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金融《銀行金融之眼》制作
文耀耀
核心提示:
1、28億元認捐"羅森門"活動完成時間表。
2日,濟民信托集團在10月25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行用于辦理質押擔保材料,應有大量僞造公章,不排除銀行人員參與。另據了解,相關材料有300多枚涉嫌僞造的公章。
3.行業律師告訴鳳凰網金融《銀行金融之眼》,質押可能無效。銀行未經企業同意質押企業存款的,無權處分,銀行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如銀行與第三方惡意串通損害涉案企業利益,質押無效,銀行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4、渤海銀行房地産貸款占比超過标準,其中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同比增長55%,客戶貸款集中度前十名觸及監管紅線。
————————————————————————————————————
這可能是近年來最大的貸款欺詐。
事情是這樣的:濟民信托集團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總存款為33億元人民币。然而,渤海銀行南京分行不知不覺地使用了28億元,為華業石化的貸款提供質押擔保。
參與此次"羅森門"事件的一方,濟民信托集團(以下簡稱"濟民信托"),是江西企業,中國知名的現代大型健康産業集團,涵蓋醫藥、能源、投資等領域,有兩家子公司叫山口藥業和恒生藥業。
另外兩方,營運質押貸款的銀行渤海銀行,辦理了華業石化的貸款。有趣的是,華業石化成立于2019年,距離股東變動四次還不到三年。今年7月26日,江蘇華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獲得華業石化100%股權。此前有消息透露,華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子公司華昌地産100%股權,但已被中石油假冒。

這起離奇的質押貸款事件的關鍵在于,濟民信托集團的資金是在未經其授權、不知情、互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質押擔保的。"28億元,就目前記錄而言,數額巨大,可能是近年來最大的貸款詐騙案,"一位業内人士評論道。
據目前所知,這起28億元質押"羅森門"事件疑似。渤海銀行是28億美元認捐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似乎也遇到了問題。
01
活動時間表:去年開始
該銀行曾希望Jimin再承諾5億美元。
根據各方釋出的資訊,鳳凰網金融《銀行金融之眼》梳理了此次"羅森門"事件的時間表:
2020年11月:渤海銀行用杉杉藥業的定金質押了南京華業石化有限公司的票據融資,該行向華業石化出具了半年一次的承兌彙票,第一張發票金額為3億元。
2021年3月:無錫方盛會計師事務所向濟民信托子公司山下制藥發出質詢函,在信中《杉杉制藥在渤海銀行的7筆存款共計10.1億無當機、擔保或其他使用限制》中,該行回複:"經本行核實,确認項目及本行記錄資訊。事實上,根據後來的資訊,當時山口制藥的存款已經被銀行設定為貸款質押。
8月9日:渤海銀行南京分行以"杉杉醫藥業實際股東與企業資訊披露網絡查詢不一緻"為由,要求公司郵寄一份加蓋企業股東公章的公司章程。
8月19日:濟民信任子公司山下藥業在江華的法定代表人獲悉,有人冒充集團人員在銀行櫃台辦理存款質押手續,表示從未授權他人辦理存款質押,要求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報警。
8月20日,濟民信托集團基金管理部經理熊多發現,杭芽三筆"新易存款"存款共存入12億元,已質押,無法提取。山口藥業和恒生藥業後來試圖提取每筆存款,但無法提取,當銀行核實公共服務電話時,對方确認各自已質押,總額為28億元。
