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内在英國賺了214億

作者:胡華成

1990年代,李克強連續13年成為中國首富,這是他經商能力的标志。

進入21世紀,随着大陸房地産和網際網路的興起,李嘉誠一直被馬雲、馬化騰等人排擠在最富有的位置。是以,有些人開始質疑李嘉誠的年齡和他對新時代的不适應。

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内在英國賺了214億

不過,在經曆了變化之後,很多之前最富有的人已經沒有風景了,而李嘉誠依然穩如泰山,集團的淨利潤絲毫不遜色。

甚至有人懷疑李克強隐藏了很多财富,否則他仍然是中國最富有的人。即使不是中國首富,财富還是比想象中的要多,李嘉誠通過這麼多年的穩定表現證明了"你要麼師不你"!

1

它在半年内在英國賺了超過200億美元

許多人說,李克強近年來才開始投資海外市場,事實上,早在1991年,他就購買了英國薩福克郡費利克斯托港75%的股份。1998年,李嘉誠收購了英國泰晤士港和哈裡奇港。

直到2008年之後,李嘉誠才開始增加他在英國的投資,他終于得到了"不要讓李嘉誠逃跑"的聲音。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李嘉誠開始有序開展内地房地産業務,賣出成為李嘉誠在内地的主要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李哈辛近年來兌現超過2000億元人民币,他在英的投資已超過4000億港元。

以下是李嘉誠在英國的一些大動作:

2005年,李先生投資24億英鎊,持有北方天然氣88%的股份。

2010年,李克強為英國電網支付了91億美元,該電網控制着該國25%的電力供應。

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内在英國賺了214億

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9月,英國的電價已升至每兆瓦時285英鎊,相當于每度電0.285英鎊(約合2.5元人民币)。這是去年同期價格的七倍,是22年來的最高水準。

英國的電價一飛沖天,李嘉誠受益匪淺,完全是一個悶悶不樂的富人。

2016年,李嘉誠以110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國家電網天然氣業務51%的股份。

這些隻是李嘉誠在英國的大投資中的幾筆,還有很多大錢不能上市,但相信大家都已經認清了李嘉誠的财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李先生的投資偏好,你會發現他正在購買與英國普通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如天然氣,電力,自來水,火車,機場,零售,釀酒等。

有網友誇張說,李嘉誠已經買下了英國的一半,隻是你想不起來,沒有李嘉誠做不到。除英國外,李嘉誠還位于全球傳統行業。

昌河是李嘉誠海外并購中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其主要業務收購也是海外收購。截至6月30日,昌河半年營業收入1354.96億元,淨利潤214.14億元。

2

李嘉誠的投資邏輯值得學習

不知是什麼時候,國内媒體對李嘉誠的報道偏向于負面,有的甚至把李嘉誠描繪成一個以利潤為導向的投機者。

其實李嘉誠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他沒有在虛拟經濟上投入太多網際網路,而是圍繞生活必需品、電力、自來水、天然氣等主要資産幾乎人人都需要。

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内在英國賺了214億

除了投資領域更關心人們的平凡生活,在投資領域是全球多元化的投資,不要把雞蛋撒在籃子裡。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疫情期間,李英資的酒館和餐飲業損失慘重,半年虧損19億港元。李嘉誠應該很緊張,但他一點也不緊張,也有點想笑,為什麼?

由于李嘉誠也有航運和港口業務,這些資産在疫情爆發期間發了大财,因為運費飙升,李嘉誠實作了騙錢。

李嘉誠通過自身多元化實作風險對沖,每年能穩定賺到數百億元,這是能力所在。

有些人可能會比較阿裡巴巴和騰訊,它們擁有創紀錄的淨利潤,每年可能賺取數千億美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和阿裡巴巴都有創新和高風險的業務,可能會受到新技術的出現。

李嘉誠的生意就不一樣了,隻要地球不爆炸,他就能賺到穩定的錢,因為隻要人們活着就需要電、天然氣、自來水等産品。

昌河集團2016-2020年期間的淨利潤分别為419億港元、436億美元、465.8億美元、477.8億港元和374億港元。

雖然業績不如科技公司那樣穩定,但該公司的表現令人敬畏。李嘉誠的投資理論是一種哲學,需要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實作。

永遠不要低估李嘉誠,他半年内在英國賺了214億

随着媒體思維的全網覆寫,讓産品銷售來臨!

所有未來的商業競争都将集中在媒體傳播上。如果缺乏媒體思維,一家公司或老闆注定要早日失敗。

記住:沒有傳播,沒有意識,沒有意識,沒有聲譽,沒有聲譽,如何成為知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