科為例,已經傳承了300多年,張鏡中醫大師是代表性的傳承人之一,張的内科傳承人一直在中醫院, 病人的數量是無窮無盡的。上海中醫藥醫院院長鐘立軒告訴記者,在長三角整合的東風下,全市中醫院将接受當地抛出的"橄榄枝","海派中醫"将被整合成長三角中醫大家庭,上海著名的中醫醫生、教師将組建當地傳承診所團隊, 建立了名醫考察,著名教師與教學、傳承人和教師學習藝術的"三位一體"診斷平台,建立了海式中醫創新平台。

走在長三角的幾個地方,鐘立軒更能有效感受長三角地區中醫學院的精彩之處。

"青浦棒山何氏是29代中醫家族,第一代世界醫學是與嶽飛的三兄弟,青浦博物館還保留着林則徐給何的後代的一句話——'讀曆史有曆史,控方經常寫一本活書',一個陳列品是何其偉獻給林則徐戒煙丸的。鐘說,江蘇、浙江、安徽都有許多這樣的知名中醫學院,與長三角生态綠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跨省醫療聯合體建設,有望讓江南中醫學院齊聚一堂,進而開啟遺産挖掘工作有望"敲響新的火花"。

名醫齊聚一堂 造福百姓

"長三角名家中醫會客廳"呼喚

就在今年6月9日,上海中醫院惡性良性腫瘤臨床醫學中心課題負責人李偉教授和中心主任田建輝教授參加了中西醫合作遠端MDT(多學科讨論),在蘇州吳江看望了一名惡性良性腫瘤患者。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這背後是長三角智慧網際網路醫院的技術支援,也是長三角地區中醫關聯長三角綜合開發示範區的"第一試水"。

近年來,上海中醫院不斷擴大中醫藥聯合體的"友匝圈",在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和上海西部中醫藥聯合會兩大項目的支援下,緻力于打造一個"融合"的中醫藥聯合體,高品質資源共享和中醫藥文化融合,以應對中醫藥文化的重大健康問題。 野。

例如,以慢性病和重大疑難雜症為重點,由中醫醫院牽頭的西醫協會建立了8個專業聯盟,包括兒科、失眠、脾胃病、腦病、腸道疾病等兒童厭食、咳嗽和喘息,包括9個專業疾病聯盟,該市的中醫醫院一直在靜安, 嘉定、普陀、青浦四區列入上海名牌老中醫工作站7項,将送至人民一方,落在基層醫療機構。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随着長三角中醫藥協會工作的推進,海派中醫可以從上海、江浙地區湧現出名醫、名校、名技、名方等,也能惠及上海患者,上海當地以前探索過的醫學會合作經驗将出口到長三角。鐘立軒告訴記者,中醫藥協會會員還将攜手打造"長三角名中醫診所",目标是成為江南水鄉客廳裡獨具特色的"中醫會客廳",彙集長三角地區高層次專家, 中醫大師,頂級流派,集診療、健康、展示為一體。中醫"金牌",非遺傳家喻戶曉的名字坐得滿滿的,這将是前所未有的。

"經典派對"集中挖掘

用高品質資料講述中醫故事

不僅如此,中醫的本質在于傳承,中醫的未來在于創新。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胡宏毅表示,醫協融合是一項長期工程,要依托著名的老中醫和傳承工作室,更好地總結凝聚創新中醫學院的經驗,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中醫服務;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上海中醫院腦病科主任李文東(右)與醫學會會員一起上課

鐘立軒透露,目前醫學會仍在籌劃組織"長江三角洲中醫學院示範區",梳理流派、制度、學術思想和經驗,對名醫大家的"老一面""體驗方"進行集中和重新挖掘,"有不少企業急于嘗試與我們接觸,標明部分藥物進入研發初期, 随着産業化程序的推進,'名方、名藥'有望跳出'一派',造福廣大患者。"

鐘立軒還談到了長三角生态綠色綜合開發示範區中醫藥聯合體作為跨省中醫藥協會,也肩負着不少"探索"使命,中醫特色"住院準備"如何跨省應用、跨省實踐中醫相關政策、法律支援,前長三角地區醫療保險跨省 安置等公共服務優化為技術、政策層面的突破開了個好頭。

一年前,2020年8月,長三角綜合開發示範區執行委員會簽署了《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上海中醫院與兩區一縣(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上海市、蘇州市、蘇州市上海 和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一年後的今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張忠偉将中醫藥協會的工作描述為"一帆風順","随着中醫藥總會的創新,它将成為示範區醫療領域綜合系統創新的絕佳平台, 并必将取得成果,使兩個地區一個縣的283萬居民受益。"

長三角中醫“朋友圈”越來越大:“名醫、名術、名方”惠及更多老百姓

10月24日,"上海中醫院-西部地區-長江三角洲中醫藥聯盟黨建聯盟"正式成立,緊握拳擊手,集思廣益,再次起步,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副書記方炳華表示,兩大醫學會與建黨聯盟通過各項合作活動,進一步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提升項目展示力度, 增強民生感受,有望發揮"2加1大于3"的效果,繼續實作醫療高品質發展。

作者:唐文佳

編輯:唐文佳

責任編輯:蔣偉

圖檔:受訪人

來源:文輝客戶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電子郵件位址: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