8月21日,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總經理胡兆豐口頭通知濟民信托集團,2020年11月,渤海銀行已向杉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存款向華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質押,該行向華業石化出具半年度承兌彙票,首期開票金額為3億元。此後,山下制藥和恒生制藥兩家子公司在銀行共存入28億元人民币,均已用于質押擔保。
8月21日:據錄音顯示,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總經理助理管鵬成在給濟民一個可信的"解決方案"時提出,希望允許渤海銀行繼續使用山下制藥的5億元存款,為華業石化從渤海銀行貸款提供存款單質押。
8月24日:濟民信托集團向渤海銀行南京分行送達了一封書面通知函,明确:"從未将存款轉為紙質存單,也未為他人辦理過任何質押業務;
8月25日:由于華業石化未能在還款日還款,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強行扣留金民信托存款4.5億元。具體而言,恒隆切斷了恒生藥業5億元的存款,後來返還了5000萬元。
8月26日:濟民公信攜帶公章、委托書等,到渤海銀行南京分行櫃台查詢,希望能拿到公司在銀行的所有業務資訊。在向銀行從業人員征求意見後,明确表示不會提供咨詢意見。
9月3日:濟民信托集團 繼民信托集團多次交涉不成功後,向無錫警方報案。警方正在等待查明真相。
10月23日:媒體報道,事情發酵。
10月24日清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報警。"在與相關企業處理日常業務的過程中,我公司發現企業間異常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尋求司法解決,"總公司官網表示。"
10月24日晚:濟民信托集團釋出《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六題》,向渤海銀行索要一份聲明。
沖突的是,事件發生後,渤海銀行曾希望濟民再出資5億元,繼續為華業石化提供擔保。
錄音顯示,8月21日晚,在給濟民的所謂"解"中,關鵬成說:"不,你一定會笑着說,現在情況就是這樣,我怎麼能繼續承諾呢?"一旦25日他不能繼續,你這邊一次不為他做,也不行,逾期,我們銀行付款,第一次,會拿走你的存款單,你那邊報警,好吧,那整個存款單28億全部當機,你的存款單不能帶走,錢不能拿走。"
随後,8月25日,渤海銀行實在強行扣留了恒生藥業5億元的存款。
同樣不為人知的是,渤海銀行先是扣除了5億元,然後返還了5000萬元。"這是因為他們發現華業石化賬戶上有5000萬元,是以他們扣除了更多,然後退還了。"濟民信托集團基金管理部經理熊多說。
28億元質押"羅森門"事件本身仍難以判斷,但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并不知道貸款客戶賬戶有5000萬元,直接扣除了恒生藥業5億元,然後返還5000萬元,似乎足以說明銀行的風控存在較大的漏洞。
02
質押擔保材料中300多枚公章涉嫌僞造
專家:質押或無效
濟民信托集團10月25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行用于辦理質押擔保材料,應有大量僞造公章,不排除銀行人員參與。另據了解,質押擔保材料有300多枚涉嫌僞造的公章。
在濟民信托釋出的錄音中,渤海銀行從業人員也承認了該銀行風控的漏洞。
"按照正常的貸款審批流程,渤海銀行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國有銀行部門負責公共貸款的一名從業人員告訴鳳凰金融金融。整個貸款審批和發放過程至少涉及三個部門,前台部門負責營銷和産品設計,台灣中部部門的信用審批部門審查貸款資格條件,然後由信貸管理部門進行貸款。在此過程中,主合同應簽訂,從合同開始,經企業同意作出定金質押。根據目前釋出的資訊,根據實踐經驗,已經質押了28億元的存款,企業和銀行可能已經簽署了一定的協定。此外,他說,當地中小銀行存在許多不合規問題。
如果濟民信托集團不知道,28億元的質押是否仍然有效?
