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作者:澎湃新聞

趙曉梅, 劉偉源, 王一飛 整理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設計師:董妙源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5月29日,青年學者"鄉村遺産解讀——多學科視角"研讨會在複旦大學舉行。會議由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複旦大學國土資源研究中心、複旦大學博物館、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和《建築遺産》等媒體支援主辦。

遺産研究,在各學科的共同推動下,不斷拓展研究對象、時空範疇和保護理念,也符合時代實踐的需要,更新了管理模式和發展路徑。如何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系,建構文化遺産研究的學術共同體,更好地将研究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會議旨在打造一個開放的遺産對話場,期待未來面對不同學科的碰撞,探索更多多樣化、更有效的鄉村遺産诠釋。與會者來自考古學、建築學、曆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博物館科學、傳播學等學科和專業,分為六個論壇,進行論文的發表和評審,并在最後的圓桌讨論中進行跨學科對話。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劉兆軒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杜小帆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趙曉梅

第一:作為"事物"的遺産

本次論壇的三位講者均來自建築領域,他們從禮儀、生活展覽、材料技術等不同角度對自己的研究對象進行詳細分析,呈現出單一學科接近"事物"的多路徑。考古學也是面向對象的學科,審稿人根據住區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對三篇論文的發表進行了綜述。

王偉(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題為《廬山之後的金村——儒家遺産與空間遺産》報告。晉村位于浙江省蘭溪市,是南宋科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金啟祥後裔的故鄉。作為"北山四人先生"之一,繼承朱自立真脈的金啟祥,是南宋金華學派的中堅力量。該村目前有仁山書院(金氏寺)、孝道堂、正和堂等當地禮儀建築,雖然在明清兩代的實體末期要倒下,但呈現出特殊的"凸"字形空間格局。王指出,這種模式其實是宋朝陵墓宮和中小型住宅中經常使用的,可能是前房後房模式的中間演變形式。考慮到金華地區的儒家傳統,當地寺廟更有可能遵循南宋制度,與當地方言和傳統禮儀一起,構成了這種空間遺産的文化基礎。

張立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築學院)題為"惠州/浙江西部住宅的橫向布局和住宅内部問題"的報告。惠州鄉是儒家禮儀之鄉,房屋的垂直布局,與禮儀的诠釋相吻合,更受學術界的關注。然而,在明末晚清時期,惠州及其周邊地區也普遍存在明顯與住宅水準布局禮儀不符的情況。通過關注這種橫向布局的住房,張力情報發現:首先,惠州地區常見的垂直住宅布局大多出現在清末,很可能是清代易王朝禮儀興起的産物,用儒家禮儀架構來解釋是恰當的,但從"觀看"的人生儀式上可以了解;浙西住宅與現代住宅進行對比,提出了由内而外的居住理念。

董樹銀(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與設計學院)題為"創造最好的事物——翁定寨和登寨采木工場的施工政策及其劈木技術"的報告。過去,在對傳統木工的施工工藝的研究中,對木材解決方案環節的關注較少。雲南堯源翁定寨和貴州麗萍登寨,兩個風土糧倉都得滿足封閉、實糧儲存的需要,但兩地建木不同,前者多是硬木栗子、桃花心木樹,後者多是軟木型冷杉樹。董樹銀通過調查發現,兩位工匠采用不同的施工工具和木材技術來處理這些建築材料,制定了不同的施工政策,以滿足糧倉的功能需求。這些劈木技術和施工政策蘊含着當地工匠的智慧,展現了人們在一定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下對自然資源"最佳利用"的特點。

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陳偉教授在綜述中指出,"物質"地方建築研究與考古研究有許多相似之處,從住區考古學的方法中可以學到人與地關系、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對地理位置、技術和建築風格的影響。陳先生還指出,與曆史考古學類似,地方建築應充分利用口述曆史、家族史和縣文學來了解當地社群和村莊的曆史,并充分利用跨文化、跨地區的類比來洞察它們的異同。這樣,對古代建築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對物質現象的描述,可以通過物質來看待,重建古代生活史。

