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的遺産有多強大?後代吃了1000多年,第29代孫竟比李嘉誠還富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這旋律想必所有人都很熟悉,吟唱的就是鐵面無私包青天的剛正不阿的形象。包青天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大臣,因為鐵面無私的高尚品質名垂千古,在曆史長河中留下了重要印記。

盡管這位大清官一生清清白白,但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賺錢方法,他的獨特門路,也讓自己給後代留下了非常豐厚的遺産,甚至他的29代子孫的富有程度遠超過李嘉誠。

包青天究竟遺産有多豐厚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讨一下。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成功出仕。包拯在公元前1027年北宋天聖五年的時期成功考中了進士,擁有了當時的“鐵飯碗”。

但包拯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人,因為父母年紀太大了身體也不太好,雖然考上了科舉,包拯卻沒有立即去實作自己的仕途夢,而是先在老家照顧父母年邁的身體,直到父母雙雙去世,他才奔赴了自己的仕途。

包拯的這一行為,盡管讓他錯過了自己仕途的最佳階段,但“孝順”的良好品質也讓他出了名,他的仕途并未受到任何影響。

包拯一生擔任過衆多的重要職位,如三司使、監察禦史等等,不管身在哪個職位,他都不為權貴大公無私,許多的貪官污吏都被他所彈劾。

他的清正廉潔和公正的良好品質也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天下的子民都非常擁護和愛戴他,他也是以獲“包青天”的稱号。

包拯在端州擔任知州時,當地生産一種名貴的硯台,這種硯台非常受世人所歡迎。這就導緻當地的曆任知州都喜歡借自己的職務之便,到處搜刮硯台,悄悄收納囊中。

直到包拯來到端州後,徹底打消了這種風氣。

包拯明令禁止硯台的上供朝廷數量,也從來都不會巧借個人職務私藏硯台。在他離任崗位的時候,身上并未攜帶任何名貴硯台,可見他有多麼的清正廉潔。

也許在大家的正常印象當中,清官一般都是兩袖清風一貧如洗。可包拯的俸祿卻非常的優厚,因為他是朝廷的重臣,“工資”非常豐厚。

以開封府包拯任職為例,他每年的俸祿就達到18,000兩白銀,放到現在相當于是人民币500多萬,并且每年都會有上千畝的免稅田地作為收益,也就是說,他每年輕輕松松就能賺到1000多萬。

除此之外,朝廷每年都會給予重臣各類各樣的補貼,可以說隐性福利也非常豐厚,且包拯是一個對金錢沒有太大欲望的人,他所賺下的豐厚資産全部都儲存了起來。

盡管豐厚的收入,讓包拯過上了相對富足的生活,但他卻從來都沒有形成奢靡浪費的風氣,依然保持着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

他知曉自己的職務是為了為廣大的子民和百姓提供服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錢效益。

說到财富,對于包拯來說,物質僅僅是他身上或家族最不值得一提的财産,對他來說,最寶貴的精神遺産是他清正的家風。

包拯曾經在家訓中明确寫下:“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盡管隻有幾十個字,卻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展現了他對後代子孫的嚴格要求。

在這樣清正廉潔的家風熏陶之下,包拯的子孫後代都學習和繼承了他的這種優良品質,不管在社會哪個領域工作,他們都堅持出新為社會做出擁有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一位人物就是包玉剛,他是包拯的第29代孫子,他的天賦在于超出常人的商業天賦和頭腦。

在大陸20世紀60年代初期,包玉剛就投身大陸的航運事業,因為國人的市場洞察力和殺伐果斷的決策能力,讓他的航運事業越做越強大。

20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包玉剛的船隊越做越強大總噸位已經達到2000多噸,他也被稱為了全球第一船王。據不完全統計包玉剛的個人資産已經超過了李嘉誠。

包玉剛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他過人的天賦,根本上是因為他清正廉潔勤奮節儉的個人品質。

在發展自己的事業過程中,他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公平競争,他還積極的回饋社會,為社會的教育和慈善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尤其是他執着于投身公益事業,幫助社會上那些貧苦和危難當中的人,奉獻個人愛心,展現個人擔當。

包玉剛種種行為都充斥着滿懷的熱情,也收獲了無數的贊揚,但他從不認為這些贊揚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對他來說,這些隻是激勵自己進步和作出更多貢獻的最大肯定。

包玉剛的成功讓他們的家族從此名揚四海,也為他們的家族增添了一份新的榮耀。但不管他們的家族取得怎樣的輝煌成就,都永遠不會忘記包拯為後代子孫留下最珍貴的精神财富。

如今的包拯家族依然堅持着包拯當年留下的祖訓,有的人置身于教育,也有的置身于公益事業,還有的從事商業發展,不管他們處在哪個領域發展怎樣的事業,都堅持秉承包拯清正廉潔和善良的高貴品質,在各自領域閃閃發光。

這位北宋的名臣,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為家族攢下了豐厚的資産,同時又将自己清正廉潔的形象,作為寶貴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傳授下去。

他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了,所謂财富不一定是拿到手中的金錢,有的時候無形的财富才更珍貴。

精神的傳承和品格的塑造,會給一個人帶來風氣上的改變。

不管我們處在一個怎樣的社會,從事着哪一個行業做着怎樣的工作,我們都應該學習包拯這樣的大公無私和清正廉潔的精神,端端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自己,堅守正道不忘根本,才能真正的實作個人價值,為社會進步做出擁有貢獻。

繼續閱讀