京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瑩告訴鳳凰金融的《銀行金融之眼》,筆權無效。《民法典》第427條規定,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質押合同,未簽訂質押合同的,質權無效。此外,質押合同應當包括下列規定:(1)附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附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三)附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質押财産的名稱和數量;(四)擔保範圍;(五)質押财産傳遞的時間和方式。在此事件中,濟民信托集團沒有意識到,不符合生效條件。渤海銀行使用虛假公章進行質押貸款,這是銀行風控的漏洞。"
中國政法大學劉曉兵教授說:"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銀行之間存在存貸關系,企業是債權人,銀行是債務人。銀行在辦理存款質押時,應當對企業與第三方之間的質押關系進行形式審查,如企業處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權或代理權等。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銀行未經企業同意質押企業存款的,無權處分,銀行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如銀行與第三方惡意串通損害涉案企業利益,質押無效,銀行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凱祥也表示:"原則上肯定是無效的,但案件的具體情況必須閱讀證據才能得出結論。《民法典》第154條規定,行為人惡意與當事人勾結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也就是說,渤海銀行南京分行與融資方華業石化惡意串通,損害了第三方山下藥業、恒生藥業,合同可能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也明确:"公司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法》關于公司對外擔保解決程式的規定,越權代表公司及其對應方訂立擔保合同, 如果親屬不誠信,擔保合同對公司沒有效力"。這意味着,如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越權簽訂擔保合同,另一方也明知公司尚未對擔保承擔責任。上述金融機構也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案件如果企業要求第三方擔保,出現了"無公司決議、封印虛假、授權虛假"的情況,一般都會判斷合同無效。
03
渤海銀行因内部控制漏洞被罰款數次
"新易存儲"涉及的産品于去年成立
鳳凰網金融《銀行金融之眼》發現,去年以來,28億質押"羅森門"當事方之一,渤海銀行内部控制問題,因違反信用擔保規定被罰款。
2020年9月,渤海二行南京分行因"返還銀行受理票據保證金、存貸關聯、為銀行間投資業務違規提供信用擔保"被保監會江蘇省監管局罰款125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6577.56元。
今年5月21日,渤海銀行總行被該行保險監管機構罰款9720萬元,該行34個問題中很多涉及内部控制問題,其中第8條對直接名稱渤海銀行内部審計嚴重不足。其他具體的相關違規行為包括:9、漏報案件(風險)資訊;14、未落實信用審批條件發放貸款;20、銀行承兌彙票保證金管理不規範;21、沒有嚴格審查銀行承兌彙票交易背景的真實性。
據公開消息,濟民信托集團在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28億筆存款屬于該行的"新易存款"業務。作為渤海銀行的創新業務,它于2020年6月才在南京分行正式開業。
據當時報道,自渤海銀行總行釋出"新易存款"創新存款産品以來,渤海銀行南通分行首次組織所有客戶經理對産品進行教育訓練,并有效認識到該産品的短期價格優勢明顯,網上購買簡單低起點, 支援到期自動續費、多次提前提款和質押融資。至少從消息中可以推斷出,渤海銀行大力推廣"新易存款"業務。正是這種"新易省"的生意,突破了28億元的災難。
渤海銀行從業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易存款"可以通過網絡櫃台或電子管道購買,前者單筆存款金額為50萬元,後者單筆存款金額為10萬元,存款期限為10天至1080天。"這确實是一種定期存款産品,但它比正常定期存款産品更靈活,客戶可以提前設定存款條款,并在存款前知道利率是多少。
04
渤海銀行房地産不良貸款增長55%
公司稅前利潤下降
不僅内控問題嚴重,渤海銀行業績也不容樂觀。
2021年上半年,渤海銀行營收同期下降至158.03億元人民币。企業銀行業務的稅前利潤甚至更糟。2021年上半年,渤海銀行稅前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7.89億元降至8.34億元,大幅降幅超過50%。
在安全名額方面,2021年上半年,渤海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别下降至10.75%和12.76%。
此外,渤海銀行的房地産貸款占比超過标準。而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同比增長55%,前十大客戶貸款集中度觸及監管紅線。
2021年上半年,渤海銀行房地産貸款達936.9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9.59%,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為18.87。不良房地産貸款從去年年底的23.85億元上升至36.96億元,同比增長54.97%,而不良房地産貸款率則由2.13%上升至3.94%。
值得注意的是,該銀行最大的客戶貸款占淨資本的百分比為9.15%,接近10%的監管要求,而該銀行的前10大客戶貸款占淨資本的百分比為54.06%,超過了法規規定的50%的上限。
渤海銀行前10大貸款客戶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面臨某些行業和客戶集中的風險。
渤海銀行在今年的半年度報告中也特别提到了聲譽風險,明确提出要"提升分行聲譽風險控制和輿論應對能力,加強全行聲譽風險管理團隊建設"。"28億美元的"羅森門"承諾無疑将對其聲譽産生重大影響。這一事件無疑是渤海銀行和渤海銀行南京分行面臨的重大挑戰。鳳凰網财經《銀行金融之眼》将繼續關注事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