第二:作為"空間"的遺産

鄉村遺産不僅是物質遺産,更是各種儀式活動發生的空間和場所。本論壇分别從曆史學、人類學和考古學領域發表,對神聖空間、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空間進行探讨,并由評審員從社會學的角度回應鄉村如何成為傳統文化的遺産空間。

吳能昌(複旦大學曆史系)題為"清代以來浙南省石倉村的神聖空間"的報告。明朝中後期以來,大量福建移民進入浙南,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該地區的社會文化。淳陽縣舊州首府石倉形成了清初以客家移民為主的農村聚居地,主要來自客家家庭的移民不僅帶來了山地發展所需的人口,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還帶來了祖傳地的文化傳統,特别是在神靈和祖先的崇拜中, 以及宗教儀式。報告以實地考察為基礎,結合傳記文獻,對石倉的神聖空間進行了延時調查,發現信仰的崇拜反映了當地和外國傳統相結合的特點,無論是石倉的公共寺廟,還是私人寺廟和香堂以及每個姓氏的寺廟。石黑一族的尋雨儀式也是一樣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和浙南當地的道教傳統,清朝中期之後加上了客家的定光古佛崇拜等因素。一般來說,移民帶來的宗教文化是與當地原有的宗教文化"複合"的,一般來說,嵌入當地原始宗教和文化架構的結構,或者說"嵌體",反映了文化綜合的過程。

魏岚(複旦大學發展研究院)題為《公共空間與公有領域——以白口新村公共空間改造為例》的報告。2012年,在廣東省迎德市白口新村建成大型文化中心,該中心被設想為村内公共生活的中心空間。然而,由于文化中心生産的合法性等一系列問題,它沒有成為村莊的公共空間,而是隻能獲得經濟利益的集體所有制财産。魏瀾認為,傳統的互助合作制度已經被削弱,因為村民的謀生方式已經從原來的農業生産轉變為收租經營,而儒家傳統和中間道路雖然抑制了社群内部沖突的極端化,但并不能真正形成協商民主的機制。在農村地區通過公共空間建設的嘗試,但最終消解了其公共屬性,使其快速商業化,這是農村建設過程中值得關注的。

張萌(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報告題為"華北地區農村現代化的起起落落——張氏村的建築與景觀"。作為一名在村裡出生、長大并不斷觀察的研究者,張萌試圖将河北省保定市張跨村的建築與中國北方的景觀變化和農村現代化聯系起來。通過考察住宅建築材料、風格和風格的變化,以及菜園和農田作物的變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張萌認為,農村人口結構的變化對建築和景觀産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城鎮化程序的大潮中,農村建設已基本達到建設高峰,空心村問題可能加劇,這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必須正視的難題。

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範立珠教授在評論中指出,剩下的古建築是我們文化的見證,承載和保留了許多作為物質載體容易褪去的東西,讓我們能夠欣賞它的遺産。範立柱先生認為,對鄉村遺産的诠釋,對于如何讓深厚的遺産具有诠釋的價值,是重要的事情,絕不能真正成為"遺産"。好吧,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堅持,以及在新時代賦予鄉村建築符号新的意義,講述我們的新故事。

第三:作為"實踐"的遺産

遺産思想家勞拉·簡·史密斯(Laura Jane Smith)在她的《遺産的使用》一書中将遺産定義為一種文化過程,當地人,局外人和研究人員積極參與遺産實踐,這是一種更全面地定義"遺産"概念的社會行動。本次論壇的演講者和審稿人分别來自人類學、建築學和經濟學,這些學科都深入參與遺産實踐。

