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記者邊境
今天(7月27日)清晨,時店組有一個店主直播:我們社群有一顆溫暖的心,幾天前一位店主突發腦出血,家人有些困難,我們本着互助的理念,在行業委員會組織了一次捐贈。

本區是海潮亞園的花園,位于杭州上城區海潮路。因為地理位置好,"成本效益高",周邊教育等配套也很完美,被譽為杭州市"最美的住房",也在網絡上熱搜。
今天早上,在細雨中,我轉身去找社群行業委員會。
行業委主任周兆軒拿出她布袋裡的記事本,從今天早上開始,她已經記錄了50多個車主的網絡轉賬,最多的是1000元,最少的還有50元。超過30位業主将他們的心投入到行業委員會放置的捐款箱中。
周兆軒拿出一份捐贈記錄。
記錄簿上記錄了業主捐贈的秘密記錄。
隻是碰巧遇到業主往返捐款箱捐款。
這些自發的愛心捐贈,是鄰居們給居民孫亮的手術費用。
周兆軒告訴我,孫亮在7月20日晚突發腦出血,急救車送往醫院,做了開顱搶救,現在已經轉入重症監護室,治療費用相當多,自費部分初步估計5萬元,這對他們的家庭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
我是從周兆口那裡得知孫亮家的。
孫亮今年36歲,和父母一起住在小區裡,孫亮和母親都患有精神殘疾,父親年紀大了,是以生活難免有些艱難。孫亮因為大腦發育問題,沒有正常的就業能力,但他在鄰居和周兆軒的眼中,是一個非常可愛熱情的人。
"他非常熱衷于幫助社群中的任何事情。他是我們社群裡知名的志願者,隻要記下他的事情,他就會認真做點。例如,參加社群巡邏,一直非常可靠。比如查垃圾分類,他從來不怕髒亂累。比如,有人遛狗,狗狗有凳子,他會跟着寶寶的背小心翼翼地撿起來......這一次孫亮突然病倒了,很多認識他的老闆都不認識他,都自發地想給他捐款。"
周兆軒和孫亮都很熟悉,"他用手機特别好,小區老人不會,都是在找他幫忙。比如,我有時候不知道如何給網購退款,比如手機有時黑屏不知道怎麼做,會找到他,他會仔細告訴我怎麼操作。我兒子35歲,和孫亮差不多大,但不在身邊,孫亮有時候喜歡我兒子,他有不好的地方我會說他,比如他愛喝可樂也喜歡吃燒烤,胖子,生活習慣不是很健康。"
這種自發捐贈從27日開始,到8月1日結束,在捐贈箱中轉移和直接釋放。僅今天,就有近100人以兩種方式捐款,現在已經籌集了1萬元。
這是周小川沒想到的,"沒想到大家這麼熱情,盡力幫忙。"
在談話中,城南物業負責該區的經理也表示:"社群業主約700戶,其中200多戶是租戶。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有這麼多人捐錢,說明我們的社群主人既團結又熱情,人們頗為感動。據說孫亮已經從重症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我們都希望他能盡快康複。"
孫亮的病幾乎觸動了整個社群鄰居的心。
社群所在的木農巷社群也一直關注孫亮的情況。
"孫亮是三級精神殘疾,是低保險家庭,低保障每月有1000多元,父母有退休工資。聽說鄰居們一天就籌集了1萬元,我們也非常高興。現在醫院的收費還沒有結清,不知道差多少,我們可以幫上一點忙。孫亮也可以申請臨時市政幫扶。無論如何,我們和行業委員會以及酒店将盡最大努力幫助他。"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編輯、重寫和網絡傳播所有作品著作權使用,否則本報将依據司法管道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