李展(中國農業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系)題為《農村賢者回歸與資本農村背景下農村遺産的實踐邏輯》報告。以永泰莊寨的保護利用實踐為例,李展認為,圍繞農村遺産的"活躍農村"人群有兩種:一種是緻力于家鄉公益事業的村民,另一種是被遺産的商業價值轉化潛力所吸引的投資者, 包括回國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前者保持地方感和道德感,以改善家鄉的生活,工業複興和文化保護,無論是出于桑樹環境還是社群責任,但持續幹預的能力有限。後者,為了收回投資,增加資本增值,連接配接多種行業類型,延伸産業鍊,實作遺産的可持續激活和利用。李總提出"關愛禮物"和"取而代"兩套關系,總結了兩者的行為模式,以及鄉鎮聖人的贈品模式和投資者的會計邏輯,存在顯著差異,但也會互相影響。兩種邏輯的互相滲透,也是與傳承相關的社會力量以更加健全的能力參與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黃華清(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題為"技能,風土,空間 - 遺産展覽的建築實踐"的報告。遺産展示空間與真實技能過程和當地語境的分離,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建築實踐的兩難困境。目前,茶、紅酒、版畫等具有非遺性的産品,在生産工藝和生産工藝上與傳統空間分離,使這些非殘值無法得到充分證明。黃華清借用"風土"的概念,試圖彌合傳統技能過程與場所特色之間的分離,并通過"鄉村移動美學教育工作坊"等建築設計實踐項目,讓觀衆獲得風土的體驗,感受風土的内涵,展示傳統技藝,讓遺産展示更好地介入社群。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鄧志小組研究員在評論中指出,各學科的觀察視角和論證方法不同,他認為李報告中提到的兩套概念——關愛禮物和替代——可以形成一個嚴謹的理論架構, 同時注重研究中典型案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避免歸納的謬誤。黃華清的報告提到了遺産展示空間與地域語境的分離,以及後面提到的許多思想能否從實踐提升到理論層面,卡爾·波拉尼在《大轉型》中将經濟生活嵌入社會關系的理論或許可以提供參考。

遊戲4:遺産還是遺産?

21世紀似乎是一個"遺産"世紀,任何有形的、無形的"傳統"都被冠以遺産。本次論壇是從景觀和建築視野出發的三個案例,在"遺産"的概念下審視不同地區的生存路徑及其産品。從地理學的角度思考,或許會提醒我們,在這個泛遺産的時代,"遺産"可能會限制我們對世界的了解。

石丁(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報告《都江堰灌區農村遺産的特征與價值》。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類水利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迹,代表着中國傳統時代科技水準的巅峰,至今仍為成都平原發揮着灌溉和調水功能。從世界農村遺産分類體系來看,都江堰灌區農村遺産是典型的複合遺産,其總體價值由自流灌溉渠系統、幹水輪作耕地和森林沉降共同承載,自流灌溉系統是其主要特征。石丁認為,都江堰灌區農村遺産是這種複合模式在四川和西部地區的典型代表。都江堰灌區農村遺産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可以填補中國灌溉農業文化遺産全球名錄中的空白,為中國灌區農業體系對全球農業文化遺産體系的重要價值做出貢獻。

梁玉樹(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題為"不是遺産":沙漠田園聚居地日常景觀的解讀。巴丹吉林加查位于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是一個晚期的蒙古定居點和牧場定居點,由于其特殊的地質特征,一直存活到今天。梁玉樹解釋了住區21個牧民家庭的生産生活所形成的日常景觀空間,她認為,随着曆史上漢族移民的遷徙,一方面,漢族人經曆了從"依附"到"獨立"再到"本土化"的過程;如何在遺産的背景下看待"真實性"?傳統的本質是什麼?梁玉樹認為,這些昔日的遊牧民族,在當代變遷的背景下,面臨着傳統、旅遊、身份的複雜糾葛,他們的傳統既真實又開放,又脆弱。

侯石(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題為"舊錫礦影響下的閩南鄉村遺産初步探索"。明清兩代以來,老錫礦一直是西南邊疆省份雲南的重要礦産,近一個世紀以來,錫礦開采帶來的巨大财富改變了鐵路沿線城村的面貌,至今在建水、石平等地保留了十多個完整的村莊和數百個美麗的家園。侯石認為,一座古老的錫礦和一條藍色的臨平鐵路,極大地改變了閩南河流域的城鄉景觀,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既是明代以來移民帶來的儒家文化的延續,也是受近代外來文化的影響, 這是"人類價值觀的重要交流"。目前,對與舊錫礦相關的農村遺産的研究仍然很少,該遺産尚未得到研究,挖掘和保護。

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的安傑生教授在綜述中指出,對地理學的關注可能對我們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都江堰和牧民聚落兩個案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生存問題,曆史時期并不詩意,如何适應這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值得我們重視。就侯史的報告而言,安傑生教授認為,一座老錫礦的改造值得思考,為什麼在通過采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投資農村建設,回歸農業社會?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來看,"遺産"可能是生存智慧的展現,但僵化的"遺産"概念不會導緻"殘酷"的發展方式嗎?

遊戲5: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方法嗎?

人類學通常被視為一種可以在尚未形成理論範式的遺産研究領域廣泛應用的方法論。在農村遺産領域,這種人類學研究方法是如何形成的?當代學者如何在時間次元上擴充它?本論壇的報告和讨論或許提醒我們,要多思考方法形成的曆史程序,這一過程還在繼續。

孫靜(中國泉州文化遺産學院泉州師範學院)題為"早期燕京學派的農村視角——基于吳文炳、費曉彤、費爾斯的中英合作計劃"的報告。燕京學校被認為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中重要的學術學校。在讨論1936-1939年54本英文書信的基礎上,如馬裡諾夫斯基、雷蒙德·費爾斯、費曉彤、吳文淳,孫靜着重于幾個研究計劃,試圖通過"走出去"燕京學派來補充和還原英國社會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的曆史圖景。這些資料表明,當時燕京學派更傾向于用沒有曆史的複雜農業社會的邏輯來研究邊疆社群,以達到對社會整體運作機制的認識,進而對中國的重建起到實際作用。這也與倫敦功能學派相吻合,該學派試圖通過對沒有曆史的中國農村的研究,将其方法論從部落社會擴充到複雜的文明,進而使西方世界的"中國知識"更加完整。

徐偉(北京林業大學城鄉規劃系講師)題為《農村住區結構和過程的景觀人類學研究方法》報告。徐偉首先追溯了景觀概念的産生過程,指出原有的"景觀"并不包含視覺美和精神情感的内涵,其根源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組織、制度的客觀意義,然後向人文主義的方向發展,突出了景觀的象征意義,并作為人類社會關系的構成和運作的載體, 具有獨特的結構。徐偉認為,要用景觀法研究農村住區,就應該把其空間形态和文化意義作為目前結構要素長時間耦合過程的呈現,将住區的基本結構與具有較強地方特色的農村住區材料(山地、水、林、湖草村)的非物質(文化)要素相結合, 并在某些機制下發生變化。景觀法農村住區研究可以采用結構性和程式性思維,重視景觀人類學的方法論。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張曉春在評論中指出,孫靜的報告不僅促使大家繼續"回歸經典",閱讀費曉彤等人的中國農村研究,也讓人們思考了過去一年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應用和轉化過程;回顧曆史,從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村建"到近幾年新一輪的農村研究和建設實踐,"城鄉曆史文化保護與繼承制度""城鄉融合發展"逐漸成為新的方向和主題,農村不應成為城市建設的複制和資本的終結。跨學科研究人員和建築師的角色以及他們今天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不是完成單向研究或在一個地方制作精美的作品;

遊戲6:從對象到主體?

對遺産的解釋不僅包括創造對象的曆史,還包括主體的體驗,這是任何遺産實踐的基本方面。本論壇的報告和讨論使我們思考遺産的複雜性和解釋遺産的困難。

劉偉(昆明理工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題為"尋找李秀輝——留在曆史角落的技術交流細節"的報告。浙江木拱橋是我國浙浙兩省交界處山區的一種非常特殊的橋梁形式,至今隻有兩家傳承了四代以上的工匠。這兩個家庭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獨立的家庭傳統。其中,張新友一代的張家開始砌橋,是已知最早的橋梁建造者團隊,但張氏工匠的橋梁修橋技巧從何而來尚不清楚。守甯縣仙公橋為張的第一部作品,橋上的水墨書表明存在另一位與張新友工匠李秀宇,兩者之間可能是橋梁搭建技巧的溝通或教學。通過對周邊村譜的考察,劉玮試圖挖掘李秀軒的資訊及其與張氏的關系,雖然最終沒有找到李秀軒關于家譜的确切資訊,但在尋找李秀軒的過程中發現,傳播橋梁制作技巧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橋梁建設者和其他行業群體的人進行交流和互動, 實作跨家族溝通的技能,進而以保密的方式使家族内的核心技術得到保護和傳承,進而形成數百年的技術傳承。

齊曉軒(清華通衡規劃設計研究院人文創意城市研究院副所長)題為《村、鎮、山——了解空間網絡中的建築遺産》的報告。對遺産的解釋離不開對創造遺産主題的了解。按地理對建築遺産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空間不是同質的,但試圖了解遺産創造者的觀點有助于我們看到建築遺産與環境之間聯系的意義。方志,詩歌、量合、口述曆史都有助于提供遺産創作者的主要視角。以山林為例,不同時代遺産創造者的創作和表達展現了空間類型的常識:在縣的方志中,小鎮和風景一起以生活為隐喻來描述整體的當地環境;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遺産保護中心研究專家叢格林在評論中指出,傳播遺産的價值是重要的,讓人們知道,傳播我們研究的價值也值得關注。遺産的傳遞有三層,第一層的交流發生在建造者身上,他們通過遺産對現實世界的了解,第二層是當他們把它看作遺産時,研究人員解釋遺産的走向,第三層的解釋是從事遺産保護的人去看它, 不僅是為了解釋本體,更是将自己的了解再傳達出來,通過媒體為大衆廣泛關注。

圓桌讨論:

會議 - 村莊遺産诠釋 - 多學科視角

演講結束後,與會者舉行了圓桌讨論,并就各自的研究和實地研究經驗進行了自由交談。

針對大會遺産解讀的主題之一,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Konda女士從博物館科學的角度分享了她的觀點,她認為解讀是向公衆開放的,不僅需要傳播鄉村遺産的價值,價值研究涉及到各個人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将有趣的資訊傳遞給目标閱聽人,吸引更多公衆參與遺産保護和傳承。說到诠釋的作用,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王偉先生認為,诠釋的作用有三個,首先,诠釋是創造,其次,對價值的認識奠定了創作的基礎,最後,不同學科在诠釋上的沖突尤為重要,不同領域的研究者之間會出現對峙, 主要對象之間會有碰撞,比如外部研究人員和當地人會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釋。從價值認知的角度來看,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教師侯石表示,當地人對村莊和曆史文化有自己的诠釋,從價值認知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有另一種次元的解讀,也可以激發村民做出新的認識。至于向公衆傳播,研究可能是未來更好的方式。

嘉賓們還讨論了觀衆的口譯和口譯的挑戰,複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石丁先生向來賓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觀衆想知道什麼?在他看來,面對遺産,人與人之間、世代之間的差異可能很大。每個人都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我們可能被鎖在資訊室裡。雖然對傳承的解讀面臨諸多困難,但正如上海艾達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的王偉瑤所說,情感價值是每個人關心的問題,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對于家庭記憶和家譜閱讀,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張力,這種力量和美在價值上诠釋了關注的價值。西北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行政學院表示,學者們這次圓桌讨論就像農村普通大家圍着火塘聊天一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是資訊交流,更是形成了一定的情感共鳴。

學者們還反思了農村現有的遺産實踐。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清華市同恒規劃設計研究院的齊曉軒先生表示,一切文物實踐都是诠釋,包括實踐本身,都在不斷給遺産帶來新事物。作為解釋實踐的主題,我們可能需要一個互相批評的社群和一個反思和讨論的環境。複旦大學文化文化系趙曉梅先生表示,會議的主題是将"村"、"傳承"和"解釋"三個關鍵詞分開,因為不是所有的村落都要走上傳承之路,這是一個加名,是人工塑造和建構的。對于這種建設,上海交通大學叢格林先生認為,對農村遺産有價值、需要保護的,就是我們作為從業者需要考慮的,如果邊界不明确,或者價值建設開始泛濫,會帶來一些弊病。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鄧志志提出,随着時間的推移,農村出現的哪些新事物将成為農村或農村遺産的新組成部分?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黃華清回應說,許多文化傳統實際上是建起來的,遺産诠釋也是建起來的,鄉村需要的可能是既能傳承傳統又能面向未來的傳承。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郭博雅也分享了她的經曆,她認為農村是城鄉關系中,中國傳統的城鄉關系大多是城鄉兼而有之,如今對農村的研究也需要放在動态關系中去思考和解讀。

至于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複旦發展研究院魏岚老師提到,我們研究農村遺産,不能單純有懷舊之情,也不能落入西方遺産批判的角度。目前,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實踐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大量的目光和資源流向農村,我們也需要保持警惕。泉州師範學院、中國泉州文化遺産研究所孫靜老師認為,人類學對人類學的解釋、解釋人類學也有很多讨論,在她的研究經驗中,研究者不必給自己太強的倫理枷鎖,所有實踐都是在關系主體之間實作的,無論什麼學科,到農村了解我們的立場可能更重要, 想想我們可能對當地産生的影響,對自己的研究處理更加謹慎。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生吳偉峰認為,在農村,我把遺産看作一個深深植根于人們心中的概念,這種外部知識也對當地人民産生了影響,村民們有時會用一套"既定的話語"來回應我們,這對研究人員做實地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我們需要找到,傾聽背後更多的聲音。

最後,談到鄉村遺産的作用和未來,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師張智認為,他個人認為遺産是一股批判力量,可能不在實踐中,而是在經驗中。我們的公衆,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從遺産中學習,并像普通人一樣體驗它,通過它構成了一股批判力量。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生蔡玄軒觀察到,目前在農村進行研究實踐的建築與規劃學者有交談的欲望,雖然遺産在今天的農村受到了很多關注,但學者的力量有限, 而作為學者,隻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要做好研究。當我們進入農村時,無論如何反思,都不能取代實踐的對象,村民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政策。中國農業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系教師周丹丹在談到他所研究的農業文化遺産時說,農業文化遺産作為一種獨特的鄉村遺産,具有鮮活性,需要打破研究、保護和傳承的學術壁壘。我們共同關注文物,是我們行動的第一步,我們希望未來會有更多跨學科的討論,為文物保護事業共同努力。

無論是農村社會的發展變革,還是鄉村遺産的保護,我們都面臨着理論建構和重新诠釋的需求,需要更多多元化的學術力量加入,推動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同時,多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拼接和盜用概念和理論,它需要不同領域的學者走出自己的研究"舒适區",傾聽不同的聲音,打破碎片化的思維模式,共同應對文化遺産研究和實踐領域的新問題和挑戰, 讓遺産的價值得到有效诠釋和傳播,激發遺産的當代生命力。

(攝影:劉躍軒)

責任編輯:黃曉峰

校對